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陇南文县“七五”普法成果综述

2020-12-03 13: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让法治的阳光洒满阴平大地

——陇南文县“七五”普法成果综述

本网讯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全县公民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七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有力保障“七五”普法深入开展

重部署。2016年,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七五”普法工作的要求,及早谋划、认真调研,组织起草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后下发执行。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通过了《关于全县“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及“七五”普法工作意见的报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2017年3月召开了全县第七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规划,召开会议,及时启动了“七五”普法工作。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了 “七五”普法启动情况,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

 建机构。“七五”普法启动后,及时调整充实了县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各级各部门也相应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了县、乡、村(社区)、社(组)四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网络,县、乡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都配备了2-3名专门的工作人员,各司法所确定1名专职工作人员。另外,还调整充实了县、乡普法宣讲团、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和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组建了乡镇普法宣传队、村(社区、学校)普法小分队及村民小组(小区)普法联络员和宣传员队伍,法治宣传队伍延伸到了最基层。目前,共建立县、乡两级普法领导机构21个、办事机构96个,现有专职普法人员208名、兼职普法人员560余名。

活机制。下发了《文县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各负其责、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县、乡均制定了“七五”普法考评体系,健全完善了法治宣传工作制度、成员单位职责、办公室工作职责等;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层层制定完善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和奖惩机制。进一步细化规范“法律八进”工作标准,健全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推动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常督查。县人大常务委员会把法治宣传工作列为重点调研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检查。2018年5月,县政协利用一周时间,赴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开展了“七五”普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针对“七五”普法中的重点问题深入各乡镇和部门单位,全面开展了“七五”普法重点任务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培育典型,整改不足,进一步强化了法治宣传教育基础工作。

强保障。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推动县、乡两级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全额拨付,部门单位也分别安排了普法经费。县上还建立普法经费动态增长机制,县乡均根据普法现实需要,额外划拨专门经费用于编印普法教材、开展大型活动、购置普法设备等。县、乡镇(街道)两级普法主管部门均配备了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等必要的设备,为“七五”普法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注重分类施教 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坚持以“法律八进”活动为抓手,深入推动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201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法律八进”活动168场次,累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0余万份。

 法律进机关、进单位,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司法局、出台了《文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情况的督查考核。注重把学法的软指标变成硬要求,落实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法治培训、法治讲座、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论证、年度法律知识考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县纪委坚持实行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制度,县委组织部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举行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暂缓任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组织开展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助推文明城市创建”、“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展播等活动,工商、国税、国土、司法、食品药品监督等单位还通过“法治学习日”、网络远程教育、“一月一法一讲一考一督”、“七字歌”普法歌谣、岗位练兵以会代训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学法效果。

法律进学校,不断培育青少年法治信仰和依法维权意识。充分发挥学校法治宣传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全县43所中小学做到了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聘任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达100%,学校每学期举办法治报告2次以上。不断深化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了“唱响法治歌曲,创建和谐校园”“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在身边、送法进校园”等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法治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了青少年学法用法的浓厚兴趣。截至目前,共在全县建立了43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6个青少年绿色家园,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宗教场所,不断提升农民、社区居民和信教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广泛开展了“送法进农村、维稳促发展”、农村普法“五个一”、 “红盾护农送法下乡”及法治资料、法治信息、法治文艺、法律服务“四进农家”等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针对“精准脱贫”行动,县司法局组织编印了《农民实用法律知识问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知识》《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手册》《七五普法宣传手册》等9类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读本,累计共发放4万余册,有效满足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学法需求。积极推进送法进社区示范试点活动,在社区建立了法治宣传橱窗、法律图书角、法治辅导站、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站、居民学校、法治道德讲堂等学法平台。

法律进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治企水平。加强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建立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评估、预警机制及企业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深入开展“律师进企业”“法律体检”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县总工会积极开展劳动法知识竞赛、“进企业、入乡镇、送法律、强能力”“送法律、送文化”等活动,深入各大企业和建筑工地,为全县一线职工和农民工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大唐碧口水电站、文县祁连山水泥厂、万利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内部报刊、“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季一考”“21+1” 模式、普法论文、心得体会等形式,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治教育;按照上市企业要求,大唐碧口水电站制定完善了411项内部控制制度、275个管理流程,注重从制度层面防范法律风险;文县祁连山水利厂坚持“5+2”学习模式,每周末专门安排2个小时,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

创新方式方法 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注重打造法治文化设施阵地。大力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村公共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设施,在广场、交通干线、集市等建立固定标识牌、公益广告牌、大型标语宣传牌、法治宣传橱窗等普法设施,建立了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一条街等法治文化基地,有效发挥了示范、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百姓文化广场、乡村舞台、村村通广播等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学法渠道。各乡镇、部门、单位、行业还充分运用法治文化长廊、电视公益广告、电子显示屏、沿街LED电子屏、电子触摸屏等载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县2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普法宣传站,村、社区、学校普遍建立了法治辅导站和法治讲堂。目前,全县共建立标志性法治宣传设施21个,有305个行政村、7个社区建立了固定普法宣传窗口,共建立农村法律图书角123个、社区法治辅导站7个。

