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脱贫故事】李兴桃: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改写人生

2020-11-24 17: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叫李兴桃,今年61岁,是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兴姜村的村民,也是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

李兴桃和他的养猪场

回想起当初,由于家庭人口多,负担很重。在家务农就是种些苞谷和水稻,一年到头产的粮食还不够自家人吃,有时候算算账,非但没有赚钱,还亏了些许。我才发现在这山窝窝里搞传统种植只会越来穷,生活不会有好转,日子也没有盼头。

我前思后想,最后决定外出务工。

最开始我在山西做隧道施工工人,属于高空作业,很不安全,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工作时常常提心吊胆,就怕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没了依靠怎么活。干了没多久,我就毅然辞职了,工作钱多钱少还是次要,主要是能学门手艺,安稳踏实。

李兴桃正在喂猪

2012年,我又到福建漳州谋出路,在一家养猪场打工。一开始工作相当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收入很微薄,每个月仅有四五百元的工资,仅够自己糊口。但在工作期间,我观察到养猪产业有发展前景,只要管理得当,有技术保障,就不会亏。

我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会养猪技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才会改变。虽然我已年近半百,但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天天和猪打交道,甚至把行李搬到养猪场直接住了下来。

猪的体温变化,能繁母猪怀孕怎么管护,产后怎么回复,猪崽如何喂养,育肥猪如何催肥,各种饲料的配比……我每天认真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养殖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技术员请教。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生猪养殖技术,为自己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了,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我不甘心,我不愿意一辈子都当贫困户。也是那一年,我回乡探亲,想看看家乡有没有适合搞养殖的地方。

回乡后恰逢当地政府号召有技术的贫困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村里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也时常到家里做动员工作。

我看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看到家乡喜人的变化,看到驻村干部们鼓励的眼神,我决定响应号召,返乡创业,并用积蓄建起了养殖场。虽然规模不大,猪也不多,但这是为自己奋斗,我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由于管理到位,我饲养的生猪长势较好,一年时间就从10头繁殖到20头,到2015年底增至50头并全部成功出栏销售,纯利润赚了3万多元,也是那一年我成功实现脱贫。

养猪致富了,李兴桃两口子脸上堆满笑容

生猪养殖让我尝到了甜头,也让我相信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改写人生。通过努力,我的养猪场逐年扩大,猪最多时达到100头左右。我知道只有自己发展成功了,才能让乡亲们跟着我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光我致富不算富,要带动大家致富才是真正的富。

我把这些年总结的养猪技术传给村里其他贫困户,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教。现在我们大田坝组已经有11户农户跟着我一起发展生猪养殖,平均每户发展了10至20头,经济收入有了保障,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日子也有来越有盼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整理)

来源: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监制:文静

原标题:《【我的脱贫故事】李兴桃: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改写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