我是华东师大生态环境学院教授,关于中山公园24小时开放及管理的问题,问我吧!【查看话题】
2016-06-24
若是从分区布局和流线划分的角度来进行规划管制,将人流较为集中且嘈杂的广场区域和专门的夜跑路线做出划分,尽量避开二者交汇,并且安排定点的维护处和管理人员,是否有助于夜间开放的秩序保障?广场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堵不如疏,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可能会是一种解决方法?
有2个回答
达良俊 2016-06-30
感谢您非常专业的提问及建议!我们近期在虹口区开展的延长开放的风险评估中,也针对游客对夜公园利用方式,如快走慢跑、休憩休闲、亲子游戏及跳操演奏等的差异,结合园区功能布局、园路布设等特点,提出了“夜间场地区划,高效规范性引导”的应对措施,建议将广场舞等活动空间划分在远离居民区的区域,以期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并根据园路特点,划分环园健身跑道,引导分流夜间运动健身游客群体,构建并形成和谐、有序的游园环境。
同时我们也建议进一步挖掘公共及社会场地设施、资源(体育场馆、文化馆所、各类活动中心、健身房、酒吧、卡拉OK等),倡导多元化休闲、健身、娱乐方式。
同时我们也建议进一步挖掘公共及社会场地设施、资源(体育场馆、文化馆所、各类活动中心、健身房、酒吧、卡拉OK等),倡导多元化休闲、健身、娱乐方式。
无铮楚泣 2016-07-05
了解到了,非常感谢您~
达良俊
感谢您非常专业的提问及建议!我们近期在虹口区开展的延长开放的风险评估中,也针对游客对夜公园利用方式,如快走慢跑、休憩休闲、亲子游戏及跳操演奏等的差异,结合园区功能布局、园路布设等特点,提出了“夜间场地区划,高效规范性引导”的应对措施,建议将广场舞等活动空间划分在远离居民区的区域,以期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并根据园路特点,划分环园健身跑道,引导分流夜间运动健身游客群体,构建并形成和谐、有序的游园环境。
同时我们也建议进一步挖掘公共及社会场地设施、资源(体育场馆、文化馆所、各类活动中心、健身房、酒吧、卡拉OK等),倡导多元化休闲、健身、娱乐方式。
同时我们也建议进一步挖掘公共及社会场地设施、资源(体育场馆、文化馆所、各类活动中心、健身房、酒吧、卡拉OK等),倡导多元化休闲、健身、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