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平遥:矮房古庙记述晋商苦乐,票号镖局见证平遥今昔

2020-11-19 1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平遥古城街景。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摄

平遥站

穿太岳

断壁残垣矮房古庙品忆晋商苦乐

晋商万里茶路平遥段的寻访,是跨越中蒙俄三国的长路上较为艰险的一段。

古城、镖局、票号寻访结束,2020年11月13日下午,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在平遥县茶叶协会会长李鸿晋的带领下,一路翻山越岭,最终于华灯初上时分,成功穿越1962米高的太岳山巅,寻访到了昔日晋商们买铁货、运茶货等频繁来去的万里茶路平遥段的平沁古道。

平遥县自古商贾之风盛行,到明代中叶,平遥商人更是足迹遍布全国,乃至蒙古、俄罗斯、欧洲多国。“在完整保留明代建筑时,现代文化开始扎根。当其他城市完全现代化时,中国产煤大省山西仍然保留了‘老传统’。”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2011年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1个地方时,旅行家丹·莱文推选平遥为最佳的理由犹在耳边。平遥这座世界古城,连同其县域也保留了无数流传至今的遗址建筑、古道遗迹,再加上由此传承的文化和精神,使得平遥闻名中外。

寻访 从世界的古城旁开始

走过晋商万里茶路的第一站祁县,“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平遥古城。游山西、读历史,此次活动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

古城之内,日昇昌票号、城隍庙、镖局等,众多的古建遗存,都与当年纵横欧亚两万余里的晋商有关。而古城侧畔,沿着平遥县来去于沁源、长治方向的昔日古道上,同样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晋商活动过的遗址、遗迹等。

中午时分,采访团一行走过古城,在平遥县各方和晋商专家的带领下,沿着古道赶往平遥、沁源县交界处的太岳山中,寻访古道。

据平遥县文史爱好者武俊海、阴粹在《万里茶路之平沁古道初探》中谈道:平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平遥自古商贾之风盛行并绵延不绝、世代相传。到明代中叶,平遥商贾足迹已是遍布全国,清代乾、嘉年间,以平遥商帮为劲旅的晋商更是称雄大江南北。他们把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带回平遥,再运往陕、宁、蒙、甘等地,又把北方的皮毛、药材等经过平遥贩卖到南方。同时,大量的平遥牛肉和如今被称为山西三宝之一的推光漆器等,也被销往大江南北,直至新疆乌鲁木齐(即当年的迪化)、西亚、俄罗斯。

探究 马帮旧址边的辛酸往事

那么,这条沿着平遥古城,经东泉镇到林坡村,再过大片的森林,最终至太岳山在平遥、沁源县最高峰的羊头山顶的线路,是否就是昔日晋商万里茶路的平沁古道呢?沿途又有哪些遗址遗迹和人事作佐证呢?

因道路不通,车辆几次绕道才来了东泉镇,山中的道路越来越窄。不过,在近年来当地和国家的不断投入下,这些道路均已铺油。车行一个多小时,到林坡村口,带路的平遥县茶叶协会会长李鸿晋下车招手,示意大家有“发现”。

从这个路口,沿着山村的羊肠小路上去,距离此百余米远,是一处修建的如同二层歇山顶式的旧式门楼。穿过门楼,山坳处的两个村子赫然呈现大家眼前。村中的房子,大多年久失修,原本石头铺就的街道,也早已被荒草“占领”。爬山、钻洞,顺着山沟上行300多米,荒草簇拥中,一座土墙、灰瓦的老旧民房出现在山西晚报记者面前。

李鸿晋一边拿出手机拍摄,一边兴奋地说,“这儿就是昔日晋商来去平遥、沁源、太原、晋中、长治之间时,经常歇脚的车马店。”平遥县文史爱好者武海俊指着断壁残垣间的几间稍矮的平房说,“这些是驴、马的房子,那些质量好、更高大结实的房屋,则供商人和伙计歇息”。

就此,听闻重走万里茶路采访团到来,特地赶来做向导的平遥县东泉镇南岭底支部书记王国峰也表示的确如此。这儿的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到了明末至清中后期,村中本来安于种地的人们,因来去商贩的增多,也纷纷建起了车马店、当铺等,服务来去的商贩,赚取了不菲的收入。

