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的生活就像这柿子一样红红火火”

2020-11-25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旅顺口区袁家沟村

我们生活像柿子一样红红火火

01

袁家沟村村级道路整洁干净。曹丹摄

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袁家沟村,村庄三面环山,背靠大海,山海相映,风景秀美。11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时,初冬暖阳下,七八位村民正在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练习广场舞,说起袁家沟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村民们都说:我们袁家沟村担得起这份荣誉。记者漫步在袁家沟村,一排排住宅宽敞明亮,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变美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

打造“精品文明村庄”的金名片——

袁家沟村牢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扎实推进村级经济社会生活全面发展。

走特色产业强村之路

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实现强村富民。驻村第一书记于洋告诉记者,袁家沟村在统一规划基础上,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增加村民收入为导向,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强村之路。

村里规划了千亩樱桃园、百亩葡萄园,成立了200户农户参加的大连春园水果专业合作社,投资130万元兴建完成北片樱桃园区地下管网灌溉工程和南岭樱桃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修建了近2公里的北片樱桃园区主要作业道路,建设高标准卫生间2处,休闲复古凉亭2处,极大提升了樱桃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档次。

袁家沟村将大樱桃和葡萄注册了无公害绿色水果,打造出“袁家沟”水果品牌。同时,袁家沟村委会还鼓励和扶持村民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千余亩果园发展第三产业,先后推出了农(渔)家乐、大樱桃自采园等特色旅游项目。

截至目前,袁家沟村已发展农(渔)家乐10家,大樱桃自采园16个。村副书记袁洪东告诉记者,特色农业不仅成为袁家沟村的标志性产业,也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走美丽乡村之路

在74岁村民孙爱香家的“美丽庭院”里,孙爱香正在挖储存萝卜、白菜的地窖,白菜萝卜都是左邻右舍送的。在枝头挂满红彤彤柿子的树下,孙爱香乐呵呵地说:“我们的生活就像这柿子一样红红火火,不但村美了,每个村民的心更美。”

袁家沟村“两委”班子围绕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带领全体村民加快村庄改造的步伐,加大村庄“六化”工作力度,努力提升村庄品位。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对本村的房屋进行统一改造,换瓦、换窗、上保温板、刷涂料,房屋改造无论是从外观上还是从室内的保温效果上,无不为百姓考虑得细致周到。村委会还以村中心公路金宝路为主线,投资175万元对全村改造后的房屋和墙体进行统一粉刷和美化。

截至目前,民居改造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改造住房230套,翻建36套。累计投入资金610多万元,硬化主路4公里、主要街路4.4公里、巷路2.6公里。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已铺设完毕的3.2公里柏油马路两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栽种各种花卉树木5000余株,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园林式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走精神文明村之路

在与村委会百米之遥的村文化广场上,村民告诉记者:每到傍晚时分,村民们都会结队来到广场上一展舞姿,每年村里还会举办消夏晚会和全民健身徒步大会等活动,大家喜欢得不得了。

袁家沟村强化优化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村民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阵地,极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村民自身素质。同时,袁家沟村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进程,增加工作透明度。坚持财务、村务每季度公开一次,村重大投资项目均需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率100%。注重关心关爱老年人,组织全体老年人到旅顺著名旅游景点参观游玩,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光荣传统美德。

金普新区小莲泡村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01

小莲泡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兴建大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图片由大魏家街道提供

走进金普新区大魏家街道小莲泡村,整洁的街巷、宽敞的柏油马路和连片的蔬菜大棚,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都在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富足。

干部干出样子,群众有了奔头,展现美丽乡村新精彩

时间倒退十几年,这里曾经是有名的上访村和贫困村——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道路坑洼不平,农产品销售不畅,村民人心涣散。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敏伍,上任伊始就从改善全村农田基础设施入手,带领村“两委”班子下大力气改变全村面貌,对村里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先后整修开挖排水渠3800多米,筑建沙石硬化路4000多米,整治低洼地4000多亩,栽植优质树木1.4万多株,为2000多米的河套砌上防水墙,使村容村貌彻底改观,也把全村人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重新焕发活力的小莲泡村,把大樱桃和蔬菜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修建大型蔬菜育苗基地,发展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林成网、渠相同、路相连、桥涵闸相配套、PVC节水灌溉,一个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示范区已现雏形,并成为市政府确立的第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市“一村一品”示范村。

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收入,还有村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小莲泡村,“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去年,全村线上线下互动式采摘销售同比上涨20%,日单量近2000单,村民足不出户,优质农产品即可销往各地。村民们在农业生产观念上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绿色健康农产品,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追求。村蔬菜生产基地还设有农残快速检测室,检验员每天对基地和村民种植的菜品进行抽检,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如今,小莲泡村仅蔬菜种植一项年产值达2300余万元,同时年产大樱桃、鸭梨等优质水果5500吨,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7万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打造安居宜居乐居新农村

让小莲泡村真正成为全体村民安居宜居乐居的美丽家园,是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

在小莲泡村,两支志愿者队伍始终活跃在群众身边,其中一支叫“红管家”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主要由党员、村民组长等组成,承担着理论宣讲、卫生环保等8项服务任务,进行“分区划片、分屯包巷”,从为村民看门望锁,到不定期清理白色污染,“红管家”成为村民生活的好帮手。在“红管家”志愿服务队,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队员,曾经担任过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单景祥,村“两委”班子考虑他年事已高,专程上门劝说他退出服务队,但老人听了却坚决不同意。他说:如今全村人的生活今非昔比,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我只要能走能动,就一定要为大家做点事情。

另一支志愿服务队叫“土专家”服务队。在村“两委”组织下,村里各类农业技术能手通过“传帮带”,让更多的村民掌握农业新技术,同走致富路。冯简有带领群众种植火龙果,王敏星带领群众种植反季蔬菜。截至目前,小莲泡村的“土专家”已先后举办各类种植技术培训班12期,指导农民近千人次。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互助奉献成为小莲泡村全体村民崇尚的文明新风。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村干部、党员和普通村民踊跃报名担任志愿者,把自家的私家车无偿作为村里的“防疫服务流动车”,统一由村里调用,集中为村民销售农产品跑运输、为村民购买生活用品。

如今,每逢传统佳节,小莲泡村60周岁以上村民,都会领到米、面、油等福利品;80岁以上老人,每年还能领到1000元至一万元不等的福利补贴;身患重大疾病的村民可以获得补助资金;对特殊群体实施专项救助。村集体出资为多个贫困家庭修建、修缮房屋等。无论是哪位村民家有大事小情,村“两委”成员总是第一时间到场。村民们说:“我们小莲泡村是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这里生活充满了幸福感。”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许明、郑鸿

原标题:《“我们的生活就像这柿子一样红红火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