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城瑰宝 | 技艺精湛的红古刺绣!

2020-12-16 1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视频 |陇上非遗

“雪浪起峡谷,湟水绕平塬,百里红古川,却似小江南。”这个位于兰州西南部,素有“瓜果之乡”和“冶金谷”美称的小城红古,东接西固区,西临大通河,南濒湟水河,北部黄土山岭与永登县毗邻。这里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诞生了璀璨的河湟文化。这里是汉族、回族、土族、藏族杂居的地区,多民族的交汇融合,带来了丰富的民族传统工艺,其中,刺绣就是一种。

明末清初,红古刺绣就已经是地方民间传统工艺了。据史料记载,解放初期乃至上世纪末,红古刺绣一直是红古婚庆礼仪方面相当关键的一项。民间摆嫁妆,主要就是显示姑娘家的刺绣手艺。

在传统节日中,红古刺绣也具有重要意义。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粽子,插艾叶以外,还会给小孩子佩戴荷包,有祈求平安之意和襟头点缀之风。

红古刺绣是甘肃省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主要面料为绸、锻、绢、纱等。工艺讲究、施针严谨、掺色柔和、片线光亮、虚实得体。绣者依据世代相传的审美意向、表现手法,把具有指向性意义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加工,并赋予特定的内涵。

红古刺绣在表现形式上,追求和谐对称,注重守恒中的变化,丝绒色彩搭配和谐,以素净为基调。绣品底子以白、蓝、青等素净的绸布为主,针法质朴、细腻。绣品的种类分欣赏品和日用品等几大类。

传承状况

红古刺绣随着时代的变迁进步逐步淡化,少部分优秀作品还能零星找到,大部分优秀作品及技法已失传。刺绣佳品的作者都已年老故去,传承人较少,部分作品可称精品,如枕顶刺绣“三娘教子”、“家和人兴”、“清白执家”、“蛐蛐吃白菜”等,红古刺绣“荷包”、窑街刺绣“白龙马”、“狮子”、“鞋垫”等。

近年来,红古区文体旅游局抢抓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这一契机,将文化与旅游、非遗与旅游相结合,积极发掘开发文创产品,打造以刺绣传习所等为中心的刺绣艺坊、文化小院,树立自己的品牌。

2001年红古刺绣作品参加兰州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甘肃省民间工艺品艺术展。

传承题材及用途

01

祈福

红古刺绣的荷包,又叫香包,香袋等,是用彩色的绸缎缝成,然后将棉花等填入其中,最后缝上珠串,配上各色丝线制作的流苏,中间再填上香料,一个精美的香包就做好啦!花样繁多,观赏性极高。到了端午节,要给小孩子们佩戴绣有老虎、麒麟、鸡、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等图案的荷包。

02

定情信物

过去,荷包是未婚女子向心上人传递情意的信物。

03

嫁妆

解放初期乃至上世纪末红古刺绣是红古婚姻礼仪方面相当重要的一项。新媳妇要在结婚当天摆嫁妆,送枕顶认亲戚,显示姑娘家的刺绣手艺。枕顶大多为花卉,也有诸如大白菜一类的蔬菜,或是“三娘教子”这一类有故事的绣品。

04

日用品

主要是被苫、枕套、桌布、靠垫、床单、鞋垫等。这些既是姑娘们的随嫁之物,又是平常穿戴之物,送人或留作己用。

05

欣赏品

主要是挂毯、工艺刺绣画、绣球等。构图优美,刻画细腻,色彩艳丽,气韵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龙凤吉祥”、“丹凤朝阳”、“荣华富贵”、“福寿双全”等,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来源 | 红古区文化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金城瑰宝 | 技艺精湛的红古刺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