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意郑东」:“绚丽十三五郑州这五年”大型系列报道

2020-12-03 1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0-12/03/content_120323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8版)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原科技城全面建设扬帆起航

岁末寒冬,但在郑东新区龙湖北岸依然是塔吊林立的火热建设场景,11月27日,郑东新区在这里举行国际化人工智能科技园开工仪式,这是中原科技城挂牌启动建设后的首个项目,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也成为进驻科技园的首批代表企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也标志着中原科技城,这个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提速,为全市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走好具有郑州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子注入新的活力。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国际化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是郑东新区2020年集中签约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创新,吸引各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入驻,形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产业集群,打造未来智能科技产业园区。作为中原科技城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启动建设对打造郑东新区科技产业样板区,驱动区域未来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大数据企业云集郑东新区智慧岛

高科技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领头雁”。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成立的综合型高科技企业,由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领衔的海归教授及博士团队牵头,在德国汉堡大学多模态技术研究所TAMS、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IMI、德中创新联盟 GSIA等机构联合支持下成立。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通过跨界融合,正朝着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带动中原地区产业升级,为郑州、河南解决大物业、大健康、智能制造等民生问题稳步前行,为全球制造业、医疗服务、智慧城市、公共事业等客户提供AI核心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服务,实现全球化发展。

国际化人工智能科技园的顺利开工,“中原动力”的飞速发展正是郑州以大格局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以城促产、以城带产”向“以产促城、产城融合”转变的一个缩影。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郑州,高位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向全国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2020年1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时强调,科技创新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要打牢基础学科的基础,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一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郑州“三个在”目标要求,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亮点频出,成绩斐然。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原科技城战略雄起引领“科创产业逐鹿中原”、鲲鹏小镇建设如火如荼逐梦“中原数字之巅”、智慧岛好风正劲敲开“数字经济大门”……郑州一个个标志性、里程碑式的大项目在郑东新区落地扎根、开花结果,一个以郑东新区智慧岛为先行区、以龙湖北部片区为核心区、以科学谷(鲲鹏软件小镇)为拓展区,整合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形成“一体两翼”整体布局,精心打造的“中原科技带”正在蓄势聚力,在 “十三五”圆满收官, “十四五”精彩开局之际,开启郑东新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高起点规划布局让城市活力迸发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郑州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中环路沿线一处处“梦幻科技”主题的公交站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在这里“打卡”,之后登上一辆辆自动驾驶公交车穿梭于风景迤逦的凤山龙湖,从上车出发到接驳点换乘,全程手机APP精准到秒级,人们亲身体验着未来智慧交通的人性化、便捷化、可视化、精准化。

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开通

“太神奇了,坐上自动驾驶公交,仿佛进入了未来城市”,乘客们异口同声发出这样的赞叹。记者了解到,龙湖中环路5G自动驾驶公交项目线路全长17.4公里,是全国首条实现商业化常态运行的智能驾驶公交线路,从今年6月20日开始示范运行以来,已经接待了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成为郑州科技创新的一张“新名片”。

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质量,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自动驾驶公交项目所在区域就是中原科技城,这也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郑州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的创新载体。

2020年9月15日上午,中原科技城政策发布会在郑州郑东新区成功举办,“郑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同时揭牌,这意味着事关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又一重大战略正式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需要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如何提升郑州高科技人才吸引力、高端技术研发能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打造总体布局合理、创新要素齐备、上下游产业配套的沿黄科创带?郑州市委、市政府站位发展全局,按照“人才+资本+项目”工作思路,探索“研发基地+科创企业+创新金融”建设模式,大气魄决策、大手笔谋划打造中原科技城,引领带动郑州“东部强起来”,开启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

中原科技城位于郑州市区东部,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主要由核心区龙湖北部片区、先行区智慧岛和拓展区科学谷(鲲鹏软件小镇)三大板块组成,是集科研、孵化、转化为一体,立足郑州、辐射全省、面向国际开展科创活动的重大平台,是推进郑州科技创新的战略之举和一号工程,肩负着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引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光荣和梦想,是各类优质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投资郑州、创业郑州的首选地。

