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袁牧:需要准确而全面的理解都市圈发展中的产业外溢现象及背后的逻辑

2020-11-19 16: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袁牧 方塘智库 收录于话题#你好,都市圈!7个

编者按:

区域新变局,价值新高地。

目前,都市圈不仅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最重要视角和窗口之一,还是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最重要的空间和平台依托。

11月12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和方塘智库联合发起主办的“你好,都市圈!”云沙龙第三期,邀请了“王建国、张耀军、袁牧和叶一剑”四位嘉宾,就“郑州都市圈的新未来”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对郑州都市圈进行国家战略化、生活方式化、社会变革化的公共传播。

云沙龙在腾讯网直播,接下来我们将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的是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的主要观点。。

文丨袁牧(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

我特别赞同王建国所长提出的郑州都市圈建设的“强核赋能”与“构网畅流”思路,在这个思路里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核”,第二是“流”。如果我们非常直观地观察郑州都市圈的话,那么这个“核”一定是郑州,当我们再去看郑州的话,那么郑州的“核”到底在哪?其实郑州的“核”一直在变,过去郑州的“核”大概是二七塔,但现在很多人意象当中郑州的“核”是郑东新区的“玉米楼”。

其实郑东新区的“玉米楼”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很有寓意。这个楼如果在其它城市可能就不会被叫做“玉米楼”,但放在郑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玉米楼”。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是因为郑州所属的区域在中国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核心的区域,这也是郑州都市圈地区长期以来所面对的最大的最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特征,但郑州的城市特质不仅如此。

1

郑州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在我们刚刚的对谈中,虽然一直在不断强调郑州都市圈和产业的关系,但却没有摆脱的是这个都市圈是建立在中国农业最中心的地方,无论后来交通怎样改变,这个区域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区域的核心位置并没有改变,大家的思维也没有改变。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郑州都市圈地区和中国其它大的农业区域有所不同的是,郑州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市和郑州本身都或长或短或早或晚曾经是某些朝代的都城。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还有开封、安阳、许昌等,就连郑州本身当年也是商代的都城,而恰恰商代的都城带给了郑州一个城市的特质。

有一种说法是“商人”这个词来源于商被周灭国以后,商的贵族被赶出都城,为了维持生活开始倒卖物品就变成了商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郑州就带有“商”的特质,这个特质不是指商办的商,而是指经商贸易的特质,也就是流动和平等,所以郑州本身的城市文化特质里面恰恰就带有现代都市圈应当有的一个根本特质——通畅。

郑州当年作为一个商都,虽然也有货物、人口、资本、文化和商业信息的流动,但它的流动特质和现代都市圈的流动特质其实并不一样。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和新的全球化时代,郑州都市圈的特质有所改变,这个改变不是指都市圈内基本的流动特质的改变,而是指圈内“核”与“极”流动的改变。

一个好的都市圈的发展,资本一定是双向流动的。当某些资本从一系列的“极”向核心流动过来之后,那么核心会把资本再反馈回去,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而都市圈内一个不好的流动可能是核心地区从周边汇聚资本以后,资本跳出圈去了其他地方,而核心地区只是作为资本流动的中转站。

比如,在郑州都市圈里,新乡和开封的资本流到了郑州,到了郑州之后,最终却去了深圳,也可能这样对郑州来说是获利最大的,但却没有给郑州都市圈带来最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资本,尤其是人才的流动,是什么样的流动?其实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郑州都市圈作为这个区域的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定位到底是区域的核心城市还是国家的中心城市抑或是全球化的支点城市?在国家规划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郑州都市圈和周边一系列都市圈的关系可以是竞争的、互补的和同时发展的,在多种选择之下,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每个都市圈未来的发展都需要持续的动力,郑州都市圈发展中,这个持续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郑州市发展到今天,成为GDP规模破万亿、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型城市,包括在消费领域所表现出的巨大潜力,甚至成为我们经常说的网红城市,这些成就都是不可小觑的,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恰恰需要注意的是,带来这些成就的一些路径和做法,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在建设现代化的郑州都市圈过程中,是不是依然适用?在都市圈化发展过程中,是用原有的城市发展模式,还是需要寻求新的路径和模式?

