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行红•以信仰之名】赵宝诚:扑下身子 干出样子

2020-12-02 1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今年7月5日,是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咀头村的一个大日子——这一天,村委会东侧闲置已久的蓄水池实施拆除。在过去近40年的岁月里,这个建在全村高位的蓄水池,储存的都是买来的水,每隔几天填充一次,循环往复,年复一年,用于人畜饮水,农田灌溉。

2019年,中国银行投资300万元实施“小高抽”工程,在村委会的西侧后方建起了水塔,帮助咀头村结束了买水、储水的日子。

拆除当晚,咀头村第一书记赵宝诚就把蓄水池和泵水塔的对比图添加到了自己的工作日志中。“水窖已成历史,水塔成为新地标。”赵宝诚这样配文。

赵宝诚,中国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经理。2002年9月,中国银行首次向地方派出扶贫工作人员时,他便到永寿县挂职副县长。2018年9月,得知总行又将派出挂职扶贫人员时,赵宝诚没有和家人商量,毅然报名,再次来到了永寿。这次,他到深度贫困村咀头村担任第一书记。

从副县长到第一书记,赵宝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金融人的拳拳之心。

01

把扶贫的种子留在永寿

尽管过去了18年,但赵宝诚始终忘不了当时在永寿县度过的那最初的15个月。

2002 年,入行工作10年的赵宝诚第一次踏入永寿县。赵宝诚从小在北京长大,闭塞和贫困是永寿给他的第一印象。

不过,永寿县有让他看不够的景致,这里的老百姓勤劳淳朴、忠厚实诚,让他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他为永寿的未来思考着。

教育是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一场秋雨中,他到马坊镇小学走访。破败的教室,洇湿的墙壁,开裂的桌椅板凳……由于教学楼后续资金问题,马坊镇小学“只建了半拉子就撂那儿了”。赵宝诚当机立断,决定接手这个教学楼工程。

赵宝诚与施工方多次沟通,以个人名义做担保,并承诺完工验收合格后,给付承建费 48.5万元。凭着中国银行的“金字招牌”,工程顺利开工了。在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赵宝诚每天都到工地上“监工”,按时间、保质量完成了学校建设任务。工程完成后,为了感谢中国银行,当时的马坊镇小学全名改为“中国银行马坊镇希望小学”。

群众饮水是他关注的又一难题。一次调研后,他获知渠子镇所在的郭村塬十分干旱,群众饮水困难。

永寿县扶贫办和郭村乡政府都希望能在郭村塬上打一口深井,解决周边群众吃水问题。得到总行领导和扶贫队长同意后,他和打井队走遍塬上的各个村落,最终选定了余家庄村。回想起曾经,他依然颇多感慨,“井窖竣工那天,群众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一座学校、一口井,传达着中国银行对山区群众的情谊。15个月的挂职期满后,赵宝诚住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里,也把中国银行扶贫的种子种在了永寿。

02

让扶贫的大树枝繁叶茂

咀头村,是黄土旱塬上最常见的一个名字,一般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整条塬上最偏远而得名。2018年底,赵宝诚到的这个咀头村,近临泾河,也是这样的特点。“永寿县整体地形像个手掌,几个塬就像分开的手指一样,咀头村就处于指尖的位置。”这是当地人对永寿县、对咀头村最形象的描述。

这里地理位置偏远,属梁、塬、峁、沟壑地貌,土地贫瘠,是咸阳北四县最后退出的深度贫困村。虽然离10多年前他打井的余家庄村不远,但一口井养着几个村的人,生产生活发展相比当下其他村子,依然受限。

赵宝诚依然记得他进驻咀头村时看到的景象 :村委会的墙壁黝黑破损,门窗开裂,椅子吱呀作响。12月的塬上,屋外北风呜咽,屋内同样寒意刺骨。“我去趟县城,购置些办公家具,咱先把阵地建设好。”来不及缓解自己的不适,赵宝诚对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友留下这样一句“开场白”。

接下来,赵宝诚个人捐赠1万元,给村办公室购置了桌椅板凳,粉刷了墙壁,维修了门窗。此后,他又多方筹资3.1万元,给村委会购置电脑、打印机、广播大喇叭等设备。后来,他又争取中国银行陕西分行捐赠 4.24万元,会同县民政局给幸福院的7间住房、餐厅和灶房配备了崭新的家具和灶具。

但最让他着急的是如何尽快带领咀头村脱贫。

咀头村共有村民138户5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83人 ;耕地面积合计 1830亩,除了中国银行重点扶持的设施农业、花椒产业外,小麦、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怎么在现有产业上做好农业发展文章?在广泛研究探讨后,咀头村最终确定了“花”“黑”“白”三大产业。

花——花椒种植。2017年以前,有村民尝试种过花椒,但30%的成活率极大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赵宝诚联系西北农林大学、陕西花椒产业带头人等权威专家分析原因,并请县科技局对贫困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花椒成活率逐步提高至 95%,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栽种、剪枝的热情不断高涨。赵宝诚趁热打铁,从中国银行争取到80万元的援助产业发展资金,在村里推广花椒种植。现在,咀头村已发展花椒种植 310亩,林下套植中药材丹参、板蓝根310亩,栽种吊杆杏60亩、2000株,实现了贫困户人均3亩生态产业。

黑——黑猪养殖。咀头村群众有养猪的传统,但都散而小。在赵宝诚的努力下,咀头村争取中国银行投资300万元,建成规模4000头养猪场,引进温氏集团,采取“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覆盖咀头和邻村张贺两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底,两村146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40元。今年上半年又出栏猪4000 头,为两村贫困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白——小麦加工。小麦是塬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加工问题长期以来困难重重,加工厂距离远不说,费用也较高。因此,赵宝诚积极联系中国银行陕西分行,投资3.9万元,在村内设立便民爱心磨坊,购买磨面机一台、清粮机一台、玉米糁机一台,方便塬上400 户村民面粉加工。

细数赵宝诚来之后村里的变化,村书记李建友发自内心地感谢赵宝诚,也发自内心地对中国银行表示感激 :“他们给咀头村留下了带不走的产业和带不走的希望!”

“扶贫工作没有终点,也没有局外人。”赵宝诚说,扶贫事业人人皆可为,无论身在哪里,他都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书写他与永寿的不解情缘。

来源:《中国扶贫》2020年22期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中行红•以信仰之名】赵宝诚:扑下身子 干出样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