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解锁首善西陵“幸福密码”

2020-12-11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鸟瞰西陵区全景 三峡日报通讯员 赵明 摄

11月29日,初冬时节,万物敛藏,江风寒意侵骨。但在西坝大江边的小游园公园,却热气腾腾——有带孩子出来玩的居民、和朋友一起来观葛洲坝的游客、飞无人机摄像的青年,还有一群欢乐的大妈,正争先恐后找最佳机位以大坝为背景,拍广场舞视频,发抖音。

“隔个几天,就有惊喜!”裙裾飞扬翩翩起舞的胡萍告诉记者。家住西坝桥南小区的她期待的下一个惊喜是家门口正在进行的“三供一业”改造,起初,施工队入场,把住了三四十年的院子翻了个底朝天,她颇有些不适应,但随着管道入地,违建拆除,一块块地砖把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巴地平整成了整整齐齐的泊车位和人行道,她发现仿佛被时间遗忘,一直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小区突然开始破茧而出重新生长了。

不仅仅是在西坝,在四方堰,在白龙岗,在西陵区的旮旮旯旯,不经意间,就会眼前一亮,让人发现新宝藏。

生态环境改善了、居住环境变好了、营商环境升级了……

转变的背后是西陵区着眼当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三在”工程引领下,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基本服务水平,着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出一幅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

“单细胞”激活“微循环”

——在创新城市治理中夯实“获得感”

▲已经装好电梯的北京花园小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

深秋的宜昌,天高云淡。走进西陵区铁路坝社区富丽小区,一股“小而美”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刷黑的道路宽阔整洁,绿化带内花团锦簇,文化墙新颖亮眼,晾晒区、宣传栏、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我们的幸福感‘蹭蹭蹭’地就上来了!”面对眼下的居住环境,在小区住了20年的李爱萍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改造是个大工程,社区出面、物业和业委会牵头,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广大居民手中。

“怎么改?改哪里?我们全程参与,是最大的受益者。”李玉萍说,在居民的呼吁下,改造后的小区开辟了晾晒区,安装了健身器材,开设了党员活动室,曾经的“脏乱差”小区蜕变成一个环境清幽、卫生整洁、管理有序的和谐安居小区。

铁路坝社区党委书记陈洁告诉记者,富丽小区的变化得益于该小区“356”工作机制的建立,即三位一体、五方联动、六支队伍,以小区综合党支部、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为抓手,充分调动了小区居民、物业公司、业委会、志愿者、小区包联负责专干、社区网格员6支队伍参与到小区的治理和建设中来。

改变的何止富丽小区,在嘉明花园小区,昔日“菜园”早已蝶变成“花园”;在长客小区,长达10余米的臭水沟消失,文化墙令人眼前一亮;在天赐广场,长期漏水的供水管改造了……道路通畅了、监控装上了、停车位充足了、墙面亮丽了,一个个小区的蝶变,正是西陵区城市基层治理最好的佐证。

2016年以来,西陵区坚持以城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创新,构建了以“党建主导型业委会”为抓手的横向自治平台和以“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为抓手的纵向组织纽带,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支部建在小区上,全区277个小区组建了临时党支部;

党建主导型业委会100%覆盖,以“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为基础,建立居民协商议事平台;

创新“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全区311个社会组织星罗棋布,形成了“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的治理格局,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类社会服务;

西陵区不断探索的社会基层治理之路,真正体现了小区才是城市最基本的治理单元。

“一个个小区就像一个个‘细胞’,逐个激活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产生动能。”西陵区委书记卢斌认为,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更是城市的主人,让主体负责,让主人归位,正是西陵区社会基层治理的初衷

“首席服务”成就“西引力”

——在精准服务中增强“存在感”

▲鸟瞰新国贸 三峡日报通讯员 王松 摄

10月31日上午,西陵区唐家湾片区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一派喜气洋洋,宜昌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在此举行盛大的奠基仪式。

宜昌吾悦广场由新城控股集团打造,项目北临城东大道,西邻峡州大道,交通便利,拟投资10亿元,将涵盖国际购物中心、风情商业街、精品住宅等多种巅峰业态。

吾悦广场的落户,正是西陵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出的硕果之一。

刀刃向内,久久为功。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潜力、实力与活力。”西陵区委书记卢斌表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首先要用“温度”让企业有存在感。

2016年初,西陵区在全国创新推出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并以此为起点,不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推企业发展。

“渗透量、渗压量、位移等均在安全值范围内,各水库运行正常。”瑞派尔(宜昌)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云平台前,工作人员正在对刚刚接入的水库运行数据进行检测和记录。

“从4年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云平台完成开发,到今年正式上线运行,首席服务官帮助我们成功打开了市场。”瑞派尔(宜昌)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康德忠说,创新种下了公司转型发展的希望,服务则激活了企业展翅翱翔的梦想。

“从帮助贷款,店铺租金、电费减免,再到上门宣传各种优惠政策,作为小微企业我们有一种很强的存在感!”谈起首席服务官给企业带来的帮助,一爿香餐饮负责人谢贤君连连称赞。

一组数据,见证了西陵区650名首席服务官沉甸甸的业绩——今年以来,首席服务官累计走访企业3710人次,获得企业嘉奖令1084份;

累计办理企业诉求765件,已满意办结748件,办结率98%;