比如,在处理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关系、处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散时,郑州可能需要给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思维、新抉择,这个可能也是目前所有的都市圈都要特别去探究的一个问题。最后,每一个都市圈都有自己的短板,就目前来看,郑州城市的短板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清楚的。

2

都市圈外溢型经济发展思辨

每次在谈论都市圈时,大家都想到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产业集聚和外溢现象,但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形式的产业外溢叫做产业外溢,为什么要外溢,外溢的又是什么样的产业?中心城市为什么要把这种类型的产业外溢给到周边地区?这也是大家在思考都市圈时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

产业外溢现象其实是一个地区均衡发展的结果,它不是指这个地区多出的某个产业,而是指在空间层面上,这个地区与周边地区产生的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的概念,而产业的关联度构成了人、资本和物质的流动。比如,城和城之间通过人和资本的流动后,再次构成了轨道交通的流动,是因为它们之间本身存在着产业或者商品的流动空间,才会出现产业外溢的现象,如果产业或者商品之间没有关联的空间,那么也就不会出现流动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都市圈里的产业外溢并不是要把高端的产业留下,低端的产业溢出或者是把没有污染的产业留下,有污染的产业溢外,它不是这样一个外溢的过程,而是有选择的,把最合适的产业溢出。因为都市圈产业外溢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地理、人口、劳动力成本和教育水平等各种各样因素可能都会影响到它产业外溢的选择。

当某个产业准备要落地到这个地区时,不是一定要把这个产业放在这个地区最核心的区域里,而是经过最合适的选择之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联促成流动的空间。比如,人和资本的流动,由此而产生轨道交通的流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铁是最明显的例子,因为这两个城市无论是从产业层面来看,还是从信息层面来看,它们之间都有最高的双向关联度,所以这条高铁是密度最高、最赚钱的高铁。

在都市圈发展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无论是产业集聚也好,还是产业外溢也好,其实这里面都存在一个到底是什么因素带来了产生集聚或外溢的问题,这个可能是关键,有时候看不见的手往往比看得见的手发挥得作用要好。

3

郑州跨黄河发展是审视郑州都市圈发展的视角之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黄河如今成为审视郑州市和郑州都市圈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在未来郑州市的转型发展和郑州都市圈的发展中,郑州北面的黄河北岸地区能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并与南岸的郑州地区产生互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看郑州市的转型发展和郑州都市圈的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过去中国的黄河和长江都曾是天堑,非常难以跨越,但事实上,中国现在是一个工程能力超强的国家,天堑的作用反而没有那么明显。不过,即使如此,从空间上的隔离和它自身所起到的一种生态作用,其实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发展还是具有相当强的阻隔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南京的江北新区其实就是南京跨江发展的体现之一,很多年前也已经出过规划,而且有很多条跨江通道,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金融等三大产业地标也做出了规划,但实际上,南京江北新区跨江的发展都不是那么顺利。当然这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人的思考,对生态的保护,对跨江跨河的空间判断,等等,其实都会影响到这个区域的发展。

我的理解是,随着人将来对于自然和谐关系的进一步强化,这种空间格局的阻碍其实相对会被弱化,而区域大跨度的发展可能会变得更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自然地理等因素的限制而阻碍不前。如果这个区域能够发展的更好更强,或早或晚,跨江跨河发展其实都是必然的事情,那么,将来郑州跨黄河发展也将成为认知郑州都市圈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当然,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在内的一系列复杂的改革,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注:本文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原标题:《你好,都市圈!‖ 袁牧:需要准确而全面的理解都市圈发展中的产业外溢现象及背后的逻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