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李帮勇:守护好村民的“绿色银行”||王丽:精准扶贫圆我大学梦

2020-11-25 21: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守护好村民的“绿色银行”

兴义市七舍镇后河梁子茶叶基地负责人 李帮勇

夏茶采收结束,我并没有空闲下来,开始为眼前这800多亩茶园的管护忙碌起来。别小瞧了这小小的叶子,可是乡亲们的“绿色银行”,是乡亲们的“摇钱树”,增收致富过好日子还得靠它,所以我必须守好管好。

当地村民采茶

我1995年12月退伍回到家乡,先后在派出所、企业等工作过,2011年5月“转战”流转土地发展茶叶至今,多次被兴义军分区表彰为民兵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

作为一个退伍军人,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是我的初心。

2011年4月,我到七舍镇侠家米村以每亩每年30元的租金租下900亩荒山,涉及侠家米、三转湾、云堡、窝凼等6个组80多户3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多户120多人),租期为30年,现已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打造了“后河梁子无公害绿色茶叶基地”。

李邦勇在细研成品茶的质量

七舍茶叶品质是很独特的,我一定要保护好这种独特的茶质,我从来不用化学肥料,用的都是这种农家肥,否则茶叶就变味变质了。这是侠家米村民的“绿色银行”,我必须要守护好。

我成立了兴义市后河梁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33户。

合作社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优质茶产品为宗旨,以打造具有茶文化和企业特色茶叶品牌为目标,目前已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600亩,达到“引进一个新品种,熟化一项新技术,形成一个优势产业,创立一个知名品牌,致富一方群众”的目的。我已建成12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房一栋,生活区厂房一栋,茶园机耕道6000米,蓄水池26个,蓄粪池一个,供电设施一套,供水设施一套,购置茶叶加工生产线一条,初加工设备19台。

2013年,我注册了“冰山红翠”“高原云峰”“革上云香”“千枝艺叶”四个品牌,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负责鲜叶收购、加工与销售,以合同方式建立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确保群众增收脱贫。

我估算了一下,项目总投资可能要超过1000万元,全部建成后可直接带动200多户农民种植茶叶1000亩以上,仅茶叶收入一项,当地群众人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既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的,更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李邦勇(左一)查看茶苗枯死情况

如今,我的合作社成了当地人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的“绿色银行”。我的茶叶基地每年吸纳季节性务工1200多人(次),带动256人种植茶叶600多亩,为农户增收300多万元,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周军 整理)

精准扶贫圆我大学梦

贞丰县鲁容乡纳翁村村民 王丽

我叫王丽,家住贞丰县鲁容乡纳翁村,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测绘与科学技术专业,正在读研。

我第一次听到“精准扶贫”这个词是在2015年,那时我还是一名高三学生,老师说:“精准扶贫对象有1000块钱的补助”。于是,在这个机遇下,我与精准扶贫初次“碰面”。之后,我与它又有了无数次的接触,但是说实话,那时,我并不太了解精准扶贫的真正含义。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可是,父亲常年酗酒,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弟弟妹妹,大学学费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不想放弃读书的机会,又不愿家里四处举债。正当我苦恼之际,我听说,精准扶贫户的大学生凭借精准扶贫卡可以进行助学贷款,而且有了这张精准扶贫卡,在大学还可以享受补助。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带着精准扶贫卡走进了县教育局,出来时,我手上拿着贷款合同和贷款回执单。我很高兴,我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进入大学之后,我每年还能得到3800元的学费补助和1000元的生活补助,这些补助对我可谓是雪中送炭。靠着助学贷款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我顺利地完成了4年的本科学习生涯。

随着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我渐渐地对精准扶贫这项政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它已经渗透到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王丽的父亲(左)

2019年,父亲身体不适,多次住院,经过检查,父亲身患股骨头坏死重病,医药费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幸亏,有医疗保障,再加上贫困户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我们家只需支付一小部分医疗费。父亲连续两年住院治疗,国家给予了医疗报销累计14万余元。非常感谢政府的政策,才使得我们这个家庭没有因为疾病陷入新的、更加穷迫的困境。

过去,父亲常年饮酒、意志消沉,在帮扶干部的悉心疏导和帮助下,父亲渐渐戒掉酗酒的坏习惯,外出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家的生活逐渐变好。

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我们村的巨大变化。回家的路变平坦了,通往家门口的路不再泥泞,还装上了路灯;现在在村里,几乎看不见瓦房,房子修得很舒适,不漏雨不透风,每家每户通水通电通网,有厕所有厨房;在政府引导下,我们村还种上了成片的芒果,在得到租金的同时,村里人还可以参与果园种植与管理,收入不断增加,更有保障。

非常感谢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与支持,让我圆了“读书梦”,让我的家庭摆脱了贫困,也让我们村改头换面。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为了我的家乡努力奋斗,不负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鹏倩 整理)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邓忠胜 韦夏夏 实习生 王为杰

本期审稿:魏浩然

值班总编: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zgqxnw@163.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李帮勇:守护好村民的“绿色银行”||王丽:精准扶贫圆我大学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