据记载,清代中后期,平遥古城早已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有“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清嘉庆、道光年间,平遥城内茶商形成规模,包括晋商票号鼻祖日昇昌也经营过茶叶生意。平遥茶号基本以红茶、黑茶为主,采货地则主要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一带。比如平遥北营村朱姓一家,就在平遥城内设总庄,在湖北汉口设分庄。经营红火时,他们直接在湖南、湖北两地购买茶山,开设茶场。平遥票号诞生以后,茶商每年春季从票号大举融资,促进茶业发展。除朱姓开设大型茶庄外,平遥县其余有据可查的茶庄还有保大长、泰和长、隆新魁、祥泰隆百货庄、乾锡永鸿记茶庄等。“祥泰隆”老字号,至今保留着产业,在内蒙古一带生意红红火火。

祥泰隆是曾经活跃在内蒙、宁夏一带230多年的老字号,总号在阿拉善盟的首府定远营,即今阿拉善左旗的巴彦浩特。阿拉善一带至今有谚语:“先有祥泰隆,后有定远营”。

祥泰隆的东家,是平遥县东泉镇西赵村董氏家族,其黄金时期始于董氏第十三世裔董得峰,董得峰曾在蒙八旗任正六品千总武职。晚年,他给五个儿子分家时,把祥泰隆分给了四儿子董振镛,董振镛是贡生出身,有胆有识,经营祥泰隆期间,聘用当时山西孝义县精明商人赵廷仁为大掌柜,大刀阔斧改革号规,建章立制。他在阿拉善盟所属八个苏木(区)都建立了分号。据说,号内学徒三年期满时,熟悉蒙语及风土人情与否,便是“一票否决”的考核条件,而且学徒只收平遥人。全号做到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生意越做越红火,信誉度越来越高,经营地域则不断扩大,直至外蒙、俄罗斯、东欧等地。

祥泰隆茶叶每年销量巨大,也引起了当地“各路神仙”的关注。为了生意上的便利,祥泰隆东家及掌柜当机立断,同阿拉善王爷合伙经营茶叶生意,各出资白银15000两,成立“乾锡永鸿记”茶庄,由祥泰隆派员经营,收益按“五五分成”。据说,祥泰隆每三年为一个账期,分红时每股一般可得白银3000—5000两。就连出徒优秀顶二厘人力股者,每个账期也可分红600—1000两白银。而清代平遥一位正七品“知县”,年奉银也才有45两白银。

当年,平遥人中曾有句歇后语:“秀才经商——改邪归正!”难怪昔日晋商培养后人不重“五经”“四书”的甚解,只重“书法、珠算、礼仪”,历代俊秀多入经商一途。

穿越 古庙无言记述晋商苦乐

离开林坡村,采访团一行在专家和平遥县各方的带领下,继续向太岳山中探寻。

沿途,平遥县文史爱好者武俊海介绍道:明清时期晋商从福建和湖南沿线置办茶叶等货物运抵河南,从太行八陉之太行陉进入我省晋城,然后从长治—屯留—沁源—平遥,也可从长治—沁县—沁源—平遥,还可从长治—武乡—平遥等几条线路进入平遥。晋商们回到家中,稍加收拾,继续北上,开始他们的中蒙俄之商旅。

他表示,此次采访团穿越的平沁古道,便是沿沁县和沁源进入太岳山茶房岭,至平遥一带的古道。过林坡村,再向太岳山深处,前面的柏油路已经没有。所幸,平遥方面的茶协人员和文史研究者们事先知晓,为我们借用了底盘高悬的改装过的硬派越野“牧马人”。

同行的人员,分乘两辆越野,一头扎进茂密的山林,沿着沟壑、轮胎压着山沟两面的土坡。行驶一段,前面似乎连越野可以穿越的路途也不见了。山西晚报记者随着专家下车徒步行走,李鸿晋、武海俊却似乎更加高兴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路途尽头便是山顶,山顶一侧,则是此次大家探寻的最深处:羊头山茶房庙。庙下的山林里,就是昔日的平沁古道。

