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厚植教育沃土 书写教育发展的时代篇章——安顺“十三五”以来教育发展综述

安顺发布
2020-11-30 11: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十三五”以来,安顺市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教育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已有5.25万人,比2015年多0.27万人;共有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761所,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36所已全部建设;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5%,全市控辍保学动态清零……一组组数字浓缩着教育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一个个成果更是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强基固体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走进普定县第五小学,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整齐的绿化带、宽敞明亮的教室、拔地而起的教学楼、绿茵茵的田径场、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

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查阅书籍

在2016年之前,普定县第五小学只有两栋低矮的教学楼,同学们的活动场地也仅仅在狭窄的水泥地。2016年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开始实施改扩建项目,校舍面积从原来800平方扩建到现到的2000平方,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以前老师都是用黑板和粉笔,现在都是信息化设备。以前我们都是自己打饭去教室挤着吃,现在可以在干净整洁的食堂坐着吃。”普定县第五小学六年级学生刘芳圆回忆道。可以说在这里读了六年的刘芳圆见证了近些年学校的发展和变化,这几年,学校为了提高课堂成效,专门引进了一些设备,老师们从用板书上课变成了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体会到丰富的课堂效果。同时,学校还给学生们设置了乒乓球台、羽毛球等体育设施,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我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高中阶段学校655所,建设总规模3598499平方米,总投资653633万元

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普定县第五小学改造只是安顺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以来,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地教育环境,我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高中阶段学校655所,建设总规模3598499平方米,总投资653633万元。2020年新建、续建教育工程项目241个,单体540个,投入资金113680万元,建设面积1044581平方米。其中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36所(其中幼儿园12所、小学16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已全部建设。

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36所

除了整体的硬件设施,学校辅助教学的其他配套建设也有所提升。目前,教育信息化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100%全覆盖,网络带宽速率平均达200M。优质资源“班班通”交互式白板教室9396间,互动录播教室320个,智慧教室44间。

目前,我市教育信息化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100%全覆盖

新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这些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向学之心更加坚定。

重教尊师 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历史备课组长滕文明就是2015年我市通过高校引进的。

安顺市教育专家脱贫攻坚特攻队送教送培到紫云大营镇

5年来,滕老师在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关心下,结合自身经验,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历史学科的优秀教师。今年9月,滕文明老师代表贵州省参加第五届中国好教育“同课异构”全国冠军总决赛中荣获历史学科一等奖。

“在一中上班以来,学校实施‘老带新’举措,给我安排了两位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我,让我在教学业务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学校也经常外派我们年轻教师去参加各种培训,去观摩全省教师大赛。”除了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作为老师,滕文明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变得活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在安顺第一高级中学,还有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人才引进的曹雪蓉。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她成为了学校优质骨干老师。在2019全市优质课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好成绩。

2020年我市通过特岗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543名,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五年来,我市严把教师入口关,不断壮大名师队伍。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1个,省级名校(园)长工作室1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0个,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15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1个。培养贵州省特级教师87名,省级教学名师39名,省级骨干教师263名,省级乡村名师150名(其中省级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14名),市级教学名师120名,市级名班主任10名,市级骨干教师1370名,市级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48名,市级乡村名师99名,市级乡村骨干教师68名,市级“教坛新秀”800名。

新鲜血液不断补充,教师队伍持续壮大,为我市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 我市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结构。2020年我市通过特岗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543名。实施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市级培训。2016年以来,对全市97858人次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18724人次,省级培训1876人次,市级培训77258人次。实施好“三区”支教、市直支教工程,选派119名教师参加“三区”支教,选派22名市直学校教师参加全职支教、76名教师参加兼职支教。

统筹协调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现在我们不用特意把孩子送到县城、乡镇读书,村里的学校发展越来越好,也可以满足孩子上学需要。”关岭自治县岗乌镇纳磨村的杨山的孩子就是在村里纳卜小学读书,说起村中教育环境的改善,杨山非常欣慰开心。

关岭纳磨村纳卜小学学生在食堂排队就餐

“上学难、上好学更难。”“农村小孩想上个好学校,要跑到城里。”一直以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曾严重制约了我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步伐。

关岭自治县开展控辍保学宣传活动

“十三五”时期,我市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划片、免试”入学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大班额”和“上好学”的问题。坚持义务教育全覆盖,着力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01万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01万人,比2015年多1.88万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5%,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内基本均衡。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5.25万人,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6年的42.88%上升至2020年的45.53%。

安顺职业学校“特色社团”:礼仪队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向纵深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形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民办教育等结构完整、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好学校”遍布百姓家门口,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扶贫扶智 教育保障取得新实绩

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扶贫工程。

在紫云自治县火花镇纳磨村,随着教育保障政策的逐年宣传和递进,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在校就读,没有一个辍学学生,在村里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西秀区启新学校

与此同时,在西秀区移民搬迁点,搬进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搬迁群众李发江也很高兴,“我们一家从小山村搬到彩虹社区后,孙女的上学问题也解决了。”小区的配套学校启新学校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李发江孙女再也不用每天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

“让孩子们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再也不要出现因拿不出学费放弃上学或中途辍学的事件……”这些来自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早期愿望已经变成现实。

彩虹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生正在上美术课

截止今年6月底,省挂牌督战的4个扶贫搬迁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项目已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36所(其中幼儿园12所、小学16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已全部建设,共投入资金9.66亿元,新增校舍建设面积26.27万平方米,新增运动场面积13.5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3775个,配备教职工1753人。

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正在上课

截止9月底,我市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6万人次,资助资金2.4亿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8.9万人次,资助资金1.6亿元。

截止目前,我市市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记者 罗野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厚植教育沃土 书写教育发展的时代篇章——安顺“十三五”以来教育发展综述》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