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广东丰顺这场赴圩节遍地“黄金”人从众!你那里有圩日吗?

2020-12-01 15: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1月29日,由梅州日报社、梅州市交通运输局、黄金镇人民政府主办,梅州市委政法委、梅州市公安局、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梅州市扶贫工作局、梅州市民政局、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客乡情旅行社联合协办,广东春天汽车集团全程冠名的2020赴圩节·丰顺黄金暨广东高速车主节在丰顺县黄金镇举行。

摩肩接踵的圩市,琳琅满目的山货,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黄金圩重现圩日盛况。

古圩焕发新气象

物聚人涌节味浓

上午9时30分,金狮起舞喜连连,锣鼓喧天响云霄,2020赴圩节·丰顺黄金暨广东高速车主节活动正式启动,瞬间点燃了圩日气氛,古圩随之“沸腾”起来。冬日暖阳照射着丰良河两岸,黄金大地一片金灿灿。台上歌舞欢腾,台下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番薯怎么卖?”“尝一尝金竹麦芽糖柚皮。”记者随着人流挤进黄金圩市,各摊位传来叫卖声、砍价声,不少摊位前还排起了长龙,市民游客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特产,市井烟火味十足。

说起黄金圩,据《丰顺县志》记载:“黄金圩建于清朝道光年间,逢农历三、六、九为圩日。1980年起,圩日改为逢公历3、6、9。”黄金圩还是全镇及潘田镇、留隍镇、大龙华镇、小胜镇、潮州市潮安区等地农副产品集散地。去年,黄金圩镇进行扩容提质建设,铺设约4.7公里的柏油路,严厉打击圩镇“六乱”行为,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今的黄金圩,沿江街、建新街、中兴街、金山街、金塘街、金华街、湖田街等7条街道纵横交错,逐步形成了商业区、行政区、农贸区、住宅区等功能齐全的新集镇。

“赴圩是客家人的传统风俗,以前盼着圩日买东西,周边乡镇的货物汇聚在黄金圩,今天的圩市很热闹,有以前过年赴圩的样子。”72岁村民彭新生一早便前来赴圩。“现在商铺、超市购物方便,孩子都不知什么是圩日,周末带着小孩来体验赴圩。”来自兴宁市的游客郭燕景说着,拎起手中的大袋小包向记者展示。“今天买了蜜饯柚子皮、黄金姜糖,带点黄金手信回去给亲友尝尝。”她说。

当天前来黄金镇探亲的潮州游客谢友华也闻讯前来“凑热闹”。“我好几年没来丰顺黄金,感觉变化不少,现在乡镇道路平坦通畅,当地好吃又好逛,很适合周末乡村游。”谢友华说。

“我们通过赴圩节活动到不同乡镇去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品尝各地美食,感受农村的发展变化。这次到黄金镇,当地群众热情又好客。”年逾古稀的颜佛华告诉记者,这是他和老伴参加的第11场赴圩节,下一场圩日活动也报了名。

▲众多本地和附近村民、梅州日报读者、市民、游客等纷纷前来“赴圩”,现场热闹非凡。

一村一品展风采

土特产成抢手货

“在赴圩节上展示的每一种农副产品我们都严格挑选过,保证产品的品质优良,让各位来宾品尝到真正的山货。”黄金镇党委书记刘震辉在开圩仪式上说。

记者逛了一圈圩节主会场,埔头角村橄榄、湖田村鸳鸯泉酒、光明村春盛、径双村石斛等“一村一品”扶贫产品展销两旺,产品契合市场,更展示了黄金特色。姜糖、石斛、橄榄等特产热卖,云片糕、油糍、糍子粄等特色美食成了抢手货。

光明村摊位展出非遗特产“春盛”,做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竹编产品吸引市民驻足选购。“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一个师傅编一对春盛需要十天时间。”村民刘稳山是村里的“竹编巧手”,他告诉记者,春盛是光明村的非遗产品,历史悠久,在客家和潮汕地区使用盛行,拜祖、庆生、婚嫁、添丁等喜庆日子都少不了它。

在赴圩节上,村民杨立青代表坑尾村带来了佛手蜂蜜、冬蜜、春蜜等土特产。心灵手巧的她还将蜂蜡加工制成纯天然蜂蜡唇膏、防冻霜、蜡烛等一系列蜂蜜衍生产品进行出售。“没想到我手工制作的唇膏这么受欢迎,不一会就卖了三十支左右。”杨立青欣喜地说。

