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话洛阳】交通、水利,事关民生……

2020-11-17 2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深入宣传我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举措成效,生动展现全市上下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亮点成就,更好地凝聚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决战决胜的强大动力,11月4日起,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将陆续举行洛阳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我市脱贫攻坚重大专项工作相关责任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第一书记、基层扶贫干部和扶贫脱贫代表,向社会发布我市推进落实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的举措成效,讲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扶贫脱贫的奋斗故事。

今日上午

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专场召开

第十九场:市交通运输局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洛阳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洛阳市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0年交通运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等科学施策,先后整合约30亿元资金,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打通脱贫通道。近5年来,洛阳市交通运输系统持续加大贫困地区“大通道”建设,全市高速公路在建和谋划数量达到13条。目前,洛阳市拥有501公里高速公里,到2025年再增加536公里,使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今年年底,济洛高速济源至洛阳西段、郑西高速尧山至栾川段2个高速项目将建成通车。“十三五”以来实施干线公路建设项目13个。目前全市境内干线公路包括8条国道、19条省道,里程2435公里,G344、S313、S240等一批串联贫困地区的一级干线公路已相继建成投用或开工建设,脱贫攻坚“大通道”基本形成。积极开展“五级路成网、绿廊连城乡”三年创建行动,24条186.6公里农村公路示范路、18条553公里干线公路示范路创建路段已完成,公路逐步由村与镇的线性连通向村与村的网状连通拓展、由满足群众基本出行需求向引领产业发展拓展。“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打造“一枢一圈三网六组团九通道”的11369综合交通布局体系,形成“两环四轴三廊”综合运输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完成“两通”任务。通硬化路和通客车是交通扶贫的两个兜底性的目标任务。近年来,洛阳市交通运输系统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助推农村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群众致富。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到2021年底,将实现所有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解决出行难题。目前,洛阳市已开通18条六组团城乡公交线路,投放363辆新能源公交车,使客运票价降幅近70%;宜阳县、洛宁县2个客运站已建成投用,嵩县新区客运站和汝阳汽车站年内完工投用;全市8县、吉利区先后顺利通过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验收,县、乡两级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100%,建制村物流站点达2196个,覆盖率86%,有效打通了农产品产销运输渠道。

助力农村更美。近年来,洛阳市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目前,全市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个,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33个;国道、省道、县道及主要乡道实现机械化清扫;公路绿廊建设如火如荼,打造了孟津县孟鹤线、新安县磁五仓线、偃师市龙少线、洛宁县上安线和涧神线,汝阳县范老线等一批“最美乡村路”。

带动群众增收。新安县、嵩县、洛宁县通过公路将樱桃、花椒、金珠沙梨等特色农产品送进城市餐桌;孟津县持续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三彩小镇”“卫坡古民居”等乡村旅游项目;宜阳县依托“大南环”县道带动万余人在家门口就业……近年来,洛阳市交通运输系统积极推广“一路九带动”,即带动脱贫攻坚、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乡村旅游、客运提质、产业结构调整、电商物流、服务进村、人居环境整治等9项工作统筹推进,有效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在全市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办农产品“消费扶贫超市”,集中销售特色农产品。另外,市交通运输部门定点扶贫汝阳县靳村乡沙沟村、嵩县车村镇牛庄村的2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突出重点、聚焦关键,加快建设全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用更精准的‘绣花功’,交出高质量的‘脱贫账’,决不让一个贫困县、一户贫困户在小康路上因交通而掉队,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洛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仁来表示。

第二十场:市水利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理理念,坚持农村安全饮水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644处,集中供水人口411万人,集中供水率达到9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超额完成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的目标。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牢责任意识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市水利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以贯之抓好全市水利部门政治建设及思想建设。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水利扶贫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协同治理,凝聚起水利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扶贫优先

各县通过县级财政统筹整合使用扶贫资金、筹措专项资金等方式,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早日建成发挥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水利扶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同时,十三五期间,全市水利系统依据《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统筹安排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三、推进工程建设,夯实运行基础

自2016年以来,按照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统一要求和全市脱贫攻坚总体计划,我市累计投资7.58亿元,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重点针对贫困县和深度贫困地区进行部署,建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299处,改善1297个行政村(含756个贫困村)饮水条件,受益贫困人口29.3万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四、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落实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2016年以来,各县(市)均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制定和出台了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制度,落实管护经费,并按照规定由卫生疾控部门开展水质检测;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责任制,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二是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意识,全面贯彻水利部、水利厅要求,建立健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三项责任”即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目前已落实到位;“三项制度”即健全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有力保障了工程长效运行。

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导检查

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以中央、省、市督查为契机,以彻底解决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为目标,全面开展举一反三督导检查,促进监督检查上下联动、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改进督导方式方法,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和水质检测工作作为水利扶贫工作的重点,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督导检查,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进程。

六、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常态长效

一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宣传力度,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标准以及水质化验方式、指标、频次等方面的要求,方便各级干部、广大群众学习掌握,使各级掌握水利扶贫政策,明晰目标、精准施策,推进政策的落地落实。二是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及水质保障工作,督促各县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按要求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保持消毒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经常使用;三是切实加强水质检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把水质检测报告公示并放入“贫困户信息明白卡袋”,让群众及时了解饮用水的水质情况,提高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满意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话洛阳】交通、水利,事关民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