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藏戏,感兴趣的请围观~

微阿坝
2020-11-27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藏族礼俗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今天,小编节选了由四川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阿坝州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的《藏族礼俗》一书部分章节,为大家展示藏族民俗风采......

(PS:教材主要以阿坝州藏族礼俗为素材编写,由于民风民俗、文化礼仪的区域性差异较大,难以面面俱到,仅对阿坝州藏族礼俗做概略介绍。)

文体礼俗篇 目录

1.藏戏

2.锅庄

3.祭祀舞蹈

4.白马舞蹈

5.民歌

6.体育竞技

藏戏的起源与形成

乌镇戏剧节演出 ⬆

藏戏,在一些汉文书籍和文章中又称藏剧,指产生并流传于藏族民间的传统戏剧。在一些研究性文章中,又常称之为藏族傩戏,因为这种戏剧带有傩的特征。藏戏的早期两大流派又以所戴面具的特征取名为白面具派和蓝面具派,所以也有将藏戏叫做“面具戏”的。而在藏民族中,普遍称之为“阿吉娜”,也有称“朗达”的。关于藏戏的起源,学术界说法很多,有起起源于石器时代、苯教、古老的民间歌舞、公元8世纪的桑耶寺“羌姆”等。任何一种艺术乃至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历史发端和萌芽过程。我们比较倾向于藏戏来历的多源之说。藏戏作为一门戏剧艺术,是由唱、韵、白、表、舞技等多元艺术构成的。此外,还有剧本、服饰、道具、器乐、舞台等。

藏戏来历的多源是由其本身多元决定的。藏戏是在古老的民间祭祀舞蹈、民间歌谣、传说故事以及后起的宗教神舞的基础上脱胎而出的。

藏戏的剧种与流派

藏戏面具⬆

藏戏的剧种绝大多数都是在白面具和蓝面具剧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剧种也随着该剧种的逐渐成熟而分出支系。白面具剧种中,有朗孜瓦派、塔荣派、扎西巴派、若捏嘎派、宾顿巴派和伦珠岗派;蓝面具剧种中,有觉木隆派、香巴派、迥巴派和江嘎尔派。在康巴藏戏剧种中,有康定藏戏、甘孜藏戏、巴塘藏戏和道孚藏戏等流派;在安多藏戏剧种中,有青海黄南藏戏、甘肃甘南藏戏、四川阿坝藏戏和四川色达藏戏等流派。在其它地区,除源于西藏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的藏戏剧种外,还有少数独创剧种,如德格藏戏和嘉绒藏戏。

藏戏的剧目

剧目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剧本的名称。剧本是戏剧成熟的又一主要标志。在藏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们根据传说、历史等社会因素编创了不少优秀剧目。其中最有名的为传统的八大剧目:《诺桑法王》《卓瓦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甲莎白莎(文成公主)》《朗萨雯波》《顿月顿珠》和《智美更登》。新剧目有西藏山南的乃东·泽当藏戏班子创编的 《甲鲁温巴》《德巴丹保》;西藏昌都藏戏团编创的《拉莱沛琼》《索朗多》《释迦十二行转》,四川德格藏戏团创编的《夏热巴》 《六长寿》等。以安多藏戏为例,仅新编的藏戏剧目就多达20余个。19世纪末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故事情节被编入藏戏之中,成为藏戏剧目后起的一个新气象。在安多藏戏中,仅新改编的格萨尔藏戏系列就有《赛马称王》《天界遗使》《阿德拉毛》《地狱救母》《霍岭大战》《达岭大战》《魔岭大战》《格萨尔的一生》《岭国七将士》九部。在嘉绒藏戏中,除传统剧目《阿米额尔东》外,还创编有《吉祥颂》《老夫与少妇》《猎人与野人》等。

安多藏戏

安多藏戏表演有开场戏、正戏、尾戏三个过程。开场戏包括煨桑敬神、领经师颂经文、击鼓、组织者讲剧和宣布场地纪律、三奏供养乐曲,然后进入正戏。尾戏主要是对演出表示祝贺、感谢观众光临、敬祝地方安泰。

角色分类有国王、大臣、僧侣、王妃、侍从、土兵、臣民、神仙、鬼怪、动物十类。

功法以腰功、腿功为基础。眼法视角色的身份和情结而定,以山为例、上等人视其顶,中等人视其腰,下等人视其足。手势有皈依三宝掌、祭祀掌、摆救掌、伏地掌、庄重掌、遮面掌以及莲花指法、撒花手、听旨手、持金刚手、抚顺指法、整装指法等。步法有乌鸦金刚步、锁步、跳步、缓步、士兵步、马步、碟步、十字步等。

