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爱情是怎么完蛋的?我们采访了22个年轻人

2020-12-22 19: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所长 DT人类研究所 收录于话题#大家怎么了3个

中国向来缺乏爱的教育,人们渴望爱,但又害怕爱,想要爱却不知道怎么爱,在渣男、绿茶、小三这样的粗暴标签被越来越频繁使用的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野生恋爱教学:

「判断一个人爱不爱你,看他愿意给你花多少钱,看他愿不愿意将你介绍给朋友认识。」

「不要相信什么“我很忙”和“没时间看手机”之类的理由,他回不回复信息,是否继续跟你聊下去,完全取决于他究竟有多爱你。」

「你偶尔脾气不好像个孩子,无理取闹还爱吃醋,敏感还爱胡思乱想,所以一个合格的男友,手机微信要随便你看,去哪里、干什么事都会提前告诉你。」

年轻人一边渴望真爱,一边越来越不相信真爱;一边膜拜理想爱情,一边专研爱情公式;一边想赶紧学会方法论,在爱情里占据主导地位,一边又担心被套路被PUA。爱情被训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人们开始考虑投入产出比,考虑「这个人是不是值得」。

于是,教我们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们好像越来越难爱了。

↑电影《一天》

前阵子,我们向读者发起了「爱情结束时刻」的征集,我们想看看在具体的现实中,究竟是什么终结了爱情。

「要爱情,也要自由」

在信息爆炸、各种关系扑面而来的社交网络中,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当爱情让他们感到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可能还是独自生活更加轻松快活吧。

@小鱼

前一天还在讨论以后给未来孩子买衣服的人,半夜起来给我买宵夜的人,第二天就决然说了分手,因为不让他晚上打游戏让他陪我导致发生争吵。跟我说不爱了,没感觉了,早就想分了。

我一直沉迷在我们很相爱的假象里,从来不曾反省除了生活上的关心,跟他有没有精神层面的互动。我们一个隐忍一个傻,就走到了今天。等到量变产生了质变,也就回不去了。

@罗伊

可能就是在我觉得,他打扰到了我的生活的时候吧。

@艾丽

交往两个月之后我第一次去他家过夜,他半夜偷偷翻我的手机相册(密码很简单,没想到他偷偷看了很多次),看到我和其他男生吃饭的照片,他很生气,把我叫醒质问我怎么回事,还抢走我的手机把和我吃饭的男生朋友删了,扬言说让我爸妈和公司领导都知道……

↑电影《重庆森林》

「人人都害怕被出轨,

但是认为自己不会出轨的人,不足五成」

出轨一直是爱情破裂的罪魁祸首之一。在我们此前所做的亲密关系大调查中,认为自己在现有的亲密关系中绝对不会出轨的比例,只有44.1%。

@佚名

我去找他,他说他有新的喜欢的人了,想和她试试。我哭得稀里哗啦,最后他把我送到了地铁口,没有问我是否上了车,是否到了家,我就知道我的爱情完了,他不爱我了。

@漂亮妈妈

孩子两个半月时我发现,孩子爸爸半夜不睡总去卫生间,趁他睡着看了手机,发现他有暧昧对象,还不止一个。孩子五个多月的时候,他说周五要出差,周末回,结果回来的路上在高速上追尾,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开车带着女性朋友出去玩,当时车上三个女同事。

@尼古拉斯

当我带着她去我们以前表白的地方,借着夕阳,我温柔地抱住了她。但她却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后背,说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最后的结局是,她在我们分手后一个月找回了她的前任。

↑电影《爱你,罗茜》

「当两个人的责任变成对一个人的压迫」

丧偶式育儿、单身式恋爱、保姆式爱情,爱情里的分工,常常变成一场约定俗成的压迫。

@713

生了二宝后。被胃疼折磨了一晚上,刚给感冒的哥哥推完精油,又得赶紧喂嗷嗷待哺的妹妹,这会儿两个宝都睡着了,依旧胃痛难耐,爸爸这种生物呢?一吃饱饭就溜出去了,说是给车加油。

@Luthor

买了2套房,每个月背负2万房贷,但她依旧游手好闲没有工作,甚至准备当扶弟魔。

@老婆熵增,我熵减

我热衷于搞卫生,每每看到家里一团糟我都没办法静下心。有一天,女朋友逗狗子,不顾家那么乱,厨房也没收拾,碗也没洗就去冰箱拿肉来喂狗。我说,来,我们一起打扫卫生,她嗓着我说不喜欢打扫卫生,她要睡觉了。

然后她躺在床上玩手机,我默默收拾了一个多小时。

↑ 电影《万物理论》

「爱情里,

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暴力?」

公众对于家暴,可以说是0容忍。但在爱情里,暴力的程度非常不同,什么样才算暴力?脾气差、怒吼、沉默、自残、歇斯底里、肢体碰撞、殴打……当暴力发生时,许多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

@笨象

很早以前我就不爱她了,可到最后都不敢告诉她。

我是一个在感情中崇尚沟通的人,但最后的最后,我往往变成她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的承受者。每次争吵我都只能沉默,记下她说的每一句话。原来语言也能这么伤人,原来一句话能让你这么疼。

我的沉默往往会激怒她,她每次都会揪着衣服质问我,为什么不说话?你死了吗?为什么不说话?

