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环保机构研究员陈冀俍,关于南极海洋保护,问我吧!【查看话题】
2018-10-11
陈冀俍 2016-11-03
这个问题我分成两部分来回答:
第一,从媒体的反应来看,整体评价都是积极正面的,这一点中外媒体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媒体要稍微滞后一点,热烈程度也弱一些,这可能与我国整体的南极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发展阶段有关。这一点我们国家正在迅速追赶,现在喜欢和关注极地与海洋的非专业人士越来越多。
第二,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对在公海上设立大规模的海洋保护区确实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同意罗斯海保护区也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这一态度。其中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我国总体而言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对于任何限制资源利用的提议都会比较谨慎。不过这种态度也是在逐渐转变中的。海洋强国、极地强国的目标必然要与生态文明的理念相一致。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就经历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变化。相信这样的变化也会发生在海洋保护的问题上。
第一,从媒体的反应来看,整体评价都是积极正面的,这一点中外媒体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媒体要稍微滞后一点,热烈程度也弱一些,这可能与我国整体的南极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发展阶段有关。这一点我们国家正在迅速追赶,现在喜欢和关注极地与海洋的非专业人士越来越多。
第二,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对在公海上设立大规模的海洋保护区确实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同意罗斯海保护区也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这一态度。其中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我国总体而言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对于任何限制资源利用的提议都会比较谨慎。不过这种态度也是在逐渐转变中的。海洋强国、极地强国的目标必然要与生态文明的理念相一致。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就经历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变化。相信这样的变化也会发生在海洋保护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