从空间结构来看,以“一带引领、一心支撑、一脉相承”为空间结构,整体呈现一体两翼的空间布局模式。以中原科技城为龙头、龙子湖为人才支撑、白沙科学谷为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科学大道+绿廊水系+轨道交通”的空间载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按照产业适配空间原则,对三个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布局。龙湖北部片区为中原科技城的核心区,以集聚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为主,龙子湖智慧岛为引领区,以服务两边的孵化器为主,白沙科学谷为拓展区,主要是发展以高素质劳动力为支撑的科创产业,三位区域共同构成中原科技城,形成科研、孵化、转化的承接链。

其中,中原科技城引领区(智慧岛)是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河南省唯一明确的基金产业集聚区。自2017年2月启动建设以来,按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理念,聚焦大数据核心产业,确立了“一岛一环两园一带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构建“智慧岛、基金岛、众创岛、人才岛”和“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创新宝地、创业福地”的“四岛四地”产融生态圈。

聚焦大数据龙头企业,智慧岛加快打造以国际性战略企业为带动、全生态产业发展为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已经吸引集聚了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阿里全生态体系中原总部、海康威视中原区域研发与运营总部、软通智慧区域总部、诺基亚全球交付中心、南威集团中原区域总部、天眼查、恒拓开源等领军企业。累计引进大数据企业超200家,涵盖了金融大数据、农业大数据、物流大数据、医疗大数据、教育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态势。中原基金岛加快建设,发挥投资基金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作用,已吸引河南国新启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中金汇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私募投资基金机构183家入驻,管理资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实缴资本超过200亿元,实际投资约150亿元,主要投向人工智能、半导体、环保、新能源、医疗健康、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方向和领域,解决了双创企业起步阶段融资问题,实现资金与企业协调联动共同发展。

如今,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型”目标,中原科技城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作为“四梁八柱”的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已经完成概念方案设计,全球人才创新创业园、郑州科技大市场两个项目已经完成建筑方案专家评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服务入驻企业,加快项目落地,总建筑面积超24万平方米三处中原科技城创新创业中心已经建成,其中,龙翼五街创新创业中心总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龙源四街创新创业中心总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明理路创新创业中心总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这些创业中心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等贴心服务,为中原科技城高质量发展助力。

可以预见,中原科技城核心起步区选址郑州市区位条件最好、生态环境最优、产业定位最高的区域,必将推动郑东新区加快实现由“以城带产”向“以产促城”转变,必将成为引领郑州东部强起来的主要源动力和中原地区人才最密集、经济密度最高、产出最高的科创集聚新高地。

高水平项目招商让产业竞相涌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的支撑,新经济的迅速崛起又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提升经济密度,是一个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作为全球创新驱动的焦点,也是郑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中原动力”正成为一种新的“驱动力”。

中原动力推出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在郑州东站西广场投用

不久前,在郑州东站西广场,一部灰白相间外壳、富有科技感造型的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熙熙攘攘的人流停下脚步,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部“网红机器人”全程作业。这也是全国首个在高铁站投用城市管养机器人的“首秀”。

配有机械臂的机器人会做什么?围观的旅客发出这样的疑问,想试一试机器人的本领,便把手中的易拉罐扔在了机器人的前方。就在易拉罐落地的同时,机器人捕捉到了这个出现在视野的垃圾,开始向落地的易拉罐移动,随后站定,伸出机械臂,抓起了易拉罐投入到后部的垃圾箱。“整个过程不拖泥带水,真是长了见识!”看到机器人完成考验,旅客们纷纷点赞。

此次投用的城市管养机器人并非“舶来品”,而是实打实的“郑州造”,由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对于这家总部位于中原科技城、距离郑州东站不到5公里的综合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推出的这款产品惊艳十足,也足够实用。

