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廉洁家风亮起来丨 廉洁家风作品展播(七)

2020-11-19 1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期间,县妇联以“廉洁齐家”为主线,深入挖掘廉洁家风,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征集到了一批家风故事、书画、家训家规等作品,下面请继续通过她们的作品分享走进她们的家风故事。

35.向世新 长阳研训中心

爱家爱国

北大学子传承优良耕读家风

2019年7月27日,湖北宜昌长阳土家娃向柯帆接到了期盼已久的北京大学入学通知书。

向柯帆出生在一个祖辈耕读传家的大家庭, 爷爷段绍清上有太祖彭基祥等四老,下有四个子女,复杂的四世同堂家庭包含三种不同的姓氏,家庭合睦,邻里友爱。

爷爷段绍清谨记对人古训“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对待太上岳父母、岳父母比自己的父母还殷勤周到。每年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定目标,制计划,办墙报,要求务工者总结收入、务农者总结生产、读书者总结汇报成绩,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发放家庭奖励。并以江南朱柏庐治家格言为蓝本制订出家庭教育23条,其中有一条叫“种地卖粮拉纤负债砸锅卖铁支持读书人”。直至下一代段芳容、王智、向柯帆、曾毅横出生后,段老才把家主之位交给老大段明,依然四世同堂,虽然散居各处也未分家。在当地段向氏兄弟亦商亦学被传为佳话。

柯帆没有忘记爷爷勤劳动勤读书的教导,接到大学入学通知,首先赶到金盆老家把年迈散居的爷爷段绍清接到县城家中,请爷爷见证开启这一份凝聚了几代人心血、几姓人期望的北京大学入学通知书。通知开启后,见到古朴的“大学堂”门,然后双手高举慎重的跪呈母亲董春艳,并向妈妈致谢:妈妈,十多年来你辛苦了,谢谢你!

向柯帆祖居高家堰镇金盆村,属石洪向氏分支,随父母工作调动迁居津洋口村一组,萌于长阳蓝天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小学就读长阳实小,后外出求学金东方初中、中央民大附中。

受父亲向世新影响,向柯帆从小热爱家族文化,也重视家规家风传承,热爱向氏,也热爱段氏,曾多次参与向氏家族寻亲问祖调查活动,并参与整理向氏资料,也曾参与长五宜段氏联谊活动,临宜都聂河段氏老茔山祭祖。2016年以石洪向氏太阳山寻祖为素材的《熟悉的温暖》获得满分作文,并一举取得宜昌市中考第一名,取得华师一自主招生宜昌区第一名,北京市民大附大自主招生湖北省第二名。这次高考以高分获得北大专业自选、清华大学50分奖励的优秀成绩,成功签约北京大学顶级学院之一的元培学院。

向柯帆感叹,在高考之前的一年中,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父亲生死未知之际,是强大的向氏家族和坚强的妈妈给了他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在之前的十八年中,都是爸爸妈妈给了他自由选择的空间,伴随了他的成长,从小是爷爷奶奶朴素的家庭教育影响了他,是爷爷植根于家庭几代人的大学愿望鼓励了他,是家庭家训在激励着他求学上进。之前都没有好好的感谢一下家人,所以要举办这么一个家庭见证跪谢父母养育之恩!并同时直播给远在广州坐月子的姑姑和宜昌坐月子的姐姐及陪伴她们的家人们,体现了三个地方一台戏,三重喜事进家门!

谈及今后的人生规划,向柯帆笑称我要生两个小孩子,一个姓向,一个姓段,要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自己以及后人永远热爱家乡,学成后一定报效自己的祖国。

有诗云:

横柯不移暗难明,举帆无向舟逆行。

脉源段向两姓恩,唯有勤奋耀族名。

初航学海非前锋,千日竞帆却摘星。

回首十八求索路,谢师谢友叩母恩。

36.葛兴坤 长阳研训中心

软笔书法《三更灯火五更鸡》

37.杨涛 县港航管理局

优良家风代代传,美好生活日日新

好的家风犹如春雨润心,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田;好的家风是坚强的发条,是推动齿轮旋转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长阳县港航管理局职工王琼海家庭里,夫妻相敬如宾、孝老爱亲、遵纪守法、和睦邻里,女儿专研好学、乐观积极、努力向上。一家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面对生活困境始终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在居住的港航小区有口皆碑,就连在整个长阳县水上交通运输行业内也广为流传,堪称道德典范。

