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七五”普法成果展示(四)】 潍坊市坚持“三化”引领打造法治乡村建设“升级版”

法治潍坊
2020-12-18 16: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近年来,潍坊市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紧跟中心、瞄准重点,着力打造法治乡村建设“升级版”,有效增强了基层群众法治观念,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升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坚持普法教育常态化,培育“法律明白人”。

把乡村普法教育作为全民普法重点,常态化开展普法工作,增强普法实效。一是创新普法形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通过“送法下乡”“法律大集”等形式,依托《机关普法进行时》等栏目及新媒体开展“点单式”普法,广泛宣传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昌乐县依托“村村响”大喇叭开设法治栏目,每天固定时段播出;寿光市建立“法律顾问在您身边”微信群,随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安丘市组织宣讲团,围绕土地承包、房屋拆迁等热点问题进村(社区)巡回宣讲,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二是突出普法重点。把法治乡村建设落实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实事上,围绕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法治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节点,集中学习宣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为重点开展常态化普法教育和法治培训。寿光市围绕加强社会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5个专题,对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取得良好效果。三是繁荣农村法治文化。将法治文化融入风筝、年画、剪纸等文化遗产,建设县镇村“三个一”(一个法治广场、一个法治公园、一条法治长廊或街道)普法阵地。探索杨家埠旅游区法治文化建设模式,实现了乡村法治“景区承载、文化传承、法德浸润、全面融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宣讲进乡村”活动,举办“法治夜校”,为群众送上“法治大餐”。四是壮大普法人才队伍。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乡村法治人才队伍,推进法治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

二、坚持法律服务精准化,打造“法律管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化,努力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一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基本实现为农村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的目标。二是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关于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通过值班、开通微信群等,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参与矛盾化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提升法律服务效能。围绕困难群众民生诉求,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引导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向村(社区)延伸。扩大农村法律援助范围,落实“诚信通”制度,确保应援尽援。

三、坚持社会治理多元化,推进“三治融合”。

一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乡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房屋征收、信访等热点难点问题依法治理力度,完善听证法、警民联调、律师参与“三项机制”,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法官联系点、派驻检察室等作用,促进了矛盾纠纷化解。二是构建“三治融合”模式。坚持以德治为先导、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推进乡村民主法治建设。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推行“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模式,连续20年无信访和刑事案件;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实施“四要三全一评议”制度,有效破解民主议事难题;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把“孝治、孝兴、孝富”作为治村之策,通过讲“孝”话、办“孝”事、做“孝”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潍城区在城市社区推行“自改委”模式,依靠群众解决私搭乱建等社区治理难题;安丘市以“阳光议事日”为抓手,推动村级自主议事、自我监督。各地积极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等活动,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三是深化基层法治创建。探索开展法治镇(街道)创建工作,制定六个方面30项创建指标,实现了创建工作可量化、可考评。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按照省厅部署,对全国、全省、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全面复核,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持续开展法治创建,有力推动了法治乡村建设。

原标题:《【“七五”普法成果展示(四)】 潍坊市坚持“三化”引领打造法治乡村建设“升级版”》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