原来,昔日晋商从南方进入河南,回到山西,经晋城、长治到屯留张店村,然后从沁源县郭道镇,至绵上镇(旧时曾归介休管辖),至赤石桥村—庄儿上—涧崖底,过境汾州府平遥县黑城,再从茶房岭,便可到达东泉镇,进入平遥城。民国版《沁源县志》记载:沁源南北干路,北通平、介,南通河南,平、介商人,昔时多取道于此,赴河南等省。清时此路颇为重要。

呼呼的初冬寒风中,采访团一行裹着冲锋衣、拄着木棍,徒步两公里左右,看到了一处破败的旧砖瓦房。同行的专家表示,这儿叫茶房岭,这处残破的建筑,就是茶房庙,是目前平遥境内发现最大的茶房庙。清光绪时《重修茶房庙》碑志记载,清乾隆时期,这儿已经重修过一次,光绪年间由直隶州州判刘克钦组织第二次重修。直至前几十年,沁源人还沿着这条古道,把檩、椽等用骡马驮到平遥东泉镇一带贩卖。

明清时期,茶叶等货物进入平遥城后,再向西北转运,经山西吕梁到陕北、甘肃、内蒙古等地进入当时的俄国,也可经京陕官道向东北方向到太原、朔州、大同、内蒙古或太原、石家庄、北京、内蒙古及天津等地,远至俄国。平遥商人“万里茶道”多是沿平遥城、吕梁、陕北进入甘肃、蒙古草原,到达鄂尔多斯、包头方向。这条线路去往大西北、俄国口岸是比较近的。

据当地的学者介绍,“万里茶道”平遥县段目前发现的除以上路线外还有:本县朱坑乡上店村至平遥古城入境段约30公里;自平遥古城至洪善镇洪善村出境段约17公里,其间共经过城、村、庄、堡、铺、庙22个主要茶道节点,涉及与茶道有关的文物点近80处。现在这条路沿线,依旧是遗迹遗址众多,包括茶房庙、车马店、典当行、马帮旧宅等。

从15时许,到当日20时许,采访团一行在专家、茶叶协会人员等带领下,穿林海、过山谷,历经五个多小时,才安全返回平遥县城。如今大家借助越野车,有先进的通讯工具,有足够的食物、饮水,还有专人带路,尚且历经艰难、几次前行无路,可见当年的晋商经营事业之艰辛。

采访中,当地文化专家介绍道,一位王姓镖师,为给商家护镖,兄弟多人全部遇难,所保货物也被劫匪抢去,家中仅留下孤儿老母。其母亲痛心之余,留下誓言,家人后代从此不准学武。此后,其后人大多刻苦努力,成为当地教书先生,其家训一直流传至今。

曾经辉煌的晋商,也正是以血的代价,凭借着艰苦创业、诚实经营,最终才打造出享誉全国、影响世界的财富。如今,平遥、乃至晋中、山西的晋商们,依旧秉承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经过一代代传承才创造了今天的大美家乡。

归途已是日暮,星星点点的灯光中,此次随行的晋商专家、祁县晋商研究所所长田建谈道,从这次探寻的路途,结合各方的研究和他所掌握的史实,这条古道,当属于昔日平遥、介休、汾阳一带晋商来去于南北的主要通道。但祁县、太谷、榆次等一带的晋商,则大多从长治、武乡、祁县等地来去。

走古城

票号钱庄商帮镖局寻迹平遥今昔

晋中,位于山西中部,是连接晋南、晋东南以及川陕、中原与省会太原和都城北京的交通枢纽。

晋中历史上商贾云集,商业发达,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晋商故里,茶商之都”之美誉,经营业务涉及盐业、粮食、棉布、茶叶、丝绒、颜料、铁货、药材、烟草、牛羊、毛皮等等。

当年,由福建武夷山到中原地区继续北上的茶货驮队,沿太行山羊肠坂过碗子城,进入山西泽州府(现晋城市),过潞安府(现长治市),到达晋中的祁县金锁关,经刘家垴、来远、盘陀,出子洪口到鲁村后,对货物进行整理分装后,就来到平遥。

