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革命老区变了模样!看湖北黄冈市脱贫攻坚之路

2020-12-01 19: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巍巍大别山,横跨鄂豫皖。

大别山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黄冈作为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红安、罗田、英山、团风、麻城、蕲春等重点贫困县已全部“摘帽”,8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实现100.56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3年以来,黄冈大力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和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投入更多资源、措施更加精准,全力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等精准扶贫工程,坚定不移地兑现军令状和庄严承诺。

团风县团风镇罗瀖州村万亩麦田收割景象 周伟摄

01

“荒山”变“花海”,农民“变”富了

2016年9月,英山县温泉镇大垴寨村百亩山林资源被闲置,经济效益低下。

英山县温泉镇大垴寨村曾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村,虽坐拥1400亩丰富的山林资源,却因主导农产品马尾松生长周期长、经济价值低而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如何激活这一方沉寂的山林,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面对经济发展受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强的困境,有人主张继续发展传统农业,有人力主发展工业,还有人则提出发展旅游,村“两委”苦寻门路,仍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终于在2016年,盼来了希望的曙光。英山县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四季花海•旅居新镇项目,为贫困群众迎来了脱贫致富的转机。

2019年6月,湖北四季花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流转这片山林,打造四季花海“花千骨”景点,每年直接为农户人均年增收入3000余元。

“荒山”变“花海”,致富路更宽。昔日百余亩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芜山林,摇身一变成为了花团锦簇、游客纷至的花千谷景点。四季花海项目的入驻,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到景区务工就业、开办农家乐来创富增收,为村民脱贫致富拓宽了增收渠道。

村民周金姣是其中之一。因为家境贫困,十几年前她就与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不仅赚钱少,还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和孩子。三年前,她回到家乡,在四季花海景区当起了花农。“在家门口就业后,家里的地有人耕种,孩子有人照顾,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总体都很方便,心里很满足。”周金姣开心地说。

像周金姣一样的花农还有不少。以前他们更多地选择在外打工,如今,他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有的当花农,有的做导游,还有的开起了农家乐。

02

“丑小鸭”变“金凤凰”,农村“变”美了

平坦宽阔的公路、雕花护栏的清水塘、成行的花树、水墨宣传画、崭新的健身器材……红安县城关镇建中村,借精准扶贫春风,由昔日“丑小鸭”变成美丽的“金凤凰”。

红安县城关镇建忠村脱贫前后对比图

“过去村里田地荒芜,门前塘又脏又臭,塆前屋后垃圾成堆,全是土路,每逢下雨天,寸步难行。”村支书胡红光介绍,“如今,建中村的23个自然垸,栽花种草,塆塆通了公路,家家爱清洁,户户讲卫生,比勤劳,争上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建中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之家、服务大厅、村史馆、文化礼堂、图书室等,处处让人眼睛一亮。悠久的文化传承与现代的党建知识融为一体,展播形式新颖别致,引人驻足。村部新建文化广场3000㎡,是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以前的村部,是一个破旧漏水的小房子,如今摇身变为功能齐全、又富有文化内涵的党群服务中心,群众办事也更方便了。”老村支书韩用福感叹。

建中村原有贫困人口171户507人,是重点贫困村,2017年如期脱贫。2015年,红安县委在建中村开展了以精准脱贫、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试点,引爆了真脱贫快脱贫长期脱贫的引擎。

村办企业纱帽翅蔬菜大棚,为50多户贫困户提供月收入3000多元的就业岗位;位于建中村部南边的湖北乾康食品有限公司,带动村里劳动力就业28人,年收入近6万元。

“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有不错的收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作为新时代的新农民,倍感幸福”。村民吴隆财笑着说。

建中村脱胎换骨,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03

“粗种植”变“深加工”,产业“变”强了

2015年,湖北省军区扶贫工作队来到了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看到小寨社区因没有主导产业,产生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多次研讨,提出要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帮助小寨社区引进市场主体,投入资金修建菊花加工厂、打造菊花基地。

贫困户杨志华就是在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得到产业扶贫的支持,通过流转小寨菊园土地成立志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因父亲中风,家中又有两个孩子读书,生活过得十分拮据,2014年杨志华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改善家中生活,他一直在北京建筑工地打零工,但是因缺乏技术,收入也只够自己糊口。2017年为了更好照顾父亲,他选择回到家乡。正愁不知道做点什么的时候,恰逢省军区扶贫工作队支援小寨发展菊花产业,他便去了小寨菊园打工。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杨志华家于2019年顺利脱贫。今年在省军区扶贫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他顺利流转小寨菊园土地成立了志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打工仔”变身当地菊花种植大户。

“我坚持以‘绿色、环保、自然’为理念,科学配方施有机肥,白天用黄板粘虫子,晚上用太阳能灯杀虫子,物理的方法消除病虫害,尽量不打农药。”杨志华介绍,因为此前种植的菊花品质好,今年早早就与安徽的企业签订协议,菊花销路不愁。

今年,杨志华的菊花基地种植的1.6万盆观赏菊全部销售殆尽,还吸纳了20多名村民在此务工,人均增收5000余元。“有的村民学会种植技术后,自己在房前屋后也搞了承包地种植,现在小寨社区共有菊花500余亩,菊花已经成为了小寨的主导产业。”

乡亲们采摘菊花

“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小寨菊花产业做大做强,下一步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发展深加工,延伸菊花产业链。”杨志华对菊园发展满是憧憬。(周月婷 李绍伦 戚建军 江叔青)

来源:黄冈市扶贫办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革命老区变了模样!看湖北黄冈市脱贫攻坚之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