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张照片火爆全网,还原四大名著美女的汉服小姐姐是00后

2020-11-17 11: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03年11月22日,一个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穿着汉服走到郑州的街头,他想要告诉人们,汉族人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但他并没有如愿以偿,他穿着汉服走在街上的照片开始在网络流传,他被当作了异类。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抖音、B站、微博等的推波助澜,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新风潮,据统计,目前我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经超过200万人,抖音的汉服话题里有125万个视频,播放量高达330亿;在B站,2019年带“国风爱好者”标签的人数有8347万人,其中83%年纪在24岁以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袍二字,来源于《诗经·国风·秦风》,《诗经·秦风·无衣》篇原是一首战歌,用来表示互相扶持,致力复兴的决心,越来越多同袍,把汉服穿上街头,复兴汉服文化。

在同袍里,

晨晨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不过,更多人熟悉的是她另外一个名字“四月”,2018年4月是她因为一条地铁视频被人认识的时间,随后她便把自己在网络上的名字改为“四月”。嘈杂拥挤的地铁,疲惫的神态,最后的会心一笑,一切都是刚刚好。

也正是在那一年,

四月第一次接触到了汉服。

仿妆博主们花几个小时模仿《红楼梦》中宝钗姐姐的造型,四月只要穿上汉服,便活脱脱是从《红楼梦》里走出来的人物,在她的照片下,很多人唤她“宝钗姐姐”。

装扮起《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国王,相似度也是高到惊人。
而被无数网友叫姐姐的四月,出生于2001年,目前还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锡剧(锡剧是江苏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被誉为“太湖一支梅”。)
锡剧行腔如太湖流水,甜、糯、淳、亮,得益于多年学习,四月的一颦一笑一回眸,亦诗亦韵亦端庄。
走秀时的她,花旦步常被人误会是脚下装了滑板。这花旦步走起来也是有讲究的,右脚落地时,先落脚跟压脚掌,随之左脚上步前行,一切姿态同前,只是动作变换,两脚不停向前疾步行走。腰部要灵活,两臂自然放松摆动,要求步子走得轻快、活泼、婀娜。

在四月看来,汉服从来不是圈,它就是传统服饰,应该存在于传统节日上,更应该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把它看淡一点,就人人可认识它,人人可深知了解它,人人可穿着它,那就行了。

四月跟《红楼梦》中宝姐姐的性格相似,没怎么生过气,不过本月初,她罕见地被气到了。

11月1日,中国漫画博主在境外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组“古风混搭”漫画,韩国网友看到后大惊失色:这是韩服造型!你们抄袭!

随后一些韩国人在某境外社交平台上发起“韩服挑战汉服”的活动,众多画师纷纷加入。他们还指责,中国人窃取韩服设计,称“汉服起源于韩服”。
看到如此荒谬的言论,一场席卷社交网络的汉服挑战也拉开帷幕。
包括四月在内的同袍们,纷纷穿上汉服,捍卫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文章《“韩服”真相:“衣冠文物 悉同中国”》就指出:古代韩国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才形成了现如今大家在韩国古装剧中看到的服饰。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不容篡改。“衣冠文物,悉同中国”,这才是韩服的历史真相!
朝鲜人崔溥曾说:“盖我朝鲜地虽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国……”朝鲜文人徐居正亦曾作诗云:“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这里的“上国”指的自然就是中国。

明王朝对李氏朝鲜也格外施恩,明太祖曾言:“九州之外,则每世一朝,所贡方物,表诚敬而已。惟高丽颇知礼乐,故令三年一贡。”

在更早之前,《国家宝藏》就在舞台上拿出了两件重量级国宝,绢衣彩绘木俑与明衍圣公朝服,还留下“守护历史,守护华夏衣冠”这一句语重心长的话。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被抢夺也不可被抄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王乐天事件,“同袍”们把王乐天穿着汉服行走在街头的这一天定为:汉服出行日。每年的11月22日,非常多年轻人穿着汉服行走在路上、参加各种汉服活动。

今年的11月22日,如果满大街都是穿汉服的人,可千万不要感到奇怪,衣袂翩跹的同袍们为这个沉闷的季节增添了一抹亮色。

撰文-sofia

设计-喝羊汤 运营-维尼

原标题:《一张照片火爆全网,这个还原四大名著美女的汉服小姐姐,居然是00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