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旦13位个人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3个集体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

2020-12-03 20: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模范集体表彰会于12月2日举行。

复旦大学马昕、王菊莉、卢奕、余情、张卫、杨坚、周平红、胡兰兰、施劲东、钟鸣、耿道颖、夏敬文、徐虹13人获评“202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冠肺炎救治医护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3个集体获评“2020年上海市模范集体”。

202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按姓氏笔划排序)

马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

马昕每年带领华山医院国家医疗队,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承担多项对口帮扶全国偏远地区和贫困县的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精准扶贫。

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2月4日,马昕带领46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和6辆大型移动医疗救援车奔赴武汉,加入了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并担任华山医院4批次医疗队共计273名队员的总指挥。他带领团队克服诸多困难,保障了所有前线医务人员安全,并为支援武汉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菊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二十三病区护士长

2003年非典时期,王菊莉参加抗击非典,去了临时组建的非典医院,开始“与世隔绝”的生活和工作。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她又一次抛下还在托班的儿子,舍下患病住院的母亲,去了四川德阳地震伤救治中心。

2012年8月她又一次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第十五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活动项目,赴云南进行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王菊莉报名了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作为武汉金银谭医院北二楼病房的护士长之一,肩负起了护理人员安排、物资管理、协调配合等诸多工作,共同坚持了2个多月,顺利完成任务。

卢奕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

卢奕从事眼科事业近30年,个人微创白内障晶状体手术超过8万例,被誉为“指间的光明使者”。

卢奕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应用了PDCA的管理方法,带领眼科实现了“零医疗事故”,同时连续5年患者满意率高达90%以上,并于2017年度荣获上海市医疗行业唯一“上海市质量金奖个人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次(其中4次为第一完成人),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上海市新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卢奕还为防盲慈善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积极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共举办国家级白内障学习班20余届。组织参加为劳动模范和贫困市民免费手术;参与“西藏慈善光明行”;支持新疆喀什援建;参与摩洛哥“光明行”,为当地带来了光明。

余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余情曾获“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管理者”称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医务工会“星光计划”优秀项目一等奖等。

2020年2月7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余情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4批赴武汉医疗队136人的一员出征武汉,投入医疗救援工作。出发前,这个有着50名党员的战斗集体,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任命余情为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榜样的力量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先进性。

张卫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张卫,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总体专家组技术副总师,工信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半导体学报》副主编。

长期从事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新器件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张卫已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等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申请专利200多项,其中美国专利39项。

杨坚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康复科主任

杨坚,上海市第二届“仁心医师奖”获得者。擅长:脑卒中康复、冠心病康复。主持2012-2015、2016-2018、2019-2022年上海市卫计委、卫健委的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带领着徐中心康复科团队在本市学科建设中积累起一定的影响力、也成为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一块品牌。

近五年来杨坚主持市科委课题2项、市卫计委课题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与中科院、上海大学的相关研究所开展上肢康复机器人、3D打印个性化支具的转化应用研究、心脏康复的基础机制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含SCI)10多篇,牵头主持并执笔编写发表了《脑卒中合并稳定性冠心病运动康复专家共识》,主编出版了“脑卒中合并冠心病运动康复”专著。其多项成果先后获上海市康复医学科技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科技二等奖。

周平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内镜中心主任

周平红,“大国工匠”,“国之名医”,国际知名内镜微创专家。首创多项国际内镜切除新技术取代传统外科手术和ESE、EFR、隧道切除技术,改写国际指南禁忌证为适应证。在国际上率先开展POEM,被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命名为“POEM Zhou’s Procedure”,被POEM白皮书和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引领全球内镜诊疗新技术,成为全球范式,提升国际影响力。他开创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外医生相继来中国学习内镜的先河,成果推广至31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知名医疗机构,诊治病例5万余例。他领衔的“中山标准”作为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

主编内镜专著和音像教材10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篇(SCI论文82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胡兰兰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二十二病区护士长

胡兰兰自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急诊临床护理的一线岗位,取得了急诊及ICU适任证。

2008年参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任务,历时三个月,并光荣火线入党。

2020年1月27日至3月31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坚守了65天,战斗在工作最为繁重的重症监护室,穿着密闭的防护服,一刻不停护理危重病人,熟练运用ICU所有抢救仪器,与医生默契配合实施抢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许多病人恢复健康。2020年5月获得上海市第五届左英护理奖。作为一个党员医护工作者,坚守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

钟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钟鸣孤身一人驰援武汉,是第一个驰援武汉的上海医学专家。作为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的医疗组长,钟鸣投入最危重新冠患者的救治。75天,钟鸣积累了救治新冠危重病人临床经验,也渐渐摸清了这种新病毒感染疾病进程的一些规律。在钟鸣和医护团队的努力奋战下,病区的死亡数有了明显减少,治愈出院的病人多了起来。钟鸣以身作则,对于风险性操作和治疗,都冲在前面,鼓舞了病区医护的士气,使得所在ICU团队更有凝聚力、更加高效地应对随时可能剧烈变化的病情。

