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孟津|孟津有处石窟,洛阳地区罕见

2020-11-18 17: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16日,在孟津县城北边的黄河公园,探访谢家庄石窟。这是一座从山里“走”出的石窟寺,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十分别致,尤其是一尊头戴花冠的菩萨造像,在洛阳地区罕见。

谢家庄石窟 李砺瑾 摄

孟津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张清波介绍,谢家庄石窟原址在孟津县原煤窑乡谢家庄村,是该县唯一的小型造像石窟。该石窟总高约3米,后壁宽3.8米,前壁宽4.6米,规模虽然不大,但因造像风格独特在洛阳石窟寺中独树一帜。

谢家庄石窟原本依山而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开凿于砂岩石质的峭壁下,一条小溪从石窟前流过。1978年洛阳市在孟津开展文物普查时,这座石窟才被发现。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工作人员对该石窟进行了详细调查。1999年,我国在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时,为了抢救保护位于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内的石窟,河南省文物局拨款90余万元,委托专业单位将谢家庄石窟搬迁复原至黄河公园内。

“花冠菩萨”造像 李砺瑾 摄

据《孟津县志·文物编·古代文化》记载,谢家庄石窟就风格推断,属北魏迁洛阳之初营造。石窟和佛龛的形制和布局颇具山西云冈石窟后期遗风。造像艺术的表现手法,却反映了北魏迁洛阳后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汉化改革的成果。

石窟的主尊造像是禅定结跏趺坐佛,台座下两边各有一头狮子,狮头已残破。佛像上方浮雕是5名骑马和持伞的侍从,东壁上方刻的6个人似在做供养,西壁还残存有一尊坐佛和两尊菩萨。

主佛左侧的菩萨造像,尽管颈面部已毁,但头光及头部浮雕依然完好。尤其是其身着世俗广袖宽密褶长裙,硕大的花冠大大超出寻常比例,极力表现奔放、舒展的感觉。

张清波说,这尊菩萨最特别的就是头上的花冠。虽然花冠的翘翅大体左右对称,但细微处又有不同,左边是并列布局,右边是前后叠压,这说明在北魏时期,人们就已经会使用前后透视的技巧。

“这尊头戴花冠的菩萨造像,在洛阳北魏时期洞窟中绝无仅有。”张清波介绍,这种努力用民俗的眼光表现世俗审美观念的做法,体现了雕塑技法率先从民间开始创新,尤其是夸张浪漫的民俗表现手法,是这个石窟最大、最动人的特点。

来源:洛阳日报

记者:李砺瑾

原标题:《文化孟津|孟津有处石窟,洛阳地区罕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