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十年辛苦不寻常,携手甘孜奔小康

2020-12-20 1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迎着朝霞的甘孜县城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随着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对于龙泉驿区对口支援的甘孜县来说,2020年2月14日已顺利通过四川省、甘孜州脱贫攻坚专项检查验收,四川省政府批准甘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甘孜县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早在1994年,甘孜县就被四川省定为贫困县,到1999 年,全县人均GDP 仅为1322.9 元,不足四川省人均GDP的30%。2012年,全县有建档贫困村129个、贫困人口15708人,贫困发生率达24.64%,“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发展难”曾是甘孜县人民的真实写照,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2000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龙泉驿区派出首批教师支援民族地区教育事业。2007年,医卫人员出征,支援甘孜县,2008年龙泉驿区选派干部挂职甘孜县副县长协助扶贫,2010年按照省委要求,7名龙泉驿机关干部赴甘孜县对口支援。从2012年起,龙泉驿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先后派出5批次对口支援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人才培养、工作保障等重点,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留下了薪火相传的援甘精神。

20年来,龙泉驿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68亿元,协调社会资金3.4亿元,捐助各种物资价值近2亿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60余个,累计选派492名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口帮扶,培训本土人才1万余人,为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00年到2019年,甘孜县地区生产总值从7716万元跃升至119800万元,财政收入从274万元跃升到7437万元,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684元跃升到12461;贫困发生率降至0.64%,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促进甘孜县129个贫困村退出,3265户、15269人脱贫。

20年来,龙泉驿区坚持把对口支援甘孜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民生事业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智力支援为支撑、以全域结对为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助推甘孜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制度建设,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

2018年8月21日—23日

龙泉驿区委书记何勋(右)到甘孜县调研考察

建立会商制度,提供组织保障。201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区对口支援甘孜县工作领导小组累计45次研究部署对口支援工作,两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22次会商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区对口支援办50多次协调推动对口支援工作,两地部门、镇乡(街道)累计100余次对接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指引前进方向。针对重点领域,科学制定实施了第一轮对口支援五年规划,全面完成了第一轮规划项目。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龙泉驿区对口帮扶甘孜县规划(2017-2021年)》,确定了总体目标、重点项目和资金投入计划,为第二轮对口支援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

落实经费保障,解决发展难题。按照省委关于对口支援藏族地区的区市县按上一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5%支援藏族地区的要求,龙泉驿区共投入财政经费3.68亿元(2020年投入0.35亿元),协调社会资金3.4亿元参与甘孜县扶贫建设。

强化项目管理,紧抓脱贫攻坚“牛鼻子”。建立项目协调共商、项目促建、项目现场服务等工作制度,落实“项目月度会商”“项目一对一服务”等促建制度,构建两地四方联动推进机制;建立项目“五定”、项目评估、成效反馈等责任制度,构建支援方、受援方和对口支援工作队“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帮助甘孜县提升对口支援项目管理水平。

严格队伍管理,淬炼过硬队伍。建立健全了8项规章制度和24项内部管理制度,保障落实对口支援工作队工作经费、工作用车,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56个,严管厚爱抓细队员管理和服务,积极打造一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对口支援队伍。

甘孜县驻村工作队动员培训会及党课辅导会

开展联建联创,注重党建引领。建立了“三联三帮”党建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开展结对共建,协同抓好基层党建,协助结对贫困村开展党建“五项创新”,把全域结对、党员驻村帮扶和志愿服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旗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

民生援助,破解甘孜县民生发展难题

聚焦上学难,开展教育援助。自2000年以来,龙泉驿区累计投入教育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选派教师400余人次,捐资修建了甘孜县龙泉希望小学、呷位乡小学,援建了甘孜县二完小、大德乡中心校教学楼、甘孜-龙泉标准化幼儿园、中小学生实验室等附属设施及甘孜县民族中学和一完小教师周转房,提供学位3000余个,新建教师宿舍4000余平方米。

实施二完小托管、“金凤凰”异地代培工程等项目,资助学生1.37万人次,接收甘孜县免费就读生900余人次;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互访活动,两地共有54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

聚焦就医难,开展卫生援助。2007年以来,全区累计派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3人次,其中高级职称30人次;实行“传帮带”计划,培训当地医务人员3000余人次;累计投入经费2217万元,帮助建成中藏医院门诊医技大楼,配套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帮助县人民医院成功争创“二甲”医疗机构、妇幼中心和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乙”医疗机构、中藏医院通过“二甲”民族医院复审,帮助完成4所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建设。

坚持每年多次开展下乡义诊巡回医疗活动,开展联合诊疗9.5万余人次;开展包囊虫筛查7.8万余人次,包虫病发病率由1.2‰下降到0.1‰;先后投入250万元,持续开展阳光妇幼孕产妇住院补助项目,补助孕产妇5500余名、住院分娩率提升至95.29%,婴幼儿死亡率由27‰降低到1.57‰。