施劲东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医务科科长、呼吸科与

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施劲东,全球首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主诊医师之一。2003年参加非典战役, 2016年赴新疆处理肺结核防控,2018年赴西南边疆扑灭麻疹疫情。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很多人避而不及、争相远离武汉。远隔重洋的施劲东却提前中断意大利的进修,回国参加抗疫。1月28日,刚回上海的施劲东作为医务科临时负责人(主持工作),立即接手疫情防控指挥工作,协助院领导迅速理顺诊疗方案和防控流程。2月19日,施劲东作为队长率领上海五院50人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在雷神山医院援鄂48天,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救治病人,交出了队员零感染、普通病区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头的圆满答卷。疾风知劲草!面对疫情,施劲东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是特殊时期真正的“逆行英雄。”

耿道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副院长、原工会主席

兼放射科常务副主任

耿道颖从事影像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35 年,是业内颇具声望的“全科”专家,临床上熟练阅读全身各部位CT/MRI影像,科研上主攻脑和脊髓重大疾病影像学新理论与新技术,最早开设影像会诊普通门诊并坚持至今,年会诊疑难影像10000余例,患者来自国内外。

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卫生部突出贡献奖、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及上海市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五洲女子科技奖等10余项。

夏敬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夏敬文是有着20多年党龄的呼吸科专家,2008年汶川地震,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华山医院紧急救援队第一批队员,震后48小时到达灾区,徒步深入重灾区实施救援。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作为上海市第四批援藏医疗队员,帮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立纤维支气管镜室,并为当地培养了一支纤维支气管镜医护团队,助力刚刚成为三甲医院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实现新的跨越。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夏敬文作为华山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逆行”奔赴武汉,整体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ICU病房。夏敬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光谷院区ICU的出色成绩立下汗马功劳。在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时候,他年迈的父亲突发急性心梗不幸去世,夏医生在悲痛之余,仍然全力投入到抗击新冠的工作中去。

徐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党委书记

徐虹深耕儿童肾脏病领域,临床科研成果卓著。针对我国儿童尿毒症救治的难点和痛点,推动以居家自动腹膜透析技术(APD)为核心的肾替代疗法,在国内率先启用国际指南首推的居家APD技术,透析例数居国际儿童透析协作网首位,5年生存率90%。创建儿童尿毒症主要病因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等的早期筛查及精准诊断策略。牵头成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互联网+肾脏专科联盟”,创建“中国儿童遗传性肾脏病数据库” 。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徐虹带领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领导小组,组建专家组,设立防控指挥部。徐虹创新性地组建了“疫情防控督查组”,由40余位党支部书记和资深专家组成,每周前往门诊、住院部、实验室等部门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2020年上海市模范集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疫情就是战情!2020年1月,上海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且感染病例逐渐增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积极响应医院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抗击疫情,恪尽职守”的倡议: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体中山人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强强联合,在诊治新冠肺炎这一肺部疾病方面具有更加独特优势,超强的临床诊治经验、胸部影像学专业读片水平,鉴别诊断的逻辑思辨能力。两个科室的同仁在援鄂医疗队前方,勇担各医疗组组长并且与兄弟学科同道一起团队协同作战,奋战在抗疫新冠肺炎的第一线。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冠肺炎救治医护组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新冠肺炎成人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始终坚持以维护上海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为使命,是捍卫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战斗堡垒。全院上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始终坚持科学组织、科学防控、科学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科学防控、精准施治,切实有效地救治患者、控制疫情,展现了良好的综合救治能力和整体医疗水平,彰显了维护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公卫精神,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每年收治各类感染病人约7000例次,门诊量为每年15万人次,院内外疑难危重感染病会诊8000人次/年。自2010年起连续9年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名。

面对2003年 “非典”、2009 年甲型H1N1 流感、2013年H7N9禽流感、2015年西非埃博拉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感染科医护人员始终冲锋在前,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科室张文宏主任被任命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徐斌副主任医师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徐惠护师支援武汉市第三医院,张继明教授、孙峰主治医师和曹晶磊护师加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建设武昌方舱医院,张继明教授任队长。陈澍教授、毛日成副教授和朱娴杰护士共同奔赴武汉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区。感染科全员投入、全力投入到一线抗“疫”中去,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示了白衣战士的英雄气概。

来 源

复旦大学工会、微电子学院、各附属医院,上海发布,申工社

编 辑

严奕晨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复旦13位个人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3个集体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