在同事们眼中,王琼海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的家庭也为大家所称道。自王琼海与妻子官成玉相识相恋,到组成家庭至今,夫妻二人始终心手相牵,互相支撑,无论他们出现在哪里,妻子官成玉总是面带自信、显得端庄大方,丈夫王琼海总是衣着整洁、显得精神抖擞。走进他们的家庭,让人感觉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的居住环境里,满是和谐美满的音符;他们信奉真心待人、诚实守信的处事态度,且乐于助人、热心公益,这个看似平凡的家庭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在夫妻双方老人眼中,王琼海是好儿子、好女婿,官成玉是好女儿、好媳妇。古有二十四孝流传至今,在王琼海与官成玉组建家庭的30个年头里,他们夫妻二人在每一个休息日都往返于长阳县贺家坪镇青岗坪村和龙舟坪镇两河口村双方老人家中。对于他们而言,回到父母家中,让老人吃上他们亲手做的饭菜,穿上他们亲手洗的衣服,起居在他们亲手打理的房间,就是工作之余最好的休息,也是最大的满足。

在妻子官成玉眼中,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有着良好生活习惯的丈夫性格坚毅,待人真诚,坚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他外形文弱,胸怀却宽容博大,是她最坚实的依靠,是家庭真正的精神支柱。数十年的岁月中,他用他那并不宽厚的肩膀,托起了整个家庭,给了她稳稳的幸福。

在王琼海眼中,妻子官成玉是她人生最佳伴侣,他眼中的她温柔贤惠、善解人意且吃苦耐劳。长阳港航管理局人手紧、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王琼海除了在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外,同时还要担负起辖区内104平方公里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任务,常常顾不上家里。官成玉并没有给丈夫添一点烦恼,而是主动承担起了教育孩子和家庭琐事的重担,数十年来如一日,任劳任怨。1999年,官成玉从长阳县生活资料公司下岗,但她却并没因此而消沉,而是不等不靠,自主创业,用一家小小的商店,画出了人生中的又一道彩虹。

在女儿王颖眼中,他们是天下最棒的父母,他们不怕吃苦、乐观豁达;他们年逾五十仍坚持学习,追求进步;他们并不富裕,却仍然坚持帮助别人,他们用一言一行告诉了女儿,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深受父母熏陶的王颖也没有让父母失望,继承了他们所有的优良品质,刻苦学习、努力向上,成为了一名医学博士。

在这个家庭里,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有学业上的飞跃,也有社会与家庭间的和谐圆满,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发挥出自身价值,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用互相搀扶、相互依托,一撇一捺书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

38.张莉 枝柘坪小学

书法作品

39.田艳丽 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家和万事兴

对于家风的理解,我认为就是五个字“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的和睦是需要所有成员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的,即“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家长以身作则,孩子身体力行,互相扶持前行,生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修养,所谓的家风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家和万事兴。家人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爱惜,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的一家人。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们家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团结和睦,我母亲还特意绣了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挂在客厅正中央。

父母都是来自于大家族,从小就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换位思考,对待双方父母也能一视同仁,追求“一碗水端平”。父母教导我们说,父母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总是对最弱小的孩子呵护备至,兄弟姐妹也应多帮助。父辈们相处的非常融洽,总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戚们家庭条件都很一般,但凡遇到大事,我们家就在一起商量决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自古有家国思想,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和万事兴”,所有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有家庭问题的影子,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家风家教使身处其间的人如沐春风,积极自信,懂得感恩,宽待他人。

记得在2008年时候公公不幸去世,当时小叔子正在读大学,看着失去双亲的小叔子,俗话说长嫂如母、长兄如父,从此我和老公就担任起照顾小叔子的责任了,四年大学,直至现在成家立业。那时候我老公每月工资就一千多元,全部给了小叔子作为生活费和学费了,我从没有怨言。

现在我们正在把这种优良的家风继续传递下去,让孩子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健康长大,传承这种友善、仁爱。孩子的表现让我很欣慰,他能与小朋友很友好地相处,大朋友、小朋友都喜欢和他做朋友,在车上、路上经常给老人或孕妇让座;街上遇上乞讨的老人、小孩或残疾人,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一点儿他们。他懂得分享,玩具、吃的东西总能与他人共享,从小爷爷奶奶带的多,什么东西都能想到爷爷奶奶,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不在场,总能想到给他们带回去,即使是自己喜欢的吃的也留足大家的,只吃自己那一份。

点点滴滴的事情,让我对父母充满了深深地敬意和感恩,我爱我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会和谐稳定,生活就会幸福美满,让我们共同重视家风,端正家风,培养家风,共同创造社会新风!

40.李勇 渔坪小学

书法作品

往期系列回顾

原标题:《廉洁家风亮起来丨 廉洁家风作品展播(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