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叔的脱贫日记

2020-12-22 0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杨叔的屋里,那新刷的箱柜就在窗前,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是杨叔最爱的红色。再过10天,就是2021年了。杨叔坐在炕上,慢慢翻看着之前的日记:“2020年农历三月十二,继宏放弃休假日,驱车亲临亲躬,自费(买来)床单,为我家整理了床铺;又腰系油布,以童年时初学之娴熟油漆活技术,执刷子刷新了垃圾堆似的两柜一箱,使之鲜红,焕然一新。”

在杨叔的眼里,这鲜红既是对贫困的作别,更是对焕然一新生活的迎接。

杨思笃和朱继宏察看白皮松长势情况。记者 张辰摄

2016年农历三月初一 晴

帮扶干部来了,也重燃了希望

73岁的杨叔是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车辙村五组村民杨思笃,宝鸡市金台区住建局扶贫干部朱继宏扶贫五年来,一直叫他杨叔。

杨叔身材单薄瘦小,但是腰板直挺,看着硬朗。他常着一身蓝色布衣,干农活时,手脚麻利,额头上的汗珠在黝黑皮肤的映衬下闪闪发光。只上过小学的杨叔还是个文学爱好者,村子里能沟通的人少,他就写日记。油盐酱醋、酸甜苦辣,都被他写进日记里,洋洋洒洒,竟也写了14本。

为了摆脱贫困,杨叔辛苦了一辈子:种粮食,他比别人流的汗多,每亩地总能多打一二百斤麦子,却卖不了几个钱;种苹果,他比别人精心,却遇到市场行情不好;养牛,辛辛苦苦养大一头牛,卖的时候却被贩子坑了;好不容易拉扯大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工地因工身亡,小儿子在打工时胳膊骨折……

“我的精神一下子垮了,别说脱贫了,一家人都养不活。”杨叔说。2014年12月,杨叔家被定为贫困户。

“2016年3月1日,帮扶干部朱继宏来到我家,先是核实家庭各项农副收入,后谈及脱贫措施……他拿起扫帚,清扫了庭院卫生。”这是杨叔的一页日记,他的生活从这一天开始改变。

初来乍到,如何帮扶杨叔,朱继宏心里也没底。但是,俩人喜欢文学和写作,能说到一块去,聊着聊着,朱继宏就说中了杨叔的心事:大儿子去世了,怎样才能尽到爷爷的责任把三个孙儿养大?

朱继宏受到触动,渐渐有了帮助杨叔发展产业来脱贫的想法。可是,杨叔夫妻年老体弱,能干什么呢?

“经过多次走访,我发现,车辙村耕地少、林地多,自然环境优美,经常有市民来郊游。杨叔老两口可以管护苗木、散养土鸡,向游客出售土特产。”朱继宏说。

杨叔采纳了这个建议。很快,帮扶项目启动,补助资金到位,仅个把月时间,他就在7亩地上种下了白皮松、花椒、核桃苗。金台区住建局还给车辙村每户贫困户赠送了20只乌鸡雏。

树苗和雏鸡让杨叔忙碌起来,他渐渐走出了老年丧子的悲痛和消沉,心中又燃起脱贫梦想。

不久,小儿子找到了稳定工作,村里安排大儿媳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三个孙儿学费、保教费得到减免,全家入股了两个种植养殖合作社。

有了帮扶人,享受到好政策,杨叔的干劲越来越足。家里15亩地分散在8处,他不是种麦子就是栽树苗,没有一处撂荒;村里开展各种培训,他一场不落;只要听说哪里有活干,他和老伴都赶着去打零工。

人勤地不懒。杨叔家的地在全村务得最好:树苗下见不到杂草,花椒枝用小木棍撑开,接受光照多,长势好。夫妻俩精心饲养的乌鸡,一年多时间,光鸡蛋就卖了2000多元。

三年后,杨叔家的核桃、花椒已经挂果,1万多棵白皮松树苗翠绿一片,最高的也有1米多。“这是我的付出,我干了就有希望。”杨叔说。

2017年农历十一月十一 多云

请结束对我家的帮扶,改扶别人

翻开杨叔的日记,点点滴滴,都是感人的回忆:

金台区委书记来家里慰问,坐在炕上和他一笔一笔算收入账,随行人员还帮他理了发;

驻宝鸡某部队来村里扶贫,了解到他家的困难后,资助了杨叔大孙子5000元教育经费;

硖石镇第一盏路灯在车辙村亮了……

杨叔庆幸自己生活在好时代:“40多年前,我家5口人住十二三平方米的土坯危房……30多年前,扛着70多斤椽子,翻两架山,到县功镇集市只卖了3.5元……现在的精准扶贫,让我这个普通百姓感激涕零!”