晋商开辟出万里茶道后,使得埠际商品贸易扩大,货币流通量剧增,带动了镖局、票号的诞生,其中享誉世界的日昇昌票号总部就设在平遥古城内。

票号的出现,让晋中商人真正实现了茶通天下、货通天下、汇通天下、德通天下。

蔚泰厚票号,是继日昇昌票号之后国内的第二大票号。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寇宁

完整保存一座古城

采访团随行专家、中国商业史学会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所长田建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祁县鲁村成为货物的转运站,茶货在此要整理分发,运输方式也要由骡马队换成马车,继续北上。

田建说,在清代,鲁村有“利泉”“丰元”“万顺”和“德业”四家大的车马店,仅骆驼就养有2万多峰,其中800峰—1000峰的有3户。“整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生意兴隆。”田建说。

鲁村所处的位置还有一个特殊性:它距离祁县、太谷、榆次、平遥的茶商、票号的总号都不远。“押运人员要回总号送样品检验、汇报请示等,这就让许多票号在鲁村设有机构或派有专人办理货款结算事宜。”田建说:“有的驮队干脆就回到设在平遥城内的总商号,专门办理相关业务。”

平遥县位于山西中部,是座有2700年历史的古城。迄今,仍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为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旧称“古陶”。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后,平遥始终是县治所在地。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平遥开始修建城墙。明洪武三年(1370年),平遥城在旧墙垣基础上继续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据史料记载,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等年间,平遥城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平遥城四面修建大城楼,从此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古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平遥古城城墙高约12米,而总周长6163米的城墙,将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分隔为“旧城”“新城”两个完全风格迥异的世界。

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

作为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县城,平遥至今保留着原有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巷构成。整座城市的形制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

因与其他古城形制不同,有六道城门的平遥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上、下东门及上、下西门四座城门为四条腿。

11月13日15时,在平遥古城下西门附近,平遥县文物局文史专家赵鹏图说:“从晋东南过来的茶商驮队,由平遥古城的上、下东门进入城内后,就将货物进行分配,走西路的从下西门出城,走南路的从上西门出发,北上太原方向的商队就从上东门而出。”

当年,平遥古城城门附近的街道商铺集中、市场繁华,两侧设有许多商业客栈,为南来北往的商客提供食宿。

据介绍,清嘉庆、道光年间,平遥城内茶商形成规模。茶商大户以平遥北营村朱姓为首,在平遥城内设有总庄,在汉口设分庄。票号诞生以后,茶商每年春季从票号大举融资,促进茶业发展。

在平遥,除朱姓开设大型茶庄外,其余有据可查的茶庄还有保大长、泰和长、隆新魁、祥泰隆百货庄、乾锡永鸿记茶庄等多家茶庄。

票号日昇昌

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现今保存完整的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其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五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与银行业有关的建筑格外雄伟,因为19至20世纪初期平遥是整个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提到“中国金融业的中心”这个话题,就不能不说大名鼎鼎的日昇昌票号。

日昇昌票号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如今与“蔚泰厚”“日新中”票号合称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由于这三大票号的存在,西大街成为名副其实的“平遥金融华尔街”。让人不解的是,一字排开的三座票号与坐北朝南的院落不同,均是坐南朝北。

据平遥县文联原主席、文史专家赵永平介绍,清代国内有50多家票号,其中就有20多家的总号就开在平遥,而日昇昌的分号遍布国内77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票号的出现,源自于平遥商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商品货币经济空前繁荣,晋商的一些大商号已形成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的、联网式跨地区的经营组织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总号和分号、分号与分号以及与客户之间、大宗的批发、运销和巨额的现银解运业务日趋繁多。

现银解运业务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镖局的发展。虽然现银解运可以依靠通过镖局武装押送来实现,但却很费时间,再加之镖师的费用也大,且途中并非绝对安全。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应运而生。

经专家根据现存的各种史料推算,日昇昌票号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至道光四年,距今近200年历史。

当年,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就设在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

这座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的票号,首开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日昇昌票号在业务上兼营存银和放银,这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业务开始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

日昇昌成立3年后,分号发展到山东、河南、奉天、江苏等省份,从而使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奉天等北方五省商人去往苏州贩货每年需保镖运银数百万两的状况,改为“俱系会票(汇票)往来”。