为辖区425家企业综合授信和贷款79亿元,有效帮助了复工复产企业的正常运行;

举办“春风行动”线上专场招聘会21场次,帮助258家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岗位4847个;

搭建企业抱团发展平台,向30家商会、协会宣传推介辖区商贸企业、优质资源、订单需求,促成项目合作金额达3000多万元;

此外,西陵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推出“首席网格长”服务模式,将园区企业按片区划分为9个网格,建立健全“1+3”(1名责任领导、1个责任部门、1名“首席网格长”、1名片区网格员)服务机制,通过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网络。

“生态绿”扮靓“美丽城”

——在环境治理中提升“幸福感”

▲石板水库整治后,成为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站在沙河公园的观景平台上,极目远眺——远处滔滔江水,绵延东流,近处沙河水系水体清澈,综合整治工程进展如火如荼,周围岸线正在铺设步道、复绿造景,不时有白鹭从水面掠过,泛起阵阵涟漪。

“沙河的环境越来越好,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眼前正在建设的环保公园,让67岁的老村民孙元金心生感慨。

孙元金是土生土长的窑湾沙河人,从不通路、不通车的山坳坳搬迁到平坦开阔交通便利的小区,从土墙屋、茅草屋、砖瓦房再到现在的电梯房,短短几年,沙河村的人居、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元金告诉记者,现在出门就是小广场和体育场,每周还和老伴上一次老年大学,学习摄影和唱歌,“生活别提多滋润了!”

今年8月20日,窑湾街道印发《生态窑湾三年行动计划》,将努力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社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窑湾。

魅力沙河、生态窑湾,只是西陵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宜昌的中心城区,西陵区不仅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宜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西陵区牢固树立“天地人城、和谐共生”生态观,紧紧围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工作目标,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和区域生态治理。

2018年起,西陵区将西陵岸线复绿工程纳入市区两级“山长制”进行管理,严禁居民林下种菜;

高度重视沿江岸线复绿工作,截至目前,沿江岸线植树造林100多亩,修复岸线2.6公里;

响应“全面禁渔”的号角,全面督查禁捕退捕工作,今年7月下旬,118条“三无渔船”全部清零上岸。

以“生态市民”建设作为生态治理切入点,创新打造生态社会治理的“城市版”,2016年启动“生态市民”建设,成立近百个生态环保组织,设立临江坪、锚区、沙湾综合服务区等4个“生态市民宣教点”,累计超过20万人次参加生态环保志愿服务;

“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公益组织开展500多次捡拾长江江滩垃圾、保护长江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共清理江滩垃圾800多吨,成为守护长江的全国典范。

“儿时玩伴”又回来了!

自今年5月起,成群结队的野生江豚频频在长江宜昌段西坝庙嘴处现身,引来市民、游客的驻足,城区滨江公园镇江阁更是成为摄影达人最爱的“逗留地”。

“小时候下江边玩经常看到江豚,没想到如今它们又出现了!”家住土街头社区碧水兰庭小区的张桂林是土生土长的宜昌人,每天必去江边“打卡”的他明显感受到,近几年江水更清了,不时还可以看见江豚在追捕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露出迷人“微笑”。

“微笑天使”频频现身,用“微笑”见证着长江生态的持续向好。

据了解,自2018年西陵区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葛洲坝下水域成效明显,大群江豚在此栖息,自去年以来种群不断增加,监测数据达到17尾。

记者手记

下绣花功夫守老城烟火气

时间是一位魔法师,褪色腐蚀是时间的破坏力,生长成熟是时间的建设力。

老城、老旧小区、老居民,电线在老化,管网渐损坏,墙壁变斑驳……时间易“物”。然而,习惯在生长,感情在加深,关系在强化……时间化人。

单纯改“物”,改了一时,修修补补,终究只是掩盖时间的破坏力,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变量,激发出小区自身的生命力,让时间做“正功”,才能真正让老旧小区重焕光彩。

西陵区委区政府变以往老旧小区改造改“物”为主的思想,树立从“人”到“物”到“人”的理念,人是目的,所有工作围绕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增进群众的幸福感;人是主导,以业委会为抓手,充分调动激发小区人的自主意识;人是结果,“物”改造的成果,最终由小区居民来检难来维护。这种业委会+人本化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在改“物”的同时也完成了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的一次正向互动,让“人”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这种模式的成功得益于西陵区一直以来在创新社区基层治理方面扎下的深厚基础,也得益其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定力。

“其实在别的新小区也买了房,但还是愿意住在这里。一是方便,二是住了20多年,有感情舍不得。”在采访中,一位白龙岗小区的业主告诉记者。无独有偶,在西坝、四方堰,有一批老居民不愿搬进新小区高楼,宁愿住在老房子里。

舍不得老邻居,老街坊,舍不得菜市场熟悉的早点味道,舍不得老城区因为岁月沉淀下来的人间烟火气。

对于有些市民,美好生活不是高大上的高楼洋房,经过自己亲自参与改造的老旧小区,便利性舒适度跟上新小区,还有老邻居老感情老味道的加持,住着,舒服。

作为人口密度最大的老城区,西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下绣花功夫,绵绵用力,不急于求成,不好高鹜远,把“幸福西陵”从口号分解成一个个难题解决、一位位居民“眼前一亮”、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新生的密密针脚。

来源:三峡日报

原标题:《解锁首善西陵“幸福密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