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建“康养之城” 打造“和谐宜居”的文明普洱

2020-11-24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行走在普洱大街小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幢幢独具民族特色的楼房,让人耳目一新;畅游公园湖畔,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绚丽多彩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品味城市细节,处处感受到治理新貌、时尚新意、文明新风。

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普洱带来的“美丽之变”。一直以来,普洱市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越气候条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坚持文明创建与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同推进,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康养之城建设推动和谐宜居城市发展。

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和谐宜居环境

鱼水小区是思茅区的老旧小区之一,长期存在环境脏乱差、停车无秩序等问题,这也成了小区居民的“心病”。2019年,鱼水小区被纳入了思茅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并于2020年6月启动改造。如今,走进鱼水小区,干净整洁的地面、精致美观的文化宣传栏,停车场、单车棚、充电桩、太阳能路灯、小凉亭及各种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小区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卫生干净了、公共设施完善了,我们住得更舒服了。”小区80岁的冯奶奶感慨地说,是老旧小区改造成就了鱼水小区今天的美好。

在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普洱市兼顾面子与里子,既解决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的问题,又补齐小区绿化、公共休闲场所、停车设施、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短板,让居民生活更便利、舒适,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城市如人,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拥堵等各类难点、痛点,时刻考量着这个“有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对此,普洱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把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管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形成了北部行政办公、南部休闲度假、东部文化教育、西部物流通道、中部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格局。同时,围绕建设舒适城市环境,推进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

2018年以来,改造主次干道3条,打通断头路、瓶颈路20条22.95公里,优化城市微循环路网12.6公里,打造便捷城市交通;改造老旧小区204个,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1公里,提升15条城市干道和360个小区雨污排水管网,建成绿地等海绵体5.36平方公里,建城区可渗透地面超过40%,人均绿化面积达12.02平方米。对破损城市道路、城市绿化进行修补,对城市古建筑、老建筑及茶马古道原址进行修复,有效保护城市名木古树及文化街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进数字普洱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建成“普洱城市大脑”,加快普洱数据湖产业园项目建设。升级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安装交通监控视频系统6000余个,启用智能泊车系统和停车位3400个。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设立城管共享视频监控,启用“普洱创文智慧平台”小程序,城市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提升人居环境 建设和谐宜居家园

沿着穿城而过的思茅河一路北行,一幅水清岸绿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长廊、流水、花香、鸟鸣……成为许多市民散步必选路线。“真没想到,短短三四年时间思茅河就发生了这么大变化!”家住思茅区白云和园小区的李坤经常到滨河路散步,这几年思茅河的改变她看在眼里。过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思茅河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让这条“母亲河”一度变成了臭水沟。2015年3月,思茅河主河道及八条支流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通过治污截污、旧城改造、休闲空间打造,思茅河彻底旧貌换新颜,成为展示城市品位、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的绿色走廊。

创建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更是要把这座城市扮靓扮美,为群众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家园。普洱市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推进湿地恢复、河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统筹水体、湿地、绿化、栈道等景观,把五湖湿地公园打造成西南地区山地森林涵养湿地公园的典范。建成普洱国家公园和14个自然保护区,森林质量进一步提升。

同时,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人居环境提升,在脱贫攻坚地区注重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健康卫生饮食、自觉遵规守法“五大习惯”养成;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7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日常行为习惯。坚持文明创建与美丽建设相结合,创建“最美丽州市”,3个县入选全省第一批“美丽县城”,创建省级“特色小镇”1个,建设美丽宜居乡村755个。

发展绿色经济 共享和谐宜居生活

绿色是普洱的自然本色、生命底色、发展特色。一直以来,普洱市加快发展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绿色经济为主流、绿色产业为主导、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经济,建成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基地,绿色GDP占比达94%。坚持举办绿色发展论坛,成立绿色经济研究院,启动GEP自主套算,形成绿色检察、有机农业等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全力打造“养在普洱”新品牌,重点推进茶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康养运动旅游、北回归线文化旅游、“两山”生态旅游5大发展极,建成一批半山酒店、户外运动品牌和特色旅游小镇,大滇西旅游环线上最适宜的“健康养生之地”和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形成。引进融创、同景、九泽、华侨城等一批知名企业,建设集高端教育、康养、医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康养新区和标杆性项目。普洱端午百草根节、普洱大三铁、山地马拉松等体旅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9年,普洱市被批准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4个县(区)、9家单位、1个镇被确定为全国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创建中国森林康养之家2户。初步形成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构建了多点支撑、多元发力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绿色发展同样成为普洱市民的共识和价值追求。全市创建绿色学校53所、绿色社区11个、环境教育基地2个,城市公交实现绿色化改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来 源 | 普洱日报

编 辑 | 李颜 李玲玉

监 审 | 潘蓉

原标题:《创建“康养之城” 打造“和谐宜居”的文明普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