“小家伙虽然是第一天加入班组,但大家都对它刮目相看,也充满信心。”说起新加入的成员,现场环卫工人这样说道。在他们看来,城市管养机器人身板比普通人要“硬朗”得多,不怕风吹日晒、刮风下雨,能够不知疲倦坚守一线,能够最大限度减轻基层环卫工人的工作负荷,将成为他们最大的“帮手”和最亲密的“伙伴”。

记者了解到,城市管养机器人所有算法全部自主开发,整机零部件全部为国产,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的有效国产化。这款机器人整合了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车身配备的可变形麦克纳姆轮大幅提高了机器人的通过性,在平地、台阶、陡坡等地形均可通过。机器人配备的“云脑”可使相关人员在“云端系统”中了解整个清洁过程和数据,遇到紧急情况还可远程控制操作。

据了解,中原动力之所以在此款机器人中增加如此多的智能功能,其目的主要在于随着后续的不断“升级”,机器人能够真正替代环卫工人完成条件恶劣的保洁工作。目前,郑州东站西广场共有保洁人员24名,随着保洁机器人陆续启用,可以替代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大大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

不只是中原动力,中原科技城是郑州市谋划的32个核心板块中的最大板块。为加快推进中原科技城建设,郑东新区按照“人才+资本+项目”模式边设计边招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数字经济、5G产业、新一代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动高技术项目签约落地。9月15日,复星国际、上汽集团云计算软件研发中心、深兰人工智能生态基地、APUS全球第二总部等入驻中原科技城首批60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额超过1100亿元。

“一方面是想反哺家乡建设,另一方面是看重郑州的区位优势和人才潜力。” APUS公司创始人李涛告诉记者,去年年初独角兽公司APUS落户郑州,今年又签约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球第二总部,目标就是要在以“平台+生态”战略为核心的基础上发展“北京+郑州”的双总部模式,将郑州总部建设成为APUS生态平台的重要节点和践行数字“一带一路”的桥头堡。

郑东新区龙子湖赛艇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知名赛事

选择“互联网基因”并不出众的郑州,李涛坦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自贸区等众多国家战略落地,让郑州的发展潜力充满无限可能。“在2018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宣传推广工作中,APUS凭借全球14亿用户基础,将大典盛况新闻和图片通过APUS系统第一时间推向全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认为,近年来郑州先后成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国家级大型活动、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等国际性重要会议越来越多,机会自然而来,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潜力足以支撑一个世界级科技公司的成长。

不仅是APUS,集中签约的60个项目涉及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技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复星国际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复星国际中央创新商务区,引入德国H&A银行、电子发票独角兽企业——百望等金融科技核心产业资源,打造“1”(复星科创总部)、“2”(数字经济+时尚商务)、“N”(独角兽+知名品牌)的 “1+2+N”产业体系;上汽集团计划建设上汽集团云计算软件研发中心,开展5G应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并通过管理运行数据中心,用云计算技术带动郑州市汽车产业结构升级。

为确保项目引进的质量,中原科技城还组建了首批专家委员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等科创领域知名专家,对引入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中原科技城的落地是郑州市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学也将参与河南的科技发展建设,努力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产业对接等方面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的背后,离不开郑东新区众多创新资源汇聚于此形成的良好创新生态。

目前,中原科技城已汇集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郑州数字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中原研究院、中科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实验基地、河南农业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引进审协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3大国家级平台,以及12个院士工作站和6家省级研发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项目的快速落地、入驻企业的满满信心,同样与郑东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息息相关。

中原科技城南侧的龙湖,面积5.6平方公里,蓄水量2680万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2.5倍。和龙湖相呼应的凤山因彩凤展翅而得名,两者遥相呼应,龙凤呈祥。在清山秀水的滋养下,郑东新区愈发灵秀动人。