注重打造法治文化传媒阵地。推行“指尖上”普法。构建由陇南文县司法微信微博工作矩阵群、手机短信、电视媒体、QQ群组成的普法信息推广体系,各乡镇开设了法治故事会、以案释法、普法小喇叭等特色栏目。积极利用万村千乡微信群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目前全县共编辑发布法治宣传网络页面26期,平均点击量均达2689多次。推行“嵌入式”普法。建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行在执法、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传播法治理念。着力打造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医疗事故调委会等一批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通过在调解过程中“嵌入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使普法宣传工作更直观、更具有针对性。推行“一体化”普法。建成涵盖县、乡、村三级的法治宣传微信塔群,以“1+N”模式在全县推开(即建立一个县级“母群”,在全县40多家成员单位、20个乡镇司法所、30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子群”),有成员420多人。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体化”普法平台,基层群众可以通过所在村(居)微信群向法律顾问咨询法律问题。自“七五”普法以来,共发布普法信息468期1012条,开展普法专题活动28次。

注重打造法治文化演艺阵地。突出运用法治文艺开展普法宣传,把法治宣传嫁接在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上,通过快板、相声、小品、歌曲、秧歌、法治电影、有奖问答、书画、戏剧等形式,大力倡导法治文化主旋律,不断涌现出法治文化的新载体、新做法和一大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各乡镇将法治文化渗透到民俗文化节日中,以铁楼乡白马文化艺术节、碧口茶文化旅游节等为契机,每年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形成了“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普法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以来,全县共演出法治文艺节目16场次。

注重打造法治节点宣传阵地。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税法宣传月、综治宣传月等节点宣传活动,突出宣传主题,丰富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宪法和行业法律法规,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七五”普法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大型节点宣传活动5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4万人次。

注重打造法律服务网络阵地。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筹建了县、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司法考试等服务窗口,畅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坚持把法治文化融入到法律服务之中,充分发挥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员、人民警察、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的作用,转变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法律顾问、法律援助、民事审判等渠道,以案说法,以事论法,以理释法,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法治教育。

理清部门职责 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

2018年4月,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审定,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文县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为全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奠定基础。

按照“双责任”要求,明确“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建立责任主体,根据《文县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县40个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主体,并要求其它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照执行。《意见》依据各部门各单位权力清单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详细梳理各部门各单位执行的法律法规,建立“文县‘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按照普法责任清单,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普法。建立考核责任,要求各普法责任主体将普法工作纳入本系统、本行业目标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落实普法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普法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定期督查、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每年根据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年度考核办法,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综治考评、绩效考评和法治考评的依据。

建立“三报送”制度,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痕迹管理。报送年度普法任务清单。根据《文县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普法责任主体单位每年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年度重点执法任务,制定本单位《“谁执法谁普法”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责任、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于每年3月底前报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备案。报送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各责任单位依据年度任务清单,针对涉及本部门本行业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确定1至3个本部门本行业执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作为宣传主题,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实行年初统一向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报送《主题宣传活动申报表》,适时报送《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情况反馈表》。报送年度工作情况。要求各责任主体结合自身实际和职责,制定法治宣传教育“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将规划、计划、年度工作总结以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情况的图文资料报送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备案。

坚持“四个结合”,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融合创新。坚持普法宣传与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相结合。全面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年度述法、法治培训、任职法律考试等制度。今年全县相继举办 “七五”普法骨干、民法总则、宪法学习宣传、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法治专题培训班,提升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全县探索建立以案释法制度体系,各普法责任主体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加强了部门执法典型案例的评选和宣传工作,利用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要求各普法责任主体在开展日常普法宣传的同时,依据年度主题普法宣传清单,根据自身职能,结合国家宪法日、法律实施日、重大节日等时段,开展1-3个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集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各普法责任主体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达12场次。坚持重大宣传活动与服务大局相结合。各责任主体围绕“七五”普法中心任务,主动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更加具有时代性,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全县围绕“卫生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宣传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信访问题专题法治宣传活动,推进群众信访行为规范化、法治化。

多措并举 扎实做好新宪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为积极宣传普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文县县委宣传部、文县县委组织部、文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文县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全县的宪法学习宣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抓住关键少数,宪法教育精准发力。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等形式组织实施宪法宣传。成立宪法讲师团,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宪法巡回宣讲,截至目前,全县讲师团共开展宣讲活动11余场次。各县级部门组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宪法专题辅导,帮助4000余名党员干部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狠抓主题宣传,营造浓厚宪法宣传氛围。各乡镇、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更新、加设有关宪法的普法宣传专栏、LED显示屏200余个,在县、乡中心区域或人口密集场所广泛开展宪法集中宣传活动,覆盖群众达20余万人次。碧口镇开展了“宪法谜语竞猜”趣味互动活动,悬挂了100余个有关宪法知识的谜语供群众竞猜,县法院、财政局、尚德镇、尖山乡、桥头镇在12.4宪法日组织乡村干部及中小学校师生举行了宪法知识有奖竞赛,在寓教于乐中宣传宪法,引导群众树立宪法意识,得到一致好评。

不断创新载体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覆盖优势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全县营造出强大的宣传声势。文县电视台开辟了普法专栏宣传宪法,定期播报宪法法律知识;组织动员全县新媒体普法平台发布宪法修正案解读、宪法宣传漫画、微视频等信息120余条,吸引5万名群众点击阅读。县司法局编发《宪法修正案解读》H5页面进行转发推送,点击转载量达5000余次,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全方位、广覆盖。

普治结合,法治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开展法治城市、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法治城市、法治乡镇创建活动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丰富创建内容,强化创建措施,2017年碧口被市普法办评为市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全县累计创建全国、全省、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18个,“民主法治社区”3个,及大地夯实了民主法治建设基础,形成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陇南市文县司法局供稿)

来源:甘肃司法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