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屋脊之上,千年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2020-11-24 18: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诗经》开始,“小康”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

西藏,这片约占中国总面积八分之一的土地,曾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019年底,在高原各族儿女不懈奋斗下,西藏全区7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

世界屋脊之上,幸福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全面小康梦想正照进现实。

易地搬迁,搬进幸福小康家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生存条件严酷。当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就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在西藏曲水县达嘎乡境内,坐落着一个靠易地搬迁搬出幸福生活的村庄——三有村。“有房子、有产业、有健康”是三有村名字的含义,更是村民们对小康生活的期望。

走进三有村,一排排藏式楼房错落有致。村民家中,彩电、冰箱一应俱全。

曲水县达嘎乡三有村全貌。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村民达薛过去住在“下雨漏雨、刮风进风”的土坯房。现在,全家搬进160多平方米的新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打。

“田地都在山坡上,种不出什么青稞,没法养活一家人。”回忆起之前的生活,达薛说。

2016年7月,达嘎乡、曲水镇、茶巴拉乡的184户712名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家,成为西藏首批易地扶贫搬迁受益者。

借助国家扶贫攻坚一揽子优惠政策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群众只需离开山沟就能换一种更好的方式生活。

刚入住搬迁点时,很多村民在老家还有田地和牧场要照料,经常跑回老房子。“习惯了放牧、种地,刚住进新房,不知道靠什么养活一家人。”村民巴桑次仁说。

面对村民们的困扰,村委会通过思想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开设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以技能培训为主线,开展就业培训,助推适龄劳动者紧跟现代化就业步伐。”达嘎乡驻三有村工作队队长央宗告诉记者。

“通过参加培训,我学会了汽车驾驶,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还不错。”巴桑次仁笑着说。

如今的三有村,将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已与贫困告别,迎来新发展。

“有人说高海拔的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中国共产党不仅让这里的人居住下来了,还建设了美好的家园。”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这样说。

安居乃小康生活之基,易地搬迁的成效也考量着一个地方啃下脱贫攻坚这一硬骨头的实力。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60多个,26.6万名贫困群众乔迁新居。

一栋栋藏式新房,一条条宽敞街道,见证着易地搬迁对于百姓奔小康的“跨越式”助力。挪穷窝、换旧业,雪域高原上,老百姓正拥抱新生活。

绿水青山,撑起生态小康梦

今年9月13日,察隅县察瓦龙乡目巴村里分外热闹,这里正在举行目巴村驿站项目第四次集体经济分红仪式,全村15户村民领到分红52028元,户均3400余元。

目巴村是穿越滇藏通道的必经之路,每年经过这条线路的国内外游客达5万人之多。由于没有产业项目,面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曾经的目巴村是“守着金山过着穷日子。”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经多方部署,最终确定将建设旅游产业作为目巴村的扶贫项目,打造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驿站。

思路对了,产业活了,百姓乐了。

“目巴驿站建成之后,人人都想追求高质量的美好生活。”48岁的郑迪参与驿站项目前,每年就靠收两次青稞和小麦,收入很低。“2017年,我还用村集体经济分红的钱,贷款买了第一辆车,搞起了运输。”

截至日前,该项目已完成四次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发放工作,累计发放分红207548元,惠及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人。

依托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林下资源,高原上的百姓们正捧起旅游“金饭碗”。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新的课题摆在百姓面前:“旅游饭”怎样“吃得久”?何以“吃得好”?

西藏发展靠旅游,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底本。

一路向西,来到鲁朗镇,秋日午后,72岁高龄的平措大叔在自家民宿里忙活。

平措大叔的家庭旅馆。 人民网记者 孙竞 摄

扎西岗村平措家庭旅馆位于鲁朗镇,这个拥有112户家庭旅馆的“东方瑞士”,昔日却以贩卖木材为生。追求一时经济增长的结果是森林面积锐减,随着林木减少,鲁朗的经济也陷入困境。

1998年,西藏自治区对林区全面实施禁伐,通过发放生态补偿金的形式鼓励大家多种树,“木头财政”开始淡出这个藏东南小镇。

禁伐以来,鲁朗镇积极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倡导生态经济。无数像平措大叔一样靠林吃林的农牧民走上了生态旅游发展经济的道路。

“过去我们是伐木养家,现在是吃‘生态饭’,‘饭碗’要端牢,得靠咱自己保护。”平措大叔告诉记者,“去年,民宿生意给全家带来60万收入呢。”

“旅游饭”能“吃得好”,还得走出一条符合高原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

西藏自治区南部,林芝市下辖,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聚集地——波密县。

2015年,《中国国家地理》将这里认定为“最美冰川之乡”。记者来到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米堆冰川的时候,远处的冰川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还未到国庆长假,游客已络绎不绝。

