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集展示展播】文字类:一名党员的援疆与扶贫之路

2020-11-19 2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我叫刘振兴,邢台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2018年6月,在得知邢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达的医疗援疆任务后,我主动请缨,作为柔性援疆医疗队队长奔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此次医疗援疆,我所在的医疗队要做的,是抢抓当地农闲的4个多月时间,为2.2万余名若羌群众提供体检服务。

第一个报名

这次援疆,我“蓄谋已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即。我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无时无刻不想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扶真贫、真扶贫和脱真贫、真脱贫的号召,去援疆,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6月底,科室主任在办公微信群里发布了一条通知:“接市卫建委下达的援疆任务,现需一名超声科医生支援边疆……”

此前,因为工作进修的缘故,我曾错过一次援疆报名的机会,我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不能再错过。于是,我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

2018年7月10日,我带领医疗队动身奔赴若羌。这一天,距离我女儿的1岁生日还差3天。她才刚学会喊爸爸,正是粘人的时候。临行前的那个中午,我怀着对女儿的丝丝愧意哄她睡着后,便动身出发了。

这次援疆,虽然对女儿对家人有愧疚,但我深知,这一次,我肩负的使命更重。我们到若羌去,不是为了开展多么高难度的项目,而是为了尽量教授更多的理论与技术,能让我们离开后,这些技术依然能够在当地继续开展。

我们到若羌去,目的是为祖国边疆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手中技术在千里之外扎根,提高若羌的医疗技术水平,帮助到更多若羌的患者。

我们到若羌去,不光是开启了个人的一段全新旅程,更意味着更多人将会看到更多疾病预防,甚至治愈的希望。我们不但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更要发挥我们的表率作用,把党的治疆方略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

使命光荣。使命必达。

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6个人义无反顾赶赴若羌,在援疆的4个多月时间里,克服各种困难,走遍县城和吾塔木、瓦石峡等乡镇,把超声、心电图、放射等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疗工作者。大家的辛勤努力和无私付出获得了若羌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一个包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初到若羌,我看到的是——偌大的机场广场中央,一个小小的花池子中间种植着几棵矮小且枝叶稀疏的胡杨,机场以外,到处都是沙漠,难见绿色。

在若羌,我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适应——适应这里的风沙,适应这里40摄氏度以上的干热气候,适应这里两个小时的时差。若羌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半至下午2点,下午4点至晚上8点。还没有调整好时差的我,早上7点就早早地起了床,按在邢台的习惯吃了早饭,抖擞精神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工作量比想象中要多得多,体检的患者排起了长队。直到11点,50多人的队伍才排到第30名。

走进检查室的是一位典型的维吾尔族妇女,看起来大概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身材魁梧,体形微胖,身穿若羌特色民族服饰旗袍。

“请躺好,把上衣撩起来,露出肚子。吸气,鼓肚子……”我全情投入在工作中,12点不到,肚子就饿地咕噜噜乱叫。

下午1点半的下班时间还没到,等候体检的患者还排着长队,我没有别的选择, 必须强忍着饥饿继续工作。

这位阿姨的检查结果是轻度脂肪肝,平时需要注意饮食,尽量保证低油低盐,多运动。

“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多加运动。”由于有方言差异,我一遍一遍地跟她重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尽可能说得慢一点、大声点,让她可以听明白。

阿姨听完,对我点点头,然后从身后掏出她带来的一个塑料袋,从里面掏出两个包子,把其中一个递到我手里,直说:“吃。吃。”

原来,我肚子的咕噜声被她听到了。检查结束后,她用略带心疼和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咬了一口包子,听到我说“好吃!”,露出满意的微笑,转身离开了。

其实,这一口下去,我尝到了排山倒海的羊膻味,实在不知如何下咽。但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令我至今难忘。若羌人食量大,

超声检查之前必须空腹,从早晨饿到中午12点,她一定也很饿,可她却愿意把自己的早餐分一半给我,这件事让我感动良久,至今难忘。

若羌人的很多饮食习惯和邢台人不同。邢台人喜欢把肉炖得烂乎点吃,若羌人喜欢拿着羊排大口大口撕着吃;邢台人爱吃细一些的面条,若羌人喜欢吃比筷子还要粗的“拉条子”;邢台人很少吃辣,怕上火,若羌人顿顿不离辣椒。

这个包子,不但打破了对不同习惯的不适应,还拉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 让我不再觉得自己远离家人孤身在外,突然感觉若羌就是我的家,若羌人就像我的家人。

有这么热情好客的家人,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把援疆任务完成地更出色!