2017年11月初,杨叔掐着指头算了一下,自己家庭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3406元。当年农历十一月十一,路过村委会时,见书记、村主任都在,杨叔就走进去说,家里人口多,得到经济、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扶助很大。“人常说,吃够了要知道摞碗,请结束对我家的帮扶,改扶别人。”

杨叔主动向村委会申请退出贫困户行列。然而,考虑到他家刚过贫困线,村委会没有通过他的申请。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杨叔在日记里写道:“贫困户的扶持待遇,我已享受两年多,多种优惠项目,一项都没落下。我既感激又愧疚,无从报恩,只想有生之年,好好劳动,如遇公益事项,将奉献绵薄之力。”

从此,在村委会的大院、在村里的水泥路上,常会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在清扫垃圾。

2018年,车辙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杨叔家参与了光伏发电、中蜂养殖等6个产业项目,年底核算,人均收入7202元。杨叔再次提出脱贫申请,这次村委会通过了,他家从此摘掉了“穷帽子”。

为庆祝这一天,朱继宏和驻村工作队员把杨叔家盖了近30年的房屋墙壁粉刷一新,村里给他家赠送了沙发、茶几、电视机。朱继宏的妻子特意在网上买了一幅杨叔中意的山水画,挂在卧室墙上,整个房子窗明几净、生机勃勃。

杨叔难掩激动之情,将这一天写进日记,“如果老天眷恋我,不急于叫我离世,我倒衷心地还想再多活几年……”

2020年农历五月初九 小雨

希望子孙能记住历史,

律己向上,感恩社会

杨叔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也见证了车辙村的变迁。

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杨叔家所在的六川河边的车辙村依山傍水,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的却是穷日子。2012年全村325户,三分之一是贫困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轰轰烈烈展开。金台区住建局包抓车辙村,帮扶干部来到村里,帮助开展移民搬迁工作,对全村环境面貌、产业布局进行规划设计。2015年起,宝鸡市委、市政府组织万名干部驻村帮扶,开展精准扶贫,朱继宏等14名干部帮扶车辙村54户贫困户。

村委会建了办公楼、休闲健身广场,村组互通硬化路,主街道装了电灯,山洪治理工程项目开工,河堤上栽了花种了树……杨叔高兴地把车辙村的变化写进了日记里。

5年扶贫经历,也影响着扶贫干部的人生。“山区家庭,没有劳动力,发展生产十分艰难。但是,杨叔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不畏艰难险阻,带领全家上阵,脱贫致富,是一位坚强的老人。”朱继宏说,“我帮扶了杨叔的物质生活,他‘帮扶’了我的精神世界。”

和朱继宏一起参与帮扶的其他13名干部,在和贫困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深受感动。他们有的是80后、有的是90后,多数是城里娃。刚驻村时,听不懂方言,和贫困户交流都成问题,几年下来,个个都成长起来了,帮助村民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对扶贫工作充满激情。

在他们的真情帮扶下,车辙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林木、林下经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全村成立蛋鸡养殖、中蜂养殖、黑土猪养殖、山羊养殖等6个合作社,把贫困户全部嵌入产业链。2019年底,车辙村除6户7人五保户外,111户41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

对于车辙村的扶贫工作,帮扶干部还有更长远的计划:发展1500亩柴胡产业园和13个蔬菜大棚,巩固全村脱贫成果,小康路上,大家一起走。

今年,杨叔家的苗木有了效益,小儿子的工资涨了,大孙子考上了大学……燕子在杨叔家明亮的厅堂内筑起了窝,雏燕的叫声悦耳,杨叔全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忙碌了一天后,夜深人静时,杨叔坐在炕上,又一次专注地写着日记:“希望我的子孙日后偶然见此字迹,能记住历史,律己向上,感恩社会……”(记者 张辰 通讯员 刁江岭)

评论员文章丨

写在人民心里的战贫篇章

14本日记,记在各种本子上,字迹工整,装帧简陋。这些日记,记载着一个山区贫困户的脱贫经历,里面既有政策的温暖、帮扶干部的奉献,又有一位古稀老人不服老、不服输的奋斗史。

带领人民摆脱千百年来的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大家一起走”。总书记话语中透露出的真挚情怀,让人感动,给人鼓舞,发人深思。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总书记经常引用的这句古语,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念兹在兹。陕西的扶贫干部没有忘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扎根扶贫一线,勇于担当作为。陕西每年有近1万名第一书记、3万多名驻村干部和45万名结对帮扶干部奋战在基层一线。在田野、在村庄、在扶贫车间、在蔬菜大棚,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朝夕相处,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兑现承诺;他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杨思笃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村庄越来越有生机,村民们打心眼儿里拥护党的扶贫政策,感激扶贫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曾强调道: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到车辙村扶贫的金台区住建局干部共有14名,他们多是80后、90后,城里娃。刚驻村时,工作没思路,方言听不懂。可是,扶贫五年后,他们都变了:没有人迟到早退、大家主动承担更多任务、自我要求更加严格……杨叔和村民们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照顾家人的担当、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恩时代的精神,在一起相处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无声无息地改变了他们。扶贫从单向给予变成了互相激励。正如朱继宏所说:“我帮扶了杨叔的物质生活,他‘帮扶’了我的精神世界。”

“大家一起走”,短短几年,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旧貌换新颜。在这个过程中,干部作风转变了,有担当有作为,勇于奉献为群众。贫困群众富裕了,心存感恩,不忘党恩。大家一起走,干群心连心。14本日记见证着这样一个真理: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永远把谁记在心里!(陕西日报评论员)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杨叔的脱贫日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