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条战线”暨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通乡村医养惠农最后一公里

2020-12-17 09: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冬至前夕,河北省东北部三河市的室外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6度左右,早上八点刚过,记者踏着满地白霜跨进该市黄土庄镇白庄子村卫生室,立时感受到一屋的融融的暖意。正在卫生室看病的村民李忠鹏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不仅缺医少药,而且没有诊断设备,看病不是往县城跑就是往镇里跑,一个来回少说也要多半天,还得多花几十元钱路费。现在村里的卫生室不仅医疗条件不错了,而且还有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医生来看病,不仅就诊问医方便多了,而且钱也花得少多了”。

在三河市,与李忠鹏一样感到看病方便的人还有很多。这都归功于该市在所辖农村全面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基层健康网建设。通过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财政直接供养的大学生村医、全覆盖的农村平价药品配送体系、农村群众全员健康教育管理体系4项基础工程,三河市的农村医疗真正做到了与城市医疗接轨,使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泃阳镇卫生院医生走村入户举办医疗知识讲座。

院室建设强基础

一方面是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群众看病难;另一方面是农村缺医少药,百姓时常就医无门。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城市看病不挤,农村看病不难?加强农村医疗网络建设,实现城乡医疗均等化发展,是重要手段。出于这样的认识,河北省三河市加强农村医疗网络建设,力求做到方便了农村群众与减轻了城市医院负担一举多得。

百姓看病是否方便,与医疗资源的分配方式有着直接关系。要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首先必须解决农村医疗设施落后问题。为此,三河市累计投入在近年来投资1亿多元,在全市新建了332所标准化农村卫生室,整个卫生室建设遵循村集体出地、财政出钱、产权归村和卫生院管理的原则进行,每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投资25万元,总面积120平方米,诊断、治疗、药房、处置、观察、健康教育6室独立分设,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条件。同时,为每所村卫生室投资5万元,配备了心电图机、中医理疗机、电针仪等医疗设备,达到《河北省村卫生室主要设备基本装备标准》要求,并配备了除颤仪等紧急医疗救治设备。在运行经费方面,三河市财政为正式投入使用的高标准村卫生室拨付每年10700元的运行经费,使得卫生室的日常开销得到基本保障。

在保证农村卫生设施的同时三河市还为10个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1辆公共卫生流动体检车,定期深入全市所有村街,轮流为为村民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力求将各种病症发现在萌芽之中。

在黄土庄镇小营村卫生室,记者看到,这里宽大敞亮、窗明几净,基层医疗所需要的各种办公设备和医疗器械齐备,俨然一所高标准的医院。三河市卫生健康局副主任科员张金宇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农村越来越多。村卫生室有了健康教育室,由乡村医生统一讲解保健知识,能够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既保护了群众健康,又减少了政府开支。

泃阳镇大学生村医刘岳华在给特殊人群传授慢病防治知识。

队伍精干壮实力

除了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外,高素质医务人员的匮乏也是农村医疗卫生的短板。为此,三河市政府提出要为每个农村医疗点都配备合格执业医师。从2011年启动实施“大学生村医招聘工程”,目前共招聘131名大学生村医,全部下沉到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缓解了乡村医生年龄老化的实际问题。对这些大学生村医,三河市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管理模式,大学生村医所需经费全部由市财政承担。

“以前的乡村医生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赤脚医生’,知识缺陷大、队伍老龄化的问题普遍存在。通过政府开支增设大学生村医岗位,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医疗岗位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以药养医’的问题。”三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刘福说。

在齐心庄镇夏辛庄村卫生室,从河北北方学院毕业的村医石晓南告诉记者,自己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左右,每月还有药品零差率、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政府还提供“三险一金”的社会保障,药品一律按照集中采购的价格进行零差价出售,药费开支全部纳入农村医保开支。这样一来就有效杜绝了“以药养医”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农民群众的开支,又使得超标准过度医疗用药的难题得到有效控制。

错桥村村医史金在为签约农户上门服务。

机制完善出活力

“乡亲们,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营养足了,一定要注重防止营养过剩的富贵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大都与营养过剩有关系,这样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就会带来危及生命的大病......”在齐心庄镇大康庄村卫生室,村里10名慢性病患者正围坐在健康教育室,听村医康树松进行健康知识普及。

72岁的村民康长云告诉记者,他的心脏病、高血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很大程度得益于经常听卫生室进行的各种健康知识讲座,很好地规范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现在自己有事没事总愿意到村卫生室转一圈,与医生聊上几句。而他接受的健康讲座,就是全链条系统服务的一部分。

按照系统工程、系统落实的思路,三河在解决缺乏农村医疗场所和执业医师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全链条的系统服务。这当中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网络,一是医药配送网络,保障药品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二是执业医师培养网络,由市、镇两级中心医院抽调医务人员定期对农村医生进行培训,乡村执业医师定期给农村群众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三是群众健康档案及农村慢性病、多发病防治网络。

三河市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健康股股长李利告诉记者,在基本药物的采购上,三河市实施严格的政府招标采购制度,一律实行药品统一采购配送,零差率销售。同时,三河市还规定所有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不得在农村群众用药中有任何加成。

“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对农村多发病、慢性病进行跟踪服务是实施医疗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方便患者就诊、削减医保费用支出都有重要作用。”李利表示,通过全市范围的医疗网络体系建设,病人不管在哪个医院就诊,医生都可以全面掌握其身体基本状况,对于及时判断病情至关重要。目前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10616份,建档率达83.8%。有了这些健康档案,三河市55933名高血压患者、18031名糖尿病患者、284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管理。比如普通群众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一月一次访问,一年实施4次体检等,从而将许多疾病解决在预防阶段及萌芽之中。据初步统计,实施这一措施,至少能使农村慢性病患者发生大病率下降20%左右。“这样一来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李利说。

大学生村医程立英在为村民检查身体。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十条战线”暨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通乡村医养惠农最后一公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