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道长三角·湖州篇①】从卖资源到卖风景,湖州如何向改革要红利?

台州发布
2020-11-24 00: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行遍江南清丽地

人生只合住湖州

深秋时节,行走天目山麓,层峦叠嶂里,红橙黄绿互相渲染;漫步太湖南岸,长风浩荡间,碧波万顷帆影点点……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近年来,湖州不断探索创新,高质量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在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重要窗口”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本”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如今这张金名片愈发光彩耀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台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当前,我市正朝着“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市和示范市”目标迈进。乡村振兴的“湖州实践”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11月11日至13日,台报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州,对当地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实地探访。

现场考察

安吉余村:美丽乡村建设模范生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我们村调研,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11月11日,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民潘春林在他的“春林山庄”农家乐会议室,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余村的蝶变故事。

如今,潘春林忙得脚不沾地。我们的采访只进行了10多分钟,他就不得不向我们说抱歉,因为下一批来访的客人在等他了。

作为村里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潘春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获益者。

▲湖州安吉余村

余村,因天目山余脉余岭以及余村坞而得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靠着优质的矿石资源成为安吉“首富村”,却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

余村人意识到,必须告别“石头经济”。那么,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走?村民们很迷茫。

这样一直到了2003年,安吉开始“生态立县”,余村终于全部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矿山一停,村经济收入断崖式下降,年收入从300多万元下降到20多万元,80%以上村民面临失业困境。

“那时,村里想走旅游经济之路,但村干部没有底气,更多的村民只是观望。”潘春林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者。他说:“从2005年8月15日开始,村里终于下定决心,坚定走生态旅游经济之路。”

自那以后,村里农家乐、民宿、漂流、户外拓展等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春林山庄

如今,余村已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4A级景区。近年来,到余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超过90万人次。

“今年,我的农家乐游客接待量估计能突破7万人次。”潘春林说,“现在,我一天的收入超过了在矿山工作时一年的收入。”

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余村再次富起来。

富了,但余村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歇,走生态路的步履更加坚定:村里建的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已在装修;村里接待中心的接待订单已排到了12月;村里还建起了矿山遗址,并规划实施“1+1+4”模式,与周边村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村发展红火了,在外打拼的村民纷纷回村创业,胡斌就是其中一个。2017年年底,胡斌回村里开了一家客栈,做起了民宿生意,第一年纯收入达到80万元。

“现在村里成立了乡宿联盟,我是副会长兼理事长。我们计划整合资源,建一些配套设施,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胡斌说,“我们也要宣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讲好余村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余村。”

走访权威

打生态牌 走生态路

农业现代化连续6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9:1,实现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区全覆盖,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1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上升为国家标准,出台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美丽乡村建设法规《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

“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作为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市,湖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两年多来积极探索实践,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太湖南岸

01

做强主导产业,让农业更强

水产是湖州农业的一大特色主导产业。

南浔区菱湖镇是著名的“渔都”,当地的桑基鱼塘系统还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去年,“中国淡水渔都”“中国淡水渔文化第一镇”和“中国生态养鱼第一镇”落户湖州。

今年是全面完成现代渔业绿色发展“2222”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渔业产值突破百亿元,首位产业效应不断凸显。

作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湖州深入实施现代农业“4231”产业培育等发展计划,茶叶、湖羊、果蔬等产业发展光彩夺目。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们制定了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乡村产业提升等‘六大行动’,为湖州乡村振兴绘就美好蓝图。”湖州市农业农村局秘书处工作人员诸梦婷介绍,去年,湖州还设立了强农产业基金2亿元,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湖州13条省级示范性全产业链价值468.4亿元,累计创建56个“国字号”“省字头”重大农业平台、271家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挂牌上市农业企业。

02

产村融合发展,让农村更美

11月12日下午,在德清县洛舍镇的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装载货物。“明天我们有一批钢琴要发往俄罗斯。”企业总经理助理朱佳佳说。

洛舍镇有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70多家,产量占全国1/7,已成为“长三角最大钢琴制造中心”。如今,洛舍镇正在打造钢琴特色小镇。

▲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调试钢琴。

洛舍镇东衡村,从卖石材转向卖钢琴,在原本废弃矿坑上“种”出了钢琴众创园、“种”出了千亩良田,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76万元,还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0个入选村之一。

在湖州,当前类似东衡村这样产村融合发展的村庄不断涌现,串联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5G时代,数字乡村建设让乡村振兴工作插上了数字化翅膀。湖州成为全国唯一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全覆盖的地级市。

据2019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显示,湖州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安吉余村、鲁家村,德清五四村和长兴八都岕还被写入了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

03

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民更富

在全国首创基于“三权分置”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率先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业经营性项目“标准地”做法,已落实用地404亩……

早在2010年,湖州就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唯一的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承担多项“国字号”“省字头”改革试点任务。

农村改革,激发了湖州乡村振兴新动能,也让当地群众的腰包更鼓。近几年,湖州农民收入节节攀升,湖州也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今年,湖州谋划启动了第五轮“三年强村计划”,力争到2022年底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欠发达村。

与此同时,湖州持续开展农业“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工作,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去年,湖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378万人次、业务收入71.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65.6亿元。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农民就地城镇化、乡村就地现代化、农业就地产业化的生态旅游富民‘湖州之路’。”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乡旅处副处长蒋忠华说。

台州启示

“湖州路径”,台州能学什么?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湖州市2019年乡村振兴指数显示,湖州乡村振兴发展总指数分值达93.39分,47个指标中有32个已提前实现目标,预测到2022年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前13年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目标任务。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当前,台州乡村振兴战正酣。对标湖州,当地把“产村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主要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产村融合”的乡村振兴“湖州路径”。从中,台州能学什么呢?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

改革引领

在全国率先完成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33项制度全部并轨,成立全国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出台全国首个市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规范》……从表象上看,湖州吃得是生态红利,但实际上改革贯穿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

变则通,通则久。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台州不缺乏改革的勇气。台州乡村振兴工作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民增收等重点内容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发展红利。

政策扶持

乡村振兴工作要做好,离不开政府政策扶持。湖州出台了《湖州市强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湖州市乡村治理示范村认定暂行办法(试行)》《湖州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保障。当前,台州要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要素保障等重点领域,出台一批重点政策,构建一个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产业发展

在安吉采访时,客栈老板胡斌的一席话很有意思。他说:“集市集市,集中起来才有市场。民宿客栈多,各家就会拼服务质量,都会得到提升。”胡斌的话,实质是反映了产业的集聚效应。湖州农业产业做得相当不错,水产养殖更是突破了100亿元大关。台州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是关键,要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布局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农产品冷链仓储设施等重大项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作者:朱小兵 管杏琴 何赛 颜静 雒溢凡 陶子骞 陈亚妮

原标题:《【问道长三角·湖州篇①】从卖资源到卖风景,湖州如何向改革要红利?》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