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荔枝新闻:“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听!哈拉新村的“最炫民族风”

2020-12-08 12: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荔枝新闻记者/梁瑄 朱一普 剪辑/王旖文

“呐哟耶,呢呀耶,呐呀呐呢呀呐哟耶……”

高亢奔放的“扎恩得勒”歌曲,欢快活泼的“哈克麦乐”舞蹈,只要你来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梅里斯区的哈拉新村,都会被扑面而来的达族风情所吸引。

△ 哈拉新村莫日根广场

“村口大门的造型是我们达斡尔族特有的乐器——四弦琴,广场上矗立着的这个雕像就是达斡尔英雄莫日根。”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哈拉新村党支部书记多雪英是地道的达斡尔族人,穿着传统服装的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这个有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美称的村寨。“哈拉,在达斡尔语意为’冰道’。我们哈拉村是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村落,村民70%都是达斡尔族。”

△ 哈拉新村党支部书记 多雪英

“以前的村子可不是现在这样……”作为哈拉新村的历史见证者和引领全村致富发展的开拓者,多雪英指着如今整齐划一的房屋说:“以前全村没有几个砖房,路都是土路,夏天一下雨就是一身泥,上学都是泥泞的道路,冬天连线衣线裤都没有。”

1998年,嫩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哈拉村被洪水冲毁,村民们无家可归。

△ 1998年洪水冲倒了房屋

第二年,由全国政协筹集捐款3000多万元重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哈拉新村。

△ 乔迁当天的热闹场景

“搬新村的那天真的是太高兴了!坐在炕上感觉可舒服了,之前多困难啊,都没想过能住上砖房。”说这话的是村民李玉琴,聊起进新村的场景,直到现在她还历历在目:“党和国家对俺们的照顾真是太好了!”

村庄虽然重建了,但是村里地少人多、收入渠道单一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制约村庄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到2013年,哈拉新村仍然是一个贫困村。

【手握金钥匙 打开致富门】

发展模式的创新,关键是发展思路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哈拉新村又迎来了一次新的转机。通过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选准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这条精准脱贫路,全体村民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手握金钥匙,打开了致富之门。

△ 非物质遗产文化体验馆

“我们达斡尔族是农牧渔猎民族,一进门您看到的这处微缩景观,就展现了我们达斡尔族的生活场景。”哈拉新村驻村干部吴明晨带记者走进了今年6月刚刚落成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体验馆,已经成为了哈拉新村的网红打卡点。

依托民族特色和生态资源,哈拉新村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坚持做好民族文化传承、讲好民族故事,在饮食文化、民间工艺、地方产品、村寨建设、旅游开发上融入民族符号,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 吴明晨婚礼照片展出

“这个是按照我们达斡尔族传统习俗办的婚礼,你看到的图片上的这个新郎就是我。”看到自己婚礼的照片展出,吴明晨笑着说:“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同时也觉得很骄傲,因为可以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民俗。”

△ 非遗体验馆展厅

一份份文献资料,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出土文物……“齐齐哈尔筑城者、嫩江流域开拓者、祖国北疆守护者、民族团结实践者”的达斡尔族形象在荔枝新闻记者的脑海中丰满起来:历史悠久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继承发展了扎恩达勒、哈肯麦呼苏古、乌钦等音乐形式。

△ 非遗传承人吴明晨演奏木库莲

“‘木库莲’是达斡尔古老的口簧乐器,多用于青年男女表达爱意或祭祀活动。”说到这里,吴明晨拿起了挂在胸前的木库莲演奏起来,貌似简单的一个簧片奏出婉转悠长的曲调,仿佛带着记者飞到了辽阔的草原上,鸟鸣、奔马、激流,汇成了宏大的交响……

【民居变民宿 拓宽致富路】

在采访中,荔枝新闻记者对达斡尔族人的现代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民居改造成了民宿

走进整齐的村落,随手敲开了一间民房大门,女主人康淑珍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做客。

两室一厅的房间干净整洁,目之所及都融合了达斡尔特色,彰显少数民族风情,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

△ 哈拉新村村民 康淑珍

“城里人都住楼房,看到我们这种大炕可稀奇了,你伸手摸摸看,这炕都特别热,冬天可得劲了!”说罢,康阿姨拉着记者坐在炕上,聊起了她要做民宿的初衷。

“咱们新村建立以后游客挺多,我当时就想改个民宿,做个农家饭菜,有人来住宿的话,可以感受下我们达斡尔族人的生活。改了以后很受欢迎,从5月份到10月份游客不断,周末都供不应求。”

