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济南市“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发展改革委专场)图文实录

2020-11-23 15: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刘勤主持新闻发布会

刘勤: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政府新闻办将组织“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从不同领域展现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及“十四五”发展规划。今天的首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管圣喜,请他围绕“立足发展基础,准确把握形势,科学描绘‘十四五’发展宏伟蓝图”,介绍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十四五”时期总体谋划。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金岩,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杨兴才,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赵波,他们将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管圣喜副主任做介绍。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管圣喜

管圣喜: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各位网友:

大家好!按照这次发布会安排,下面重点介绍“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考虑。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

一是经济实力跨越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全面步入全省前列,省会经济龙头正在加快扬起。从核心指标看,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关口,2019年达到9443.4亿元,按同口径计算,占全省比重由2015年的10.7%提高到2019年的13.3%,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13.9%。

二是动能转换成效明显。2019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1.2%,培育形成重汽集团、浪潮集团两大千亿级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汽集团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实现投产。济钢钢铁产能全部退出,空天信息等高端产业陆续导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组建成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高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区域协调步伐加快。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郑州、西安等沿黄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牵头组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107项具体措施有序推进,省会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组建成立。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章丘、济阳融入市区发展格局,携河北跨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区县经济加快发展壮大,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区县达到3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元区县达到4个,较2015年分别增加2个和3个。

四是城乡建设成果丰硕。中央商务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形成规模,一批重大发展载体加快建设。济青高铁、石济客专、济泰高速建成通车,城区快速路闭环成网,市民“地铁梦”得以实现。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取得重大成果,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品质大幅提升。入围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3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创建任务,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向县域和农村延伸。

五是改革开放实现突破。“在泉城·全办成”品牌全国打响,“一次办成”“拿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审批事项可网办率达到100%,被评为2020“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济南综合保税区、章锦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制度创新作用显著发挥,济南签证中心建成启用,领事机构实现零的突破。“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200列,已覆盖16个国家。

六是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城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53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降低39.1%,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10个国省控河流断面均达到或优于水质目标要求,在全省率先完成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重点泉群连续十七年保持喷涌。南部山区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休闲空间大幅增多,2019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

七是民生保障全面加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消除,黄河滩区迁建年底前将基本完成。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保持在2.1%左右的低水平,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基础教育“零择校”“零择班”经验在全国推广。2019年,全市卫生机构数量达到7487个,较2015年增加1228个,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陆续推进实施,成功入围“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八是社会治理富有成效。基层党建全面加强,社区服务功能稳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完善,推出个人诚信“泉诚分”,全国首个衔接审批制度改革的信用监管系统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连续保持同类城市首位。法治济南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效果明显,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发力,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军地军民关系和谐交融,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部署。展望“十四五”和更长时期的发展,尽管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我市仍然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完全可以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大作为。从发展基础看,“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动能在不断积累增多。从发展条件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层面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市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区域地位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级战略的实施,强化了我市在全省、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我市拥有了政策、要素和市场预期集成优势。从发展氛围看,近年来我市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发展生态呈现出巨大变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和斗志更加昂扬,加快发展、争先进位已成为全市各界的共同追求。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趟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重点将围绕以下十个方面做好系统谋划。

一是全力抓好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坚决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五个济南”,提升城市能级,塑强城市功能,强化示范引领,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协同协作,在更大范围拓展发展空间、赢得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综合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疏解,深化更大范围的区域交流合作。

二是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的全域发展新格局。按照“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思路,坚持全域统筹,实施分区指导,做强东部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加快推动西部提升振兴,以更大力度推进南部山区生态保护,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优化中心城区城市肌理和风貌,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和引领作用,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域发展框架。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群、一流的优势学科群、一流的创新型企业群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新优化各项人才政策,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显著提高服务业规模层次,使产业发展与需求变化更好结合。把握数字革命重大机遇,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四是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格局,努力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中展现更大作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统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开放度,建设对外开放门户城市。拓展投资发展空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趋势,丰富消费供给,改进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

五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推动城市精明增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打造韧性城市。加快补齐县域发展短板,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六是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健全完善市场体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提高经济调控水平,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七是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护“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生态基底,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节能降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低碳社会。

八是努力提高泉城文化软实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多元文化交融氛围。

九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城乡统筹、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人口总量合理增长、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是维护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秩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济南建设。坚持统一领导、多方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维护经济安全,建立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住生产安全红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家园。

发布完毕。

刘勤:

感谢管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山东广电记者: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服务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十四五”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什么?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杨兴才

杨兴才:

感谢您的提问。“十三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一是产业规模和层次实现新突破。2019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35.1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508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67.3%和90.9%;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分别为61.8%、60.1%,较2015年分别提高4.6和7.4个百分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加速提升。

二是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壮大。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524家,较2015年增加60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9.4亿元,较2015年增长192.9%。总部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认定总部企业179家,认定总部企业市级领军人才210人,落实奖励资金1591.6万元,对我市经济提质增效起到重要引领带动作用。

三是服务业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完善。针对服务业点多面广、企业分布散、涉及部门多的情况,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和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经梳理,2016年以来共出台服务业有关政策文件121个,其中综合性服务业政策文件11个,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文件62个,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文件48个,为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四是服务业发展亮点不断涌现。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成功入选“全国夜间经济十佳城市”和“东亚文化之都”2022年候选城市,章丘区、长清区入选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被评为“全国十大工业旅游目的地城市”。成功承办4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永久落户,设立全国首个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山东出版集团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山东世纪开元连续4年成为中国印刷互联网品牌冠军。全市服务开放优势持续显现,自贸试验区、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综合试点相继获批。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省级软件工程中心65家,CMMI认证企业151家,ISO27001认证企业166家,ITSS认证企业32家,首版次高端软件92个,各项指标居全省首位和全国前列。