1840年前后,山西票号已由平遥帮扩张为祁县、太谷在内地三大帮,共11家。到清末,山西票号增加至33家,在国内外共设分号400多家。中国的汇兑业务基本上由山西票号垄断,而分号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只有日昇昌一家。

19世纪时,日昇昌一度操纵整个清朝的经济命脉。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昇昌所属的35个分号,仅其中14个分号的统计,全年汇出汇入款项就达3222万两白银。

有种说法认为,日昇昌就是中国票号的种子,这粒种子还影响了云南、安徽、浙江等商家纷纷跻身票号业。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平遥县城内就出现了20多家票号,除日昇昌、蔚泰厚、日新中外,还有日昇通、日昇达、百川盛、万源盛、协同庆、协同泰等大票号,主要集中在西大街和南大街。

在票号发展的百余年间,一座县城能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街巷内遍布票号经理们和富商大贾住的深宅大院,这一现象全国罕见。如今,平遥古城书院街11号院,就是雷履泰旧居。

屡屡创新的“平遥帮”

11月14日上午,“弘扬晋商文化,重走万里茶路”平遥段座谈会暨“晋湘古今”品鉴会在平遥举行。

缘起万里茶路,茶缘千年古城,茶因人添香,城因茶增色。

在平遥古城东大街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清虚观,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一段南方人上东城墙采摘一种高级名茶——“谷雨芽茶”的故事。

在平遥古城西大街,有座中国古兵器博物馆。在馆长刘文涛的带领下,山西晚报记者在展柜前,看到了收藏的许多铁质煮茶器、茶刀、茶锥等与茶有关的老物件。

从清中期开始,平遥城内已有钱庄、布庄、绸缎庄、茶庄等20多种行业类型,与“茶”相关的行业仅是其中之一。

“平遥人很尊崇茶叶,女儿出嫁时,父母亲要陪嫁一对茶盅。次日女儿回门时,要给父母亲‘看茶’。”提起茶文化,平遥县文联原主席赵永平认为,当地民间有浓厚的茶民俗文化:“平遥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是出奇迹的地方。茶文化在当地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茶房庙等茶文化历史遗存。”

日昇昌票号的前身是颜料庄,蔚泰厚票号的前身则为绸缎庄,用现在的话来说,均为跨行业经营。赵永平认为,从历史上看,平遥商人最大的特点是有创新精神。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夹杂在天南海北的“打货”人群里,就有一支令人不可小觑的“平遥帮”。在云集天南海北的方言中,平遥帮在这里占据了一片天。

平遥人擅长纺织、针织品,他们更是团结互助,一代又一代、一村带一村、一家带一家南下涌入汉正街,成为小商品贸易代表,更成为这条街上的“江湖儿女”。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汉正街小商品贸易很大影响,市场重新洗牌势在必行。在汉正街中小企业的平遥商贩们的经营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开启了直播+服装贸易、电商+贸易、乡帮+贸易,为恢复并重塑新的市场生机努力创新。

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平遥帮,靠的都是勤奋、老乡团结。在众人眼里,平遥帮就是“团结、吃苦、敢闯”的化身。

清道光年间,平遥以纺织业闻名国内。上世纪80年代初,平遥县宁固镇袜子加工厂、个体户发达,平遥王成祥等人背着尼龙袜子来到汉正街,从起初的几个人发展到60多人的平遥帮。背着袜子闯荡武汉码头的平遥帮,吃苦奔波,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汉正街上的新晋商。

20世纪90年代,平遥帮越聚越多,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老乡带老乡,汉正街抱团发展商贸市场。鼎盛时期,在汉正街上经商的平遥人达5000多人,占据整个市场95%以上的份额,一度垄断了汉正街上的袜业贸易。

如今在汉正街的平遥帮所涉及的行业不再单一,除父辈传承的服装针织传统业务外,还涉足金融、环保、土壤监测、网络文化传媒、商场投资等行业。

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酉州的安化第一茶厂,其前身是1902年晋商创建的茶行,厂区内现存的百年木仓、锯齿形车间、西大门牌楼等见证中国茶叶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并且收藏着上世纪40年代至今的珍贵茶叶标准样和文献等,被誉为“安化茶叶活态型博物馆”。