康阿姨的这个致富点子很快就见到了效果,于是其他村民也跟着干了起来。就这样,一家,两家,最后村里四五十户都跟着把房子改成了民宿风格。从民宿的设计,到建设,再到各种设施的添置,大家相互传授经验,一个全新的致富产业很快就成熟了。

△ 达斡尔族特色民宿

就这样不断整合资源,规范民宿标准,先后明确了村集体领办型、村民自营型和外来人员与村内租赁合作型等三种类型,至今,村内已有标准化民宿9家,庭院民宿14家,村民自办民宿56家,并与齐齐哈尔市双丰、海外等多家旅行社形成长期稳定合作。

“我们过去一摸兜比脸都干净,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好了,我们的钱袋子确实鼓了。”康阿姨的脸上始终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 哈拉新村村貌

资源有了,硬件也上来了,大伙儿又在一起盘算着,怎么才能打响哈拉新村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村里于是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花起了心思。先后推出“周末好时光一起游达乡”精品旅游路线,引进达族风情园项目,建有千余平方米的大型生态酒店、6套达族传统民居、多功能会议室、绿色无公害种养殖基地,还有传统绿色农家豆制品加工作坊等。村子里的旅游资源被全面盘活,用市场化的模式整合到了一起。

如今,这个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虽然只有300户、1100名村民,但是年接待游客量却达到57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7500余万元。

【“救命草”成“致富茶” 探索致富经】

柳蒿芽,是当地一种不起眼的“草”,但对达斡尔族来说却意义非凡,被称为“救命菜”。达斡尔族村民食用“柳蒿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超过300年。没有粮食吃的时候,从野地里采这种草,剁碎了下锅,不盖锅盖,可以做出绿色的汤。至今,柳蒿芽还是每家常备的食材,拿它做汤做丸子,做饺子馅儿。

“柳蒿芽它是代表我们民族的,我想把这个达斡尔族的特色弘扬出去。达斡尔族是契丹的后裔,故起名为契丹古茶。”

△ 康健向记者介绍柳蒿芽茶厂

眼前的这位90后就是这间温室的主人——“契丹古茶”的创始人康健,一个地道的达斡尔族人。2018年,他选择返乡创业,在哈拉新村景区内创建了契丹壶柳蒿芽茶厂,用达斡尔族特色柳蒿芽加工制成“契丹古茶”。“达斡尔族孩子是闻着柳蒿清香长大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品牌推广将民族特有的文化发扬光大。”

目前,“契丹古茶”已经是一家集基地种植、科研检测、产品加工、策划营销、茶文化研究、互联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企,年产量近3万盒,收入800万元,远销省内外多个城市。

△ 柳蒿芽

一枚小小的柳蒿芽,康健想到的却是一个大产业。他想的是对以柳蒿芽为原料的传统民族食品进行全方面的开发,把一系列的产品推向市场。

哈拉新村历来耕地少,而柳蒿芽的大规模种植,却需要更多的土地。这样的矛盾制约了柳蒿芽产业的发展空间。

康健想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这个矛盾。在柳蒿芽的种植上,引入无土栽培技术,从而扩大产量,尽早让柳蒿芽速冻水饺、柳蒿芽丸子等传统民族食品走向市场。

柔嫩的柳蒿芽,带动了一方致富路。

△ 打造“线下制作+线上售卖”新模式

如今,康健创办的企业以“贫困农户+合作社+基地+无土栽培+科研”的模式,吸引村民们加盟,由此带动了当地140余户农民增收60余万元。

【记者手记】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哈拉新村只用了短短6年的时间。

挖掘、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带动乡村振兴。哈拉新村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建理念贯穿于发展建设始终。一句话,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哈拉新村依靠的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催生出的内生动力。

有了这样的内生动力,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扶持,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快速地催化孵化,好政策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当清晨的阳光

洒落在莫日根广场雄鹰的翅膀

当悠扬的歌声

飘荡在青翠的草原上

当幸福的笑脸

洋溢在村民的脸庞

“冰道”终将不再寒冷

而是充满希望

这是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指引着我们全面奔小康

来 源 | 荔枝新闻

编 辑 | 陈佳玉

值 周 | 王子铜

责 编 | 丛明辉 陈佳玉

总 编 | 贾 婷

投 稿 | mlsrmtzx@163.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原创致敬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荔枝新闻:“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听!哈拉新村的“最炫民族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