藏戏《次仁拉姆》⬆

表演形式以唱、念、做为主,融舞蹈于表演中以烘托剧情,表现礼仪和群众场面。安多藏戏早期的唱腔单一,一出戏一首歌唱到结束,随着发展,广泛采用了民间不同的道歌调、喜庆调、悲歌、征服调、格萨尔唱腔唱等。舞蹈音乐也不断增多,开场落幕、演员出场、表演长途践涉和征战等均有间奏音乐。

早期无专门服装,后逐步改进完善,形成了体系,分寺庙服装、民间服装、汉族服装等。藏族王公贵族着本地豪华服饰,汉族君臣引进川剧服装。

道具分为吉祥用具、弓、马、兵器、法器、景物、生活用具等。

除形象特定面具外,人物按角色性格以油彩勾画造型,男性肤色偏黑,女性偏红。藏戏中,以黑色表现桀骜不驯、阴险残忍,白色表现心地善良,红色表现谋略智勇。

舞台布景从以传统的写意为主,发展到有大幕、天幕和耳幕,增添了表现生活场景的绿树、小山、亭台楼阁等,背景为布画山川河流、草原山寨等。

嘉绒藏戏

祭诵 开坛⬆

交接帕子⬆

嘉绒藏戏

嘉绒藏戏具备戏剧的要件,包括“吾它”(剧本)、“吾布勇陆斯”(表演形式)、“吾格日尔斯陆”(演出程式)、“吾布相陆斯”(表演手法)、“嘞陆斯”(唱腔)、“吾日嘎陆斯”(舞蹈)、“吾布先陆斯”(韵词)、“吾约陆斯”(念白)、“吾巴陆斯”(表演)、“吾则陆斯”(台步)、“吾木日陆斯”(武打)、“若莫”(伴奏)、“陆嘎尔约”(脸谱)、“拉格叉”(道具)、“吾叉伊陆斯”(服饰)、“唐嘎”(置景)、“陆嘎尔巴”(剧团)、“陆嘎哇”(演员)等。一场戏分为“吾木戈”(开场戏)、“吾日扎哇”(正戏)和“扎西学”(结尾)三个部分。

嘉绒藏戏演出之前,先由几名艺僧戏师念诵吉祥经,烧香奏乐,鸣枪后由一位戴“阿扎绕”面具的吉祥老人(全剧主持者)美言一番,甚至献上祝词后宣布开演,雄狮、猛虎、野牛、丑角陆续登场,开场戏后引出正戏,正戏毕后亦即尾戏。开场戏的主要内容是缅怀先祖英雄豪杰,赞美家乡锦绣河山;正戏内容多为光明战胜邪恶和劝人行善积德的故事,或反映当地的生产、生活习俗;尾戏的内容一般为祝愿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万事如意,并谢幕向观众致意。

嘉绒藏戏的表演有类似旦、净、丑角色行当,多男扮女装。表演的步态主要取材于当地民间的各类舞蹈和宗教神舞,步法有缓步、欢步、平步之分。缓步平稳如山,主要用于国王、年迈者等有成望和身份的角色;欢步如马奔驰,常为男性青年的步态;平步平静似水,多为女性角色的步态。服饰按人物身份区分,但剧中的主角与动物则需头戴面具。武打设计主要取材于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其器械有弓、剑、刀、矛、盾、棍、枪等,表演技法有“九持”“六功”“七情六欲”等。唱腔根据当地山歌、民谣、说唱曲艺等编排,其正面人物的唱腔清脆明亮,反面人物的唱腔浑厚粗哑,群体配角的帮腔委婉圆润;调式多为F、G、C、D等,板式多为散板。伴奏乐器由藏族民间的打击乐、吹管乐和弦索乐组成,并糅合了蟒简号、蒙古族的长号以及汉民族的“三当七”(组锣)等。其演奏技巧为:打击乐——单击、轻击、重击、滚击等;吹管乐——循环换气,颤音、喉音等;弦索乐——挑、弹、指揉等。音乐乐曲分为开场曲、间隙曲、气氛音乐,鼓钹经等,其中鼓钹经贯串全剧。

(PS:教材主要以阿坝州藏族礼俗为素材编写,由于民风民俗、文化礼仪的区域性差异较大,难以面面俱到,仅对阿坝州藏族礼俗做概略介绍。)

未完待续

.....

原标题:《藏戏,感兴趣的请围观~》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