9月16日下午,采访团冒着连绵细雨来到安化第一茶厂。在千两茶晾晒棚内,传来阵阵令人熟悉的乡音——“平遥话”。

这位操“平遥腔”的人,是平遥县商人李鸿晋。作为新晋商代表,他到福建武夷山参加了“爱上晋中,牵手南平”晋中文旅推介会后,专程来到安化第一茶厂。

虽说是平遥居广居宾馆老板,李鸿晋2年前却成立了茶叶公司开始做茶。去年,有意要建一座茶文化主题酒店的李鸿晋从安化第一茶厂定制了4支两万两花卷茶作为展示品。今年,他又到安化第一茶厂订购了6支两万两花卷茶。

如今,担任平遥县茶商协会会长的李鸿晋跨行业与安化第一茶厂合作,联手推出了“晋湘古今”手筑茯茶,誓言发扬晋商创新精神,书写新时代茶人新篇章。

“又见平遥”呈现辉煌

“《又见平遥》太震撼了,花200多块钱不亏!”11月13日22时,在平遥古城城隍庙街37号,有家陌上花开咖啡吧,十几个从外地来的年轻人在一起高兴地聊着,话题围绕着刚看完的情境剧《又见平遥》。

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讲述的故事是: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11月5日,由中国文旅内容联盟、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旅游演艺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旅游演艺行业领袖、知名文旅专家、景区机构代表、演艺编创团队、服务机构等400位专业人士共赴盛会,通过权威榜单公布年度旅游演艺行业报告、领先机构、票房榜单等数据。

在此次大会中,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度中国旅游演艺机构十强”荣誉、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荣获“中国旅游演艺独立剧场类剧目票房十强”荣誉。

2013年2月18日,《又见平遥》首演。从此每天5场演出,观众人数限定在5000人以内。据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康青峰介绍,截至11月15日,《又见平遥》共计演出5600余场,观演人数388万余人次,演出收入6.2亿元。其中,2019年全年接待观众69万余人次,场均上座率98%。

“从《又见平遥》的表演形式看,就是一种创新,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浓缩了晋商精神,讲述了晋商诚信、创新的精神。如今的平遥人已把创新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平遥县文联原主席赵永平认为,宣传好《又见平遥》就是宣传了平遥人的创新精神。

图说

苍茫林海 晋商茶路多艰险

明清遗存 昔日辉煌今见证

俯瞰林坡村骡马院。

说起平遥,相信大家首先会想到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如今,古城中票号、镖局依然保留了当初的风格。票号、镖局在晋商乃至当时的整个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晋商资金与货物的流动和安全。

采访团在平遥合影。

林坡村的堡子门,是保障在此歇息晋商安全的一道屏障。

而在古茶路上,平遥茶商或总号设在平遥的茶商会选择经长治沁源翻越太岳山到平遥的线路。太岳山海拔2000余米,山高路险、植被茂密,现今虽然修了水泥公路,但开车翻越仍需两个小时左右,可想而知当初晋商靠肩挑背扛或借助骡马翻越何其艰险。

采访团在羊头山茶房庙采访。

如今这些古茶路大多淹没在茂密林海之中,但在羊头山的最高处,仍保留着一处古道驿站——茶房庙。茶房庙由两进院的石头窑洞组成,茶商到达这里,可以喝茶简单休整一下。茶房庙对面有一座古戏台,据说前些年逢庙会时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近年因为森林防火的需要大规模庙会取消了。过了茶房庙就开始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对负重的骡马消耗更大,在羊头山半山腰的林坡村是当时骡马歇息和置换的地方,现在林坡村还有一座保存完整的骡马院。茶商到达这里,骡马歇息进食,或者直接换一批骡马继续前行到平遥。

中国镖局博物馆里的游乐项目射箭。

日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也可以说,这里是中国第一家银行。

在平遥古城里,感受的是晋商曾经的辉煌,而在这辉煌的背后,是无数晋商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艰辛创业史。

巍巍太岳,是晋商万里茶路无数艰难险阻中的一道关口。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俊兵 李吉毅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立明 寇宁

视频拍摄|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立明

通讯员 赵宏杰

原标题:《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平遥:矮房古庙记述晋商苦乐,票号镖局见证平遥今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