据波密县玉普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学位介绍,2019年,米堆冰川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20428人次,门票收入达到433.54万元,米堆村全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74.84元。

可观的收入离不开因地制宜的产业模式。2019年2月,米堆村全村51户农户户均出资2.96万元,共计集资150.96万元以持股50%比例同西藏宏绩集团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合作经营旅游观光车扶贫项目。

王学位告诉记者,2019年,米堆旅游观光车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车票直接创收438万元。除此之外,马帮文化作为米堆冰川的旅游项目之一,全村250匹马全部整合规范入股参与马帮运营,通过提供牵马服务获得劳动报酬,2019年,马帮运营收入达260余万元,带动户均年增收5万元。

“扎西德勒,欢迎来西藏!”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总会这样欢迎八方来客。据统计,2019年西藏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012.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9.28亿元。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西藏GDP达838.38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正是不断壮大的旅游业。

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高原百姓见证着家乡经济稳步发展的新形势,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

守边护国,建好边境小康村

“这是10年前我们家的模样,这是女儿旅游时拍的照片……”次仁顿珠指着照片介绍到,48岁的次仁顿珠生活在被称为“边境第一村”的吉汝村,相框的照片记录着他家近年来生活发生的变化。

边境村越建越好,游客们慕名而来。“县上正在规划旅游业发展,到那时,产业兴旺起来,村民收入也会增加。”村支书普布索朗说。

2018年,西藏自治区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境群众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给21个边境县中的628个边境村,带来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从日喀则市亚东县城出发,沿204省道疾行,进入堆纳乡。白玛顿珠所在的古汝村就在堆纳乡,这里平均海拔4600米,与不丹接壤,全村428人。

古汝村民居外景。人民网记者 陈曦 摄

白玛顿珠今年30岁,已经是村劳务输出协会的理事长,他还经营着挖掘机、装载机、货车生意,年收入约50万元。

“在白玛顿珠的带动下,大家都想发家致富。”村主任拉巴次旺告诉记者,除了每年每人6000元的边境补贴,村民大都入股了村里的岗巴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每户还有六七千元收入。

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聚焦“水电路网、教科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边境地区道路通达率和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西藏4000多公里的边境一线,柏油公路、电网、宽带等通村进户,学校、医院、文化广场等产业纷纷落地。

提起家乡的变化,边境村的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我们村2017年6月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一定守好、建好祖国边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吉隆县吉隆镇玛嘎村村支部书记多吉索嘉告诉记者。

根据规划,到2020年,西藏628个边境村将全部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富裕文明小康村。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人人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对口援藏 同心铸就小康路

在拉萨北京中学的机器人工作室里,援藏教师姬广辉正指导4名学生完善作品,备战全国机器人大赛。

拉萨北京中学是一所新增援藏学校,4名来自北京四中、北京八中的管理团队成员,分别担任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与教务处主任。针对西藏学校科技教育起步较晚的情况,团队争取到33万元经费和企业赞助的器材,开设了机器人选修课。

距拉萨北京中学不远的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京藏宏志班”学生也在埋头苦读。

已经援藏一年余的化学老师苗苗,孩子才只有3岁。谈起援藏,她说:“舍小家为大家,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

“在来拉萨之前听说这里教育相对薄弱,数学考试满分150分,学生平均成绩不到40分。”曹建霞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2017年8月,她主动申请来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成为初三6班数学教师和初三数学备课组长。

在教育援藏团队的努力下,2020年高考,两校上线率均超过99%,本科率达到80%,“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成效显著。

今年9月,13岁的藏族男孩扎西,因胃疼一周无缓解,被家人送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医生判断,扎西需要电子胃镜明确病因。

在此之前,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并不具备消化内镜及相关技术的医生,患儿只能保守治疗或转到内地医院。今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医疗队32名队员抵达雪域高原,其中包括首都儿研所消化内科医生郝建云。

9月3日下午3时半许,扎西被推进消化内镜室,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首例电子胃镜检查正式开始。

患儿在接受胃镜检查。(院方供图)

经过手术,小扎西恢复健康,儿科电子胃镜检查的成功,也让西藏自治区儿科领域医疗救助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17个对口援藏省市先后选派1676名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505名“支教计划”教师,各对口高校选派出312名援藏干部和教师进藏,帮助西藏建立起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从内地选派5批841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队伍,助力提升西藏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1994年,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历程正式开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援藏干部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舍小家、顾大家,为西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谱写一段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如今,从羌塘草原到雅砻河谷,从象雄故里到藏东明珠,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西藏人民脸上的幸福笑容。

“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憧憬,在世界屋脊之上,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亲近。(记者:刘红 袁泉 雷阳 陈曦 孙竞 吴雨仁 车柯蒙 陈博文 次仁罗布 郝洁)

来源: 人民网 作者:刘红 袁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