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散文】柴朝村的牛

2020-12-01 2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柴朝村的牛

于凌鹏

柴朝村的牛多得很,村路上、树下,拴着大小不等的五六头牛,或者十几头牛。湾朝的永刚家养的牛最多,足足有60多头呢。牛太多了,牛棚装不下,就拴在门口水泥路上的铁棍上,下雨也罢,刮风也罢,铁棍就是一座无形的牛圈,牛拴在铁棍上,缰绳就那么长,朝前走是一米,往后退也是一米,牛在铁棍固定的范围里活动,从不会低头翻过木栅栏,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里面,无可奈何地看着铁棍牵紧缰绳。

早晨,我还睡在被窝里,牛铃声就清脆地破窗而入了。我知道是那灵科家的牛,它们的脖子上挂着大铜铃,摇头或者摆尾,那铜铃就“叮当”响。柴朝村山大沟深,山连着山、峁套着峁,牛容易走失,挂上铜铃,既可以找到迷路的牛群,还可以惊吓狼虫虎豹,只要铜铃响,牛就丢不了。

生活在柴朝村,牛最发愁的是没法吃完这里所有的草:它的眼里是草、脚下是草,只要抬抬嘴,草就会主动伸进嘴里的。柴朝村的山野上草长得太猛了,你晚上看它们才一筷子高,隔了一个晚上,就能长到一米多高。这些茂盛的草不住地摇晃,诱得牛晚上睡不好觉,使劲吸着青草勃发的香气。

那个时候,村后的灵科就会驼着背“哐当”着开门,解开牛的缰绳。牛憋了一个晚上,快活地跑出牛圈,然后从我所住房后的水泥路上往地里走去。去吃草啊,这对牛而言,是多么快活的事情。有的牛吃着路边的草,有的牛慢条斯理地反刍着草料,有的牛撒欢着乱跑,男人或者女人追在后面骂着的声音,还有鸡叫声,混在一起涌进窗户。

哪里的草高、哪里的草好,牛眼睛全能看得见,牛舌头也能品尝出来。牛在前面分散着吃草,人在后面跟着;人走得累了,牛还没吃饱,索性不管牛了,撑开马扎坐在树下喝水、吃馍馍。女人呢,取出鞋垫绣花,或者靠着树身眯会儿。太阳落山的时候,先是听到很细微的铃铛声,随着风,从模糊的山脊上传下来;随后,人和牛群的背影剪纸似的贴着天空,也映了过来。

牛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牛。除过休息时间,牛都是幸福地跟着人上山爬洼、钻沟溜渠。夏季白天长,牛每天有两段时间去吃草;到了秋季以后,天短了,一大早牛就被赶出门,一直吃到晚上才回来喝水。

比起柴朝村其他放牛的人,马连科几乎是最舒心的一个人。崖窑川的草场广阔,下午,马连科把他家的十几头牛赶进荒无人烟沟深草密的粱坪沟,就背着手回家了。整个下午,牛都在沟里吃草,吃饱了,晚上在沟里睡觉,啥时候感觉饿了,啥时候再起来吃草。眼看到第二天中午了,马连科赶紧去沟里找牛,收拢在一起赶到河里喝水。中午热啊,牛浑身是毛,沟里就像个蒸笼,再加上草密蚊虫多,尤其是牛虻,密密麻麻的,叮在牛身上吸血,牛会被吸瘦的。

柴朝山上多柴胡、黄芪、甘草、黄连、野胡麻等草药,以前放牛的人放牧着牛、挖着草药,互不耽搁,挖上好几天,就能积攒好多,驮到集上,卖个好价钱,一家大小的欢乐就有了。牛才不管草药不草药的,在它们眼里这都是草,吃了可以长肉生膘。长年喝山泉水、吃草药,柴朝村的牛出落得都很精神,毛细而亮,皮肤柔软而有弹性。

冬天的时候,柴朝村的玉米收割了,玉米秆大片大片地摊在田里,赶牛的人再也不用上山了。牛过了河,成群结队地在地里吃玉米秸秆。冬天黑得早,牛低着头、卷起玉米叶往嘴里送,根本没有工夫细嚼慢咽。运气好的话,牛还会碰到漏掉的玉米棒,藏在很深的玉米秆下面,老鼠还没有来得及搬进窝里,牛心花怒放,直接连芯子都吞进肚子里。

等到山川间全白了,厚厚的一层雪花压着地上的玉米秆,这时,家里储藏草料多的就人心不慌,揽上几笼倒给牛,牛也没有弹尽粮绝的那种惊恐。去年那就不同了,遇上50年不见的大雪,雪飘飞了3天3夜,牛没有吃的,就在圈里头昂得高高的,拼命叫唤。人们忍受着冷冻,把牛赶出去找草料吃。雪薄的地方,些微的玉米秆露出来,牛低下头,撕扯出深埋的玉米秆,卷进嘴里,连同明晃晃的冰一并囫囵吞进去。整整几天,牛吃得都是半饱,两侧的肋骨都夹在了一起。牛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柴朝村的人愁啊,喂了多半年的牛就这样掉了好多膘,那掉了的膘可都是钱呀!开了春咋办?满村的牛遇到了大难题:春乏。牛瘦了卖不下好价钱,那就是天大的事。

不过,牛还是喜欢瘦,至少不会被贩子拉去屠宰卖肉了,肥有肥的痛苦,瘦有瘦的好处。

春乏到家的牛们,愁眉苦脸的,我看见它们的眼睛,却是在偷偷地笑呢。

作者简介:

芦苇,原名于凌鹏,甘肃灵台人。爱好文学,散文创作多年,先后在《广州文艺》《海外文摘》《甘肃文艺》《飞天》《雪莲》《延安文学》《平凉新诗选》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收录诗歌散文多篇。散文集《行走的芦苇》201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获得平凉市委市政府“崆峒文艺奖”。

出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 平凉日报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散文】柴朝村的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