中午时分,部分摊位货物售罄收摊。“村民早上6点就开始准备炸油糍,手工制作供不应求,800个油糍300多个萝卜丸都卖完了,准备收摊了。”湖田村党支部书记朱国旺说。“今天准备了100箱姜糖,上午一阵人潮就卖了一半,照这行情预计到晚上能全部卖光。”丰顺县黄金食品厂总经理刘勇刚告诉记者,圩市上除了“明星产品”黄金姜糖,还展出了蜜饯柚子皮、姜茶固体饮料等,每一样产品都很畅销。

▲现场人潮涌动,男女老少齐“赴圩”。

好戏连台惠民生

政企搭台获赞誉

晚上7时许,非遗文化惠民演出晚会拉开序幕。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一台汇聚汉剧、汉乐、舞蹈、相声、歌曲的视听文化盛宴。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记录下一个个出彩瞬间。“白天逛圩,晚上看戏,热闹又精彩,这个周末过得充实。”村民刘洁和乡亲们一早就相伴来到会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周边的村民还自带椅子前来“看大戏”。

“早上没空逛圩,看晚会顺便赴个‘尾圩’,过年想给家里添个大件,家电下乡款式多,价格又实惠,值得一逛。”在家电下乡摊位选购的村民杜先生说道。

至目前,“客都梅州赴圩节”已在全市11个乡镇顺利举行,活动凝聚人气、聚拢财气,搭建了推动梅州城乡工农互动、商贸文旅相融、产销畅通对接的平台,促进经济内循环,更得到各地群众、商家等的好评点赞。

“我们靠山吃山,村民养蜂、种植中草药,山里有靓货却藏在深闺无人知,‘赴圩节’提供平台,让我们展示山货,推销好物,提高产品知名度。”杨立青坦言道。“大山里不起眼的土特产,借助赴圩节的平台在市民游客面前亮相,通过媒体平台传播,让更多人认识我们的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广州市花都农业技术管理中心派驻黄金镇黄金村第一书记谢灼权说,农户在“家门口”推广销售农产品,增加经济收入,更提高了种植的积极性。

“黄金赴圩节客流量多,产品销售可观,现场小家电几乎售罄,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电也卖了不少。” 梅州晓记家电奥园店店长池女士说。携手相伴11场赴圩节活动,泉之乡相关负责人巫女士表示,借助客都梅州赴圩节的平台,提升泉之乡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黄金镇立足于资源禀赋,擦亮生态底色,绘制乡村发展蓝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文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党建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成绩,特别是脱贫攻坚领域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各村都发展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黄金镇镇长刘远辉认为,赴圩节活动为黄金镇推介农村特色产品提供了平台,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农民增收增效,通过赴圩节让更多外来游客游览黄金的秀美景色,感受坚真故里、秀美竹乡的魅力,更好地宣传和推介黄金镇。

▲民警向村民宣传平安之乡知识和防诈骗“招数”。

【花絮】

读者团体验非遗黄金姜糖制作

“姜糖好不好吃,关键在于熬糖,温度控制在135℃,师傅要一个多钟不停地搅拌糖锅,直到姜糖有光泽……”在黄金食品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金姜糖代表性传承人刘勇刚向本报读者团介绍传统手工姜糖制作流程。

现场不少读者粉丝还卷起袖口露一手。“熬糖需要很大力气,越到成型越难搅拌,种田的劲儿都使出来了。”读者张欢娥搅拌着热锅里的姜糖笑着说。

▲游客现场体验传统手工姜糖制作。

黄金姜糖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刘勇刚在上世纪90年代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手艺的薪火,成为黄金姜糖的“守艺人”。刘勇刚告诉记者,传统手工制作姜糖从碾生姜、榨姜汁、和面粉,到煮沸加糖、搅拌、冷却切条,再到包装成品,需要足足两天时间。“企业坚持守旧创新,2012年引进了现代化全自动生产设备,现在只要15分钟就能出品一盒黄金姜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刘勇刚介绍说。

据了解,2011年5月,“黄金可口姜糖”被列入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梅州日报记者 林玉莹

图:梅州日报记者 钟小丰

编辑:张晓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