39摄氏度

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援疆任务,队员们虽然每天都在高负荷地工作,但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句累。

由于若羌昼夜温差将近20摄氏度,加上长时间加班,我病倒了,连续三天高烧不退,持续高烧39摄氏度,最高时烧到40摄氏度以上。

队员劝我请假休息进行治疗。可是,一旦我请假休息,就意味着群众一连几天都无法做超声检查。“我自己就是学医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发烧了就多喝水,出出汗就可以退烧了。”就这样,我坚持每天喝水,出汗,再喝水,几次下来,褥子就全湿透了。

若羌的夏天天气多变,常常这会儿还是大晴天,过一会儿就下起雷阵雨,加上水土涵养差,雨势稍大一点就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形成安全隐患,导致粮田受损。我们必须却保在汛期之前给若羌群众做完全民体检,以免贻误农事。

每天上午,超声检查最集中。为了保证5至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发烧,我算好吃药时间——早晨6点吃一次退烧药,中午12点左右差不多药劲就过了,再吃一次,配合吃消炎药,喝糖水、酱油水,维持肌体钠钾平衡,硬是撑着 3 天没有休息。

带病工作的几天里,我由于高烧发冷发抖,甚至出现寒颤,尽管在室外40摄氏度高温的情况下,也穿着羽绒服。

有一次,我在若羌县吾塔木乡带教的医务工作者热比古丽·麦麦提非常感动地说:“援疆医生带病为我们服务,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珍视,真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感谢党,感谢河北援疆!”

若羌县政府得知我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后,在县委官方网站进行了报道,呼吁全县群众向援疆队员表示深深的谢意。

然而,作为医疗援疆人员,我十分清楚,我们来到若羌,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提供更多服务,帮助更多群众。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不走”的医疗技术

我们在若羌期间,除了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技术,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带教,推动当地医疗水平快速提高。为此,我制定了详细的带教计划。针对当地医疗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超声诊断工作经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手把手教学,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技巧和临床思维传授给当地的医疗人员。

热比古丽·麦麦提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之一,经常追着我问个不停,然后再认真把我的解答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我平时叫她小热。

小热所在的吾塔木乡卫生院仅有不到20名医务工作者,人数还不及我所在的科室人数的三分之一。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成为“全能手”。可是我们刚到若羌时,小热看到超声片子,居然连哪里是肝、哪里是肾都分不清。

但好学的小热一有不懂的地方就会马上问。一次,她问我:“老师,什么是肝囊肿?怎么区分肝囊肿和胆囊呢?”我答:“肝囊肿壁薄,可见完整包膜。胆囊壁厚,形状各异,与胆管相连。”

还有一次,小热问我什么是错构瘤。我答:“错构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对肌体无大碍。”

再有一次,她问我脂肪肝怎么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我答:“轻度脂肪肝,肝实质质密,肝内管壁回声清晰,肝内胆管、血管现实清晰。重度脂肪肝在质密的基础上,胆道血管显示不清。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大,远场显示不清。”

尤其每当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小热都第一时间掏出随手准备的小本,认真地记录,回去加深学习,不懂再来问我。到我们离开若羌时,她已经可以正确解读和规范记录肝囊肿、肝血管瘤、错构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报告,记录时长由开始的15分钟减少到5分钟。

“老师,您要走了,我送您个礼物。你爱喝水,我送您个水杯。”离开若羌那天, 小热特地代表吾塔木乡卫生院来送行,表达谢意。

前不久,小热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转岗到卫生院的重症监护室,成为一名骨干。4个多月的援疆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更多地服务和帮助这里的群众,我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当地群众家里了解家庭情况,传达这次援疆的好政策,希望能真正帮助到每一位若羌的群众。期间,适逢中秋佳节,我从网上买来北京老字号稻香村的月饼,到当地一名学生家里共度佳节。热情好客的学生一家邀请我品尝馕坑肉、羊骨头、葡萄干等新疆美食,了解维吾尔族的风俗人情,我则向他们讲述了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的来历以及汉族的风俗人文,向他们表达祝愿和希望全国各族同胞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愿望。

在新疆工作期间,因为当地群众基本都是维吾尔族人,大多数对汉语不太熟悉, 检查需要沟通时,6 名援疆医生就利用肢体语言来跟病人沟通。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还是用耐心的态度和精确的诊断,赢得了当地同仁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促进民族团结、邢若友谊的白衣天使”的称号。

不一样的“战场”

“医疗援疆”只是我参与的扶贫工作的一部分。从若羌回来后,每个季度,我都会到巨鹿县官厅镇周于庄村,我的定点扶贫对象于国强家中,履行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的标准始终没变,“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不一样的扶贫“战场”,医务工作者责任不减。医疗扶贫,使命在肩。

于国强常年患有肾病,近两年来,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提供治疗建议, 并定期观察他的各项生化指标,顺便为老于的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 帮助老于一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今,老于的各项指标已转为正常。期间,我听说老于的女儿需要行狐臭治疗手术,就帮助她联系医院进行治疗。女儿康复后,老于握着我的手激动地一个劲儿说感谢。

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亲情”。每次去看老于,我都会给他带点米面油和水果。老于也会经常给我回点自家种的小米等特产。一来二去,我们感情越来越熟络,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这两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为于国强家庭成员提供了医疗保障,避免了因病返贫的发生。

眼下的老于不但没了满脸病容,还接下了给村里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挣工资, 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和家人打工挣得工资,这两年,老于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年,他家还添了辆小汽车。

人心齐,泰山移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是全国人民手拉手步入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我想说,在扶贫道路上,每个人都能真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扶贫工作才能更加“走心”地连接扶贫者与脱贫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帮扶谁,在哪帮扶,我都定将牢记使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出我的那一份光和热。

(作者:刘振兴 邢台市人民医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

来源: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集展示展播】文字类:一名党员的援疆与扶贫之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