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彭杨:我与“一江三果”共成长||岑南玉:种上糯米蕉 盖起小平房

2020-11-20 20: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黔西南日报 中国黔西南

我与“一江三果”共成长

贞丰县鲁容乡科技副乡长 彭杨

2010年12月2日,我刚到位于北盘江畔的贞丰县鲁容乡的第3天。在走访的路上,我遇见两个穿着洗得发白还有很多补丁衣服的小学生,背着很旧的书包,用一个塑料口袋装着一点米饭和辣椒,他们说这就是他们一天的食物。看到这,我心里涌动着莫名的心酸。

根源来自贫穷,要想改变就要从增收入手。我流转土地200亩种植红心火龙果,并带头成立了贞丰县第一个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贞丰县川黔火龙果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火龙果产业。到2019年,辐射带动鲁容全乡发展火龙果种植1000余亩,覆盖农户100多户,种植户人均年纯收入达5000元。

火龙果项目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经过深入调研后,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农科人的技术优势,要走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可种什么合适呢?

2016年9月,我开始大力推动和发展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当年见效的百香果产业,真正把百香果产业作为增收富民的“短、平、快”主推产业扶贫项目。

2017年12月,我挂任鲁容乡科技副乡长兼鲁容村驻村第一书记。作为科技副乡长,产业扶贫、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在鲁容想得最多的事。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一年,为了把精品水果产业做大做强,我与乡里一班人又开始“不安分”了。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商议,我又有了主意:发展芒果。按照乡里提出的“1+10+N“(一个乡平台公司+10个村平台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将百香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芒果产业作为农户脱贫致富的“提质增效”项目,我开始带领产业扶贫专班以2000亩百香果科技示范园、3000亩芒果科技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沿江各村发展百香果产业1.37万亩、芒果产业3.18万亩,向着将鲁容乡打造全省最大的百香果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前进。

目前,两个产业示范园区已建成,辐射带动鲁容乡发展种植百香果1.37万亩、芒果3.18万亩,其中百香果科技示范园区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在产业推进过程中,我参与探索了鲁容乡“136”利益联结模式,该模式被省委组织部纳入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助推农村产业革命“三模式九做法”的18个案例之一。2019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鲁容乡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园区新增为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从2010年到今年,我在属全省20个、全州4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鲁容乡已经整整10年。由一个合作社理事长成长为挂职科技副乡长,见证了我的“鲁容十年”;见证了我与“一江三果”的成长之路。(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连军 整理)

种上糯米蕉 盖起小平房

册亨县岩架镇纳碰村脱贫户 岑南玉

我叫岑南玉,家住册亨县岩架镇纳碰村。作为农民,生活在农村,喂牛马牲口也好,开荒种地也罢,在家只有靠天吃饭,种地维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好在国家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我开始转变思维,加入了村里的甘蔗、糯米蕉种植队伍,跟着学习种植、管护、采摘、销售技术,希望通过努力,能早日脱贫,过上吃穿用不愁的好日子。

其实,一开始我不愿意尝试,担心没有经验、技术、资金。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政府给种植户发放蕉苗和种植补助,肥料、农膜等农资都统一采购,价格相对优惠。销售问题更不用我担心,随着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便利,销路也就越来越畅通了。

目前,我们种植队伍已有520余户2400余人,随着队伍逐渐扩大,果园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果园面积6000多亩。我们岩架镇和双江、百口、巧马、八渡,一共5个乡镇都在发展多品种糯米蕉,而且都是绿色生态蕉,品质好,名声越打越响,“黄果果”变成了“金果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同步提升。

岑南玉家的糯米蕉树

自从我家30多亩地都改种糯米蕉之后,我家的经济困难相对轻松了很多,平时没什么事做的时候,我就想着来香蕉园干活,工资待遇还不错,关键是离家近,中午可以回家吃饭,晚上干完活就可以回家。

以前一家人挤在一个屋子里,都转不开身,吃穿用都很节俭,日子也过得很拮据。但我不能一直穷下去,我想让父母享福,为孩子们创造好点的生活环境。

慢慢地我积攒了些钱,开始着手计划修建房子,用了将近8年的时间,陆陆续续盖了三层平房,家具也慢慢添置齐全。

我都不敢想象,从地基开始,到买钢筋水泥再到房屋封顶,一砖一瓦都是自家人边攒钱边修建的,家人一起努力奋斗的日子令人难忘。

现在,我家是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不仅有了自己的产业,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孩子们也能在家门口上学……脱贫后的日子我已经很满足了,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姚廷婷 整理)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陈安彤 文国坤 杨朝敏 实习生 胡贵

本期审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连军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zgqxnw@163.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彭杨:我与“一江三果”共成长||岑南玉:种上糯米蕉 盖起小平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