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练精兵强将 护青山绿水

2020-12-18 1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在位于北京西南六环外的燕山地区,驻扎着房山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一中队的30名森林消防指战员。这是一支以扑救森林火灾为主,兼顾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其他事故应急救援的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

房山区现有森林覆盖面积14.07万公顷,森林火险区划等级为一级,是北京市重点森林防火区。为了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房山区不断加强对森防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并通过采用深化责任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火源管控、落实应急值守等措施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

11月起,北京市正式进入2020年-2021年森林防火期,为了做好所辖区域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这支队伍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

迅速反应

将森林资源损失降到最低

“房山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是以扑救森林火灾为主,兼顾洪涝、地质灾害和其他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保卫森林资源和人民财产安全。”房山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一中队队长耿长福告诉记者。一中队的队员们平均年龄35岁,虽然年轻,但是他们有着扎实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近两年来,该中队共接火警116起,出动车辆380台次,累计出动2380人次,在无人员伤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消除了森林火灾隐患。火情就是命令,一中队在每次接到火情报告后都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力求将森林资源损失降到最低最小,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今年春天的一场火情让耿长福记忆犹新。3月18日22点,一中队接到指挥部出警电话,青龙湖镇晓幼营村后山发生山火。接报后,耿长福立即组织人员出动。

“夜间视线非常不好,只能看到山上有火光,接近火场后烟雾非常大,四处都是灌木被烧的噼里啪啦的声音。”耿长福回忆着告诉记者。到达火场时,山火已经烧至半山腰。火场风力有六七级,阵风达到八九级,而且坡势较陡、火势较猛,明显呈上山火态势,且火场不规则,这些都为迅速扑灭火情造成了困难。

通过研判分析,耿长福当即决定采用“分兵合围”战术,将队员分成两组,一左一右追着火线进行扑打,边打边清理。耿长福作为指挥员,手持着发光的指挥棒,用光线来引导队员前行。

“火场上,封闭灭火机的声音大,视线也不好,我和队员之间的沟通就都靠这个指挥棒了。我会先看清楚前边的形势,然后依次告诉每位队员应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扑救。”耿长福说。当山火转为下山火时,他们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将火扑灭。

3月19日00点50分,明火全部扑灭,转为清理看守阶段。1点30分火场达到无明火、无烟点、无气味的“三无”标准,3月20日10点,经前指批准后,队员们这才撤离,无复燃火发生,无人员受伤。本次扑救共出动人员28人次,车辆4台次。

“扑火的时候不觉得累,感觉浑身是劲儿,但是一旦火扑灭了,绷着的神经放松下来,这时候觉得抬抬手都费劲。”今年46岁的耿长福说。每次扑火后,他和队员们都成了大黑脸。“烟灰吹到脸上,再加上出汗,整个脸都是黑的。”耿长福笑着说。

狠抓训练

队员全部达到一级作战水平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一中队组织队员开展政治教育、森林消防理论知识、扑火技战术、扑火安全及紧急避险等科目学习。要求每名队员熟知森林消防理论知识;掌握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的规律及扑救方法;熟练使用风力灭火机、2号工具、油锯、水泵等扑火工具及其日常保养维修。业务培训后还要组织队员考试,考试合格核发《上岗资格证书》。

同时,为提高整体反应、协调配合、应急处置能力,一中队还会不定期的进行拉动演练,包括接警、集合、登车、出动四个部分,从接警到出动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每年参加房山区组织的综合演习,进一步提高队员的体能和实战能力,从而实现“集结快、扑救快、清理快、转场快”的目标。

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森林消防应急队伍,耿长福积极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提升队员连续作战能力。训练以登山长跑、负重跑、俯卧撑为主,队列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依据火险等级调整每日培训内容。

“我们每天的训练内容都要根据前一天预报的火险等级来安排。”耿长福向记者讲起了一中队的日常工作。

每晚,他都会组织队员共同观看北京新闻、天气预报,关注第二天的火险等级。耿长福就是依此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如果是四级蓝色预警,代表低度危险,森林可燃物难以燃烧,他会组织队员进行户外训练和体能训练。三级黄色预警代表中度危险,森林可燃物较易燃烧。这天,他会组织大家日常训练,包括队列训练、扑救森林火灾安全常识及避险,各种机具的使用维修与保养,以及以水灭火等训练内容。二级橙色预警代表高度危险,森林可燃物容易燃烧。他就出动三分之二人员巡逻检查,遇到火情及时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如果是一级红色预警,代表极度危险,森林可燃物极易燃烧。全体队员都迅速进入一线战备状态,接到火警任务立即出警。

此外,一中队还定期对全部一线扑火指战员进行体能测试,使其全部达到一级标准。“我们的一线队员全部达到一级作战标准,从而实现集结快、扑救快、清理快、转场快的目标。”房山区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管理科科长李会健告诉记者,特别是近两年,共116起救援工作中实现了零伤亡,要得益于狠抓日常训练。

言传身教

打造森林消防“家”文化

“我们这里就跟部队一样,队员吃、住、训练都是在一起,非常团结。”耿长福告诉记者。房山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一中队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年纪最小的队员只有19岁。

对于这些年轻人,耿长福平时组织训练时非常严格,但生活中就像父亲、兄长一样给予队员们关心、关爱。年轻的队员刚来时还会想家、想父母,在他的带领下,迅速融入团队,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一中队队员于洪德就是年轻队员中的一员,在他眼中,队长就是他的好大哥。“我们年轻队员经验少,队长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救火的最前边。为了我们的安全,他将自己总结的经验用实操的方法告知我们,生动又实用。”于洪德说。

一次,出火场时,一名队员下车时发现自己的裤腰带断了,无法使用了。肥大的工作服设计的本意是便于队员们行动,但是没有腰带的帮助,肥大的裤子会让人迈不开步。正在这名队员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口,耿长福摘下了自己的腰带递了过去,说:“赶紧换上这个,安全第一。”

“火来了,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队长做出这种决定,非常触动我。”于洪德目睹这一幕后说,“我会一直记得。”

在于洪德眼中,队长这个粗壮的汉子,还是个心思细密的人。看到队员们训练的疲惫了,一定会特意嘱咐厨房,“今天加餐,给大家吃点好的。”

“有这样一个好大哥,没有领导的架子,愿意跟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团队的氛围非常融洽。”于洪德说。

面对队员的赞美,耿长福淡淡一笑。在他看来,带兵管理要以德为先。“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不能平时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样就会在队伍中造成威信不高、缺乏感染力。队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带好队伍的关键所在,又是衡量其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还能反映出一个中队长自身的道德品质。”耿长福说。

耿长福从事森林消防工作已经有22个年头了,这是一份辛苦且有危险性的工作,但他却从中感受到了幸福。“这份工作很神圣,用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好房山的每一寸绿水青山,是对北京市甚至对国家做出了贡献。”耿长福说。每当想到这一点,想到这份工作背后的意义,就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近期,耿长福正在忙于新队员的招录、培训工作。记者了解到,房山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现有6支中队,按北京市统一要求,还有两支正在组建中,未来将形成共有8支中队,每队40人,共计320人的救援大队。

目前,新招录120名队员正在接受封闭式训练,将于12月底将人员分配到位。“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家级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伍。”李会健说。

记者 刘欣欣

来源:劳动午报

编辑:周迎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