网红打卡地龙湖公共艺术中心独特的360度玻璃环廊造型,如同一只耀眼的“城市之冠”,登高远眺,碧波荡漾的北龙湖与河南“陆家嘴”——龙湖金融岛尽收眼底。

从龙湖公共艺术中心你能感受这座城市未来巨大发展前景

作为清华大学在华中地区设立的唯一一所公办学校,9月1日清华大学附属郑州学校揭牌暨2020~2021学年开学典礼在中原科技城隆重举行。记者了解到,这是清华大学正式批准的首个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过程基础教育的异地办学学校,名校落户中原科技城,必将有力提升郑州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服务支撑郑州创新发展。

高品质服务保障让人才安居乐业

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决定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强不强关键看对人才的吸引力强不强。

在郑东新区智慧岛大厦,来自江西的郝竹林正在进行新产品研发,之前他在上海曾任携程网算法专家,主导和开发过多个算法和数据建模项目。今年5月,他放弃高薪,入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

“2015年的时候,我便开始关注郑州关于算法的工作岗位,当时这边的工作岗位非常少,基本上没有。这两年,郑州出现了很多新公司和算法岗位,这种速度是我没想到的。”郝竹林说,虽然来郑州工作不到四个月时间,但工作环境不比上海差,住房补贴等政策也很人性化,加上厚重亲切的中原文化气息,有一种郑州就是家乡的亲切感。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是郑州市政府、郑东新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院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大研发力度,及时上线了“疫情通”,在郑东新区的近20个小区应用,居民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屏幕,就可以随时了解小区的疫情防控动态、疫情防控常识和上级的最新便民举措。

“郑东新区对我们科研机构的扶持政策非常暖心、服务保障非常贴心,比如,我们院副院长程伯群从北京调到郑州工作后,郑东新区第一时间安排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人才房,今年程院长的孩子上高中,又给安排在了优质学校。”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表示,正是得益于这么好的政策环境,研究院落户到郑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引进了很多包括B(百度公司)、A(阿里巴巴集团)、T(腾讯公司)回来的一些高端人才,中科院的研究员、教授们都非常愿意到这边来,承担一些科研任务,大家对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认可。

目前大数据研究院全职员工99人,70%以上为研发类人员;像郝竹林、程伯群一样,有30人来自行业知名企业;45人来自省外或国外。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生态互动的,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才能产生优势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聚集效应,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留住更多人才。”王元卓特别期待,中原科技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形成国家中部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雁阵效应,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了吸引、留住更多人才,郑州市出台《关于在中原科技城建设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共明确了6个部分16条新举措,推出了从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激励,到创业支持、资金扶助,再到安居乐业等全方位的政策“大礼包”,为“筑巢引凤”拿出了真金白银。

配套人才政策打破了以往各地需人才落户才可享受人才政策的硬性约束,进一步放宽了科创人才的认定标准,对通过项目研发、兼职挂职等方式在中原科技城弹性工作的高层次急需人才,只要一年内实际工作4个月以上,无须落户即可参加人才评定,并享受中原科技城相关支持政策;对于需要租房的优质人才,按照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拎包入住的原则,最高可提供200平方米的免租金人才公寓,目前郑东新区已整合1000套以上不同面积的人才公寓,未来还将提供8000套以上精装人才公寓;对于需要购房的优质人才,最高可给予30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这些实实在在的“干货”是对现有人才政策的全新“升级”,也必将吸引全国各地人才奔赴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战场。

高标准组团建设让发展动能澎湃

高起点的规划布局,高水平的项目招商,高品质的服务保障夯实中原科技城高质量发展之基。作为中原科技城“一体两翼”的“东翼”片区——郑东新区白沙科学谷(鲲鹏软件小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于郑州构建串联高新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的沿黄科创带,打造科创引领带动郑州市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走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进郑东新区白沙园区,鲲鹏软件小镇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近两万名建设大军、135万平方米的建设场景震撼人心。“从项目伊始,我们都致力于培养更多工匠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工程。”建设现场,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个月前,中建七局首家砌筑工匠学院在鲲鹏软件小镇(一期)落地,学院包含综合报告厅、砌筑实训基地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由拥有全国砌筑工大赛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多个称号的许纪平担任院长和课程导师,以此培育优秀建筑工人,铸造高质量精品工程。