聚焦安居、养老、就业难,开展民生援助。投入2490万元,帮助建成甘孜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完成易地搬迁980户,抗震加固990余户,让群众住上安心房、放心房。实施70岁以上老人、孤老和贫困学生关爱、城乡困难群众医保金补助、特困家庭电视通工程,持续开展“暖冬行”“爱心帮扶”等活动,资助困难群众4.5万余人次。

实施孤寡老人关爱工程,每年资助50万元,2020年增加到60万元,帮助甘孜县解决公立养老院150位孤寡老人基本生活物资。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开展旅游服务、摩托车维修等就业技能培训30余期,培训贫困劳动力900余人次,帮助农牧民群众掌握创业就业技能;组织龙泉驿区50余家企业赴甘孜县开展招聘会5场,针对性提供岗位2500余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557人。

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开展基础设施援建。投入2291万元,帮助完成机场大道、河坝幸福新村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助力甘孜县获评四川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投入262万元,帮助组建甘孜县城市公交公司,新建40余个公交站台站点,解决了群众出门难、行路难问题。

投入3450万元,完成甘孜县老水厂技改,建成甘孜县城新水厂、拖坝乡水厂等一批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投入500万元,完成根布夏片区给排水改造、旧城风貌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援建呷拉乡活动广场、城市公厕、太阳能澡堂等一批惠民服务设施建设;帮助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帮助完成根布夏片区管网建设和部分节点风貌整治。

产业援助,增强甘孜县自身造血功能

发挥甘孜县农牧业的资源优势,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帮助建成青稞等规模种植基地20000余亩、集体牧场和养殖小区40个,帮助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30余个,带动73个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

助推康巴拉公司建成全甘孜州最大的“康北生态牦牛产业园区”,争创“康巴娃”等品牌3个,“水淘糌粑”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作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销售额成倍增长;帮助引进和培育大棚蔬菜、土豆、中药材、水果和高端藏香猪、藏飞鸡等种养殖业,帮助甘孜县打破农牧业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的桎梏。

发挥甘孜县和龙泉驿区的综合优势,极推动商贸业发展。促成四川荣焉商贸公司投资5300万元,建成“康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入驻商家50多家,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就业100余人;投资200万元,建成甘孜生态农副产品龙泉驿展销中心,年营业额达1000余万元,销售农牧产品120多万斤;成功举办两届“龙泉甘孜农牧产品年货节”,销售农牧产品40余万公斤,促进甘孜县贫困户户均增收300余元。

龙泉驿区对口援助的甘孜县百村产业基地

发挥甘孜县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投入9400万元,作为12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促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甘孜县百村产业基地的建设;深度挖掘甘孜县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朱德与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十八军窑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泉驿区援建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

投入7412万元,帮助建成旭日岭4A级景区、孔萨农庄以及泥柯乡旅游综合服务站等10余个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旅游配套项目,推动形成“一心多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智力援助,为甘孜县发展提升内生动力

龙泉驿区讲师团赴甘孜县教学交流

人才援助,提供人才支撑。坚持“送进去”与“请出来”相结合,实施干部人才双向选派,采取教育卫生人才对口支援、干部挂职、驻点帮扶、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式,实施人才扶贫。向甘孜县输送各方面人才近500人;高标准选派362名规划建设、农林环保、文化旅游、基层治理类专业人才驻点帮扶;接收甘孜县1200余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龙泉驿区挂职锻炼、短期培训,通过他们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带回甘孜县,为甘孜县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智力援助,提供智力支持。坚持“菜单式”“填空式”培养理念,采取对口支援干部人才“传帮带”、教育“讲师团”和医卫“专家组”集中培训等方式,培训甘孜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万余人次;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培训甘孜县农牧民20000余人次,激发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全域结对,为对口支援增添强大合力

基层组织结对共建行动。两地机关部门、学校、医院结成帮扶对子85个,投入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结对“扶智提能行动”,采取组织联建、党员联帮、资源联用等方式,帮助甘孜县提升党建水平、服务效能以及干部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组织两地街镇乡、村社区开展结对“扶志攻坚行动”,采取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捐资助学等方式,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就业创业,壮大集体经济。

“千企帮千村”帮扶行动。促成成都经开区57家企业、区属国有公司、民营企业与甘孜县6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对子,发挥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采取产业合作、就业促进等方式,帮助甘孜县贫困村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龙泉驿区爱心人士赴甘孜县第二幼儿园开展爱心书包捐赠活动

“社会爱心”帮扶行动。各类社会组织、爱心人士深入甘孜县开展助学助医、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爱心捐赠和开设爱心超市等活动,协调争取80余个爱心组织到甘孜县开展助学、助医等爱心捐赠活动,捐赠资金(含物资折价)1620余万元。

2017年和2018年,龙泉驿区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内对口帮扶先进集体。2019年10月,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也是全省54个对口支援藏族彝族工作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如今风景如画的甘孜县

20年风雨同舟

20年披荆斩棘

20年接续奋斗

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康北

这片最接近天空的地方

见证了龙泉驿区一曲曲无私的奉献之歌

如今的甘孜县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康北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甘孜县人民正向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豪情迈步

编:向竞秋

原标题:《二十年辛苦不寻常,携手甘孜奔小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