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相濡以沫一家人

2020-11-24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图为孙富清和老伴格桑。本网记者 次仁片多 摄

人物简介:

孙富清,男,汉族,河南省长葛县人,1929年出生。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1949年1月调入第二野战军52师154团政治部工作。1950年四川解放后,从雅安进军西藏。1952年进驻日喀则亚东修路、盖仓库、建营房,直到1955年。1957年底赴西藏公学(现西藏民族大学)学习,1959年回西藏参加平息叛乱,后被组织安排到樟木口岸工作至1982年退休。现和老伴格桑定居成都。

1948年,19岁的我在河南长葛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后来调入第二野战军52师154团政治部工作。1950年,部队完成解放四川的任务后,便开始向西藏进发。

西藏和平解放后,我们随部队到日喀则亚东修公路、盖仓库、建营房,保障群众的粮食供应。在亚东的3年里,西藏淳朴的民俗民风,让我如沐春风,不仅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那里找到了我的爱情,组成了民族团结家庭。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各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更好地融入西藏发展,参与西藏建设,部队组织我们部分同志到日喀则学习藏文。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妻子格桑。

初识格桑时,她只会说一点汉语,我俩的交流基本靠手势。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感情,相反,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两颗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相处半年后,1956年底,我和格桑准备结婚。对于格桑这样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内地、不了解汉族文化的年轻姑娘,愿意把自己的心交付给从内地进藏工作的我,我想我更应该付出自己的真情对她好。

婚后,我和格桑同时被组织安排到昂仁县工作。工作中,有很多次我都被藏族群众的善良所感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从昂仁县骑马到拉孜县送电报,藏族群众收留我的事。当时,从昂仁县骑马到拉孜县路途需要两天时间,晚上只能借宿在沿途的藏族群众家里。在我借宿期间,他们把家里所剩不多的糌粑拿给我吃,还为我打酥油茶。一路的疲劳、饥饿、寒冷,都被他们的温暖代替了。我用仅会的几句藏语加上手势跟他们交流。夜深了,他们让我睡在屋子里,而他们自己去外面睡。“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群众受苦,你们能让我留宿就已经非常感谢了。”我被他们朴实的感情深深感动了,并坚持自己睡在屋外的棚子里。

正是因为跟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和格桑放弃了调回内地的机会,选择了继续留在西藏。直到退休后,我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留在拉萨,于是,格桑便跟我一起定居成都。

虽然我和格桑民族不同、习惯不同,但我们一辈子相濡以沫,相知、相惜、相伴到了耄耋之年。现在,我们的四个子女都有各自的事业,也都组成了民族团结家庭。

我相信通过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合作、不懈努力、共同奋斗,西藏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次仁片多 索朗琼珠 唐启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