白沙科学谷是郑东新区“东大门”,为京港澳高速辅道、连霍高速公路、新G107以及豫兴大道合围区域,占地约20.25平方公里;位于科学谷内的鲲鹏软件小镇处于连霍高速、科学大道、前程路、雁鸣路围合区域,占地面积3.18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用地约1690亩,投资约120亿元。

据介绍,建设中的鲲鹏软件小镇(一期)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造园理念,按照“云岭”“数山”“码岗”的建筑意象设计,整体分为创智岛(西岛)、创享岛(中岛)、创研岛(东岛)。其中,创智岛布置的有酒店会议中心,酒店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该中心建筑是一个延展曲折的屋顶,表达连绵山岭之意;创享岛有科创共享中心,由三栋楼组成了一个“山”字的形态,最高的楼体高103米,未来将会是整片区域的地标;创研岛有综合展示中心,建筑的造型是一个简洁的曲线。鲲鹏软件小镇(一期)整体被水系包围,其中有13座桥梁,水系水面总面积15.67万平方米,平均绿地率约为46%。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省市领导多次莅临工地现场,指导推动项目建设。郑东新区党工委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成立了开发建设联合党委和指挥部,每周固定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四比一创”活动、创廉洁文化示范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提升了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三家央企局级总包单位的优势,将“中国建筑”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建设经验、管理办法引入工程建设中,通过开展施工竞赛,“5+2”“白+黑”“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7天完成总长4.6公里临时环道施工;28天完成鲲鹏一小建工手续办理;5个月综合展示中心主体结构封顶;6个月完成总工程进度的28.5%,比计划的极致速度还提前了3.5个百分点,一次次刷新了“郑东速度”。

目前,项目所有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基坑支护基本完成,土方开挖约244万立方米,正在进行基础和结构施工,其中东岛研发办公街区5号楼和西岛幼儿园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完成工程直接投资约27.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64.84亿元。按照计划,鲲鹏软件小镇将于12月底前云溪湾实现蓄水;春节前完成沿云溪湾建筑主体工程和裙楼主体工程,高层主体工程完成50%;今冬明春基本完成云溪湾周边区域景观绿化工程,初步形成靓丽的城市景观,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

作为绿色智慧、现代简约的软件创新园区,鲲鹏软件小镇2020年3月31日拿地即开工,强大的虹吸效应吸引着软通动力、福建南威、超图集团、黄河科技集团、农信通等竞相入驻。

“选择在鲲鹏软件小镇落户新项目,既是对河南信息软件市场的看好,更是对郑州城市发展的看好。”半年来,软通动力河南大区总经理杨培宁隔三岔五就会到鲲鹏软件小镇来“采风”,尤其在中原科技城“挂牌”以后,他来得更频繁,信心也更足。

郑东新区龙湖北岸的网红草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

杨培宁告诉记者,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落地,近年来,公司在郑州、河南的业务越做越大,发展越来越好,郑州的区位、市场、人才等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有信心通过新项目把全国顶尖的软件研发人才引进到郑州,同时与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合作,为郑州、河南培养出更多的本土研发人才,通过产学研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大河奔流、昼夜不息。从龙湖北岸到智慧岛,再到鲲鹏软件小镇,可以预见,随着中原科技城全面建设的扬帆起航,必将加快郑东新区由以金融、总部、高端商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向数字经济、科技研发等新兴产业链条延伸,加速实现“以城带产”向“以产促城”的转变,在引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生动实践中,交出一份“人才聚力高水平建设,科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郑报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李盼 周常剑 文/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