“十四五”时期,围绕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发挥我市产业优势,紧紧围绕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国家软件名城”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打造创新策源动力之城。二是依托济南“山、泉、湖、河、城”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济南泉水文化、黄河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建设文旅融合魅力之城。三是增加高端生活服务要素供给,融合提升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水平,增强高端服务能力,培育生活品质潜力之城。四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财税链的核心环节,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强的新兴服务业,构筑产业生态活力之城。五是挖掘济南传统特色文化,融合新兴消费热点,赋予“厚道鲁商”新内涵,激活商旅消费新热点,发展商贸品牌热力之城。到2025年,济南市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动能培育、改革创新等领域取得明显进展,泉城时尚影响力明显增强,“泉城济南”品牌效应有效提升。

大众日报记者:

“十三五”时期,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同时请介绍一下,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十四五”规划中将有哪些亮点和举措?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赵波

赵波:

按照我市传统口径,县域经济单元包括历城、长清、章丘、济阳、莱芜、钢城、平阴、商河8个区县。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单元,既是富民强市的基础和保障,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十三五”以来,全市按照“少取、多予、放活”原则,市、县两级共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倾斜支持、扩权强县。相继制定出台了《区帮扶县域发展经济考核办法》《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济南市支持平阴县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济南市支持商河县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莱芜区、钢城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要素保障等方面向县域予以倾斜支持。自全省《关于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印发以来,市级累计将500余项市级行政许可和关联的行政权力事项,调整由区县实施,推进市县同权,提高县域服务发展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二是明确主业、优化格局。针对区县间产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强化产业发展市级统筹,明确了全市产业布局导向,推动产业按层级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梯度转移,明确了各区县主导产业、聚焦的细分领域和具体的产业聚集区,到201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已占全市半壁江山。

三是区县协同、精准互补。开展区县帮扶发展,相关区累计向被帮扶县域提供帮扶资金过亿元,帮助引进项目22个,投资额25亿元,互派干部挂职交流22人次,帮助协调重大事项25项。市财政统筹县域经济发展资金2.8亿元,支持财政困难县域园区、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31个重点项目建设。

2019年,8个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8.1亿元,占全市比重为38.1%,三次产业构成为8.3:43.5:48.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6亿元,比2015年增长49.8%。今年7月,省政府通报表彰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先进单位,我市历城区获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项评价先进县、章丘区获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评价先进县。

“十四五”时期,一是提高县域政策成效,继续完善普惠化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县域发展政策体系,提高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规模、质效。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优先支持县域申报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和开展试点示范。赋予县域、开发区更多经济管理权限,支持县域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优化管理。鼓励区县联合招商和产业协作,提高区县结对帮扶成效力度。

二是着力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挥县域开发区工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强化重点产业集聚区引领,支持县城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推动区县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集群和块状高地。

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四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教育、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发展,推进主城区、县域之间教育、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新社记者:

2014年我市东部老工业区列入国家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请问“十三五”时期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金岩

金岩:

感谢您的提问。我市东部老工业区曾聚集了一批钢铁、化工类传统产业,是全市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自2014年列入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以来,我市认真谋划、真抓实干,积极推动东部老工业区实现华丽转身,提档增速。

一是扎实推进去产能。列入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范围的工业企业共90家。今年搬迁改造5家企业的年度任务已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已累计搬迁改造企业81家,累计腾退工业用地1.2万余亩、集体建设用地2650亩。特别是2017年济钢集团安全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妥善安置2.7万名职工,成为全国首家钢铁生产线整体关停的千万吨级城市钢厂。

二是大力培育新动能。坚持“去旧”和“育新”相结合,依托搬迁腾退建设用地,积极引入山东黄河基金小镇、阿里巴巴数字生态赋能产业园等现代金融产业项目。临港开发区作为老工业区搬迁的重要承接地,立足“一谷四园”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全市产城融合的新典范。济钢集团钢铁主业关停以来,坚持“去的是产能,提升的是竞争力”,逐步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渣土运输、出租车等快赢项目相继实现盈利,济钢创智谷孵化基地已入驻企业115家,入驻企业年产值约3.5亿元。我市积极推动济钢集团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深度创新合作,利用济钢闲置厂房改造建成的世界首条空间行波管自动化装配试验线首批产品顺利下线,并已初步达成4亿元订单意向;卫星总装基地项目已列入2020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名单。2019年济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8.9亿元,同比增长62.5%,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2.1亿元。腾笼换鸟后的东部老工业区正逐步升级为先进制造业、现代金融业为主的全市高端产业集聚区。

三是整体打造新环境。结合企业搬迁改造,同步落实区域整体规划设计,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区。优先谋划布局重大对外通道和城市交通枢纽节点,建设了集石济客专、济青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新东站,成为省会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将工业北路快速路打造成贯通东西的城市骨干通道,依托轨道交通R3线连接城市行政中心、金融集聚区,R2线正在加紧建设,彻底改变了以往以承载大宗工业原料为主的交通结构。实施污染拔根式治理、根本性改善,在拆除搬迁企业污染设施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壤详查和修复治理,正在建设济钢中央森林公园,打造44.9公顷、绿化率86.3%的片区生态绿肺。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东部老工业区产业培育,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信息、高端装备、现代金融等新产业,在探索中找机遇、实干中促成效,扎实推进老工业区转型升级。

刘勤: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

来源|济南发布

编辑|孔雪

责编|郑富强

发布济南权威资讯

与您一起,见证济南发展!

原标题:《济南市“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发展改革委专场)图文实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