我想说,我心里一百句一万句想说,但你的声音太大了,你听不到我的。

她要的是绝对主导权,我要的是平等,仅此而已。

@——

最近一次吵架,他指着我的鼻子骂我害他变成现在这样。恶狠狠的样子,像个陌生人。我说,你知道的,我最怕别人大声说话,因为小时候爸妈总吵架,甚至打架。他说,你应该庆幸,你爸打你妈了,而我还没对你动手。

「那些不被理解的瞬间,成为蚕食爱情的阴影」

在爱情里,人们必须要定期上演认同和重复认同,换言之,不是一次性给予认同就万事大吉了……当这种仪式未能得到妥善执行,自我就有可能受到威胁和吞噬。

——伊娃·易洛斯《爱,为什么痛?》

@周周

我住海淀区,他住昌平区。他失眠,又有熬夜的习惯,周末几乎总在睡觉。我心疼他,每次去找他都自己吃早餐、看书,等他醒了我们再一起吃晚餐。周天下午我会收拾干净屋子,再自己坐车离开。

他有个好兄弟是漫画家,漫画家的妻子不着家,天南海北到处跑,回家也总是躺在床上等着端饭。我心疼漫画家的孩子,打从心里厌恶这个我没见过的女人。

有次他醒来问我要不要先吃点东西。家里有一杯未拆封的奶茶,我嘴上说了喝,心里想了想又觉得麻烦,不喝也行,就继续玩手机。他见我半天不动,便起来给我泡奶茶。很难描述当时心里的感觉,奶茶热热的,连同他这种细微的关心,熏得我心里暖烘烘的。

「你跟我那个兄弟的媳妇儿一样懒。」我还没来得及表达我的爱意,他突然盖棺定论说了这么一句话。

@枫叶

当我确诊中度抑郁之后,他是最不理解我的那个。觉得量表不准、我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吃药变舒服只是心理作用。

@卡菈

我因为收到朋友送的生日礼物开心,他告诉我不要太物质的时候。

↑ 电影《蓝莓之夜》

「没有陪伴的爱情,大概比一个人还孤独」

爱自己的年轻人,越来越难以忍受被他人忽视。越来越多人觉得,被冷落被轻视,不如分开一个人生活。

@鹿uu

他因为打篮球放我鸽子,我跟他说没关系。然后他说:「那好,我去打篮球了。」

@RIKU

当她和闺蜜在一起,而我却很尴尬地在一旁如同空气一般的那个瞬间。

@猫猫

因为异地,我们的沟通需要靠社交工具。可能是因为他工作太忙,我的分享基本都像丢进大海的漂流瓶。就感觉他好像离我的世界很远,他不期待接收到我的讯号,也不关心我的生活。

有一个网红展览我想去但一直没时间,后来发现他已经和别人去过了。

我们一个月前领证了,在他的城市领证那天,他带我去错了结婚登记的地方,我当时就哭了。预约短信上是有地址的。

「不沟通,如何成为最致命的指责?」

在爱情中,自我价值会因为对方的反馈得到确认,只要对方需要你,你就会产生意义。于是,任何沟通方式上的激进或者不回应的沉默,都成了最致命的指责。

@柏拉啥也不图

大概就是某一次被从很好的状态之中打破后,我像是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突然惊醒,看着他滔滔不绝的发牢骚抱怨,说着毫无温度的话,陌生得像从未在一起过。

他像往常一样讲道理,说他觉得有多烦躁有多被冒犯到,我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就蹲在卫生间洗手台旁边哭。

@洋葱

当她又一次发怒,又怎么都不愿意告诉我原因的时候。

@老王

她开始让我选「要么这样,要么分手」的时候。

@奕

我是同,跟女朋友谈了5年恋爱,最后还是因为鸡毛蒜皮分手了。

我比较理性,她偏感性。比如打游戏遇到傻逼骂你,我是直接屏蔽,她可能就会选择对骂,完事了她还问你为什么不帮忙骂。

真的劝告各位女生朋友,少看点毒鸡汤,不要被别人绑架了自己的价值观,什么吵架帮着你讲话的才是爱你的人……我是无法理解啦,对我来说,吵架并不会带来任何收益。

另外就是坦诚点吧,不开心你就说出来,就算情商再高的人,你不说,她不会猜到你和别人吵架,你姨妈来了,你看到什么推文不开心了,看到什么触景伤情了。

↑ 电影《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感叹,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

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爱情失败的比例也在肉眼可见的增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各类社交软件的普及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择偶空间,这个不行就再找别的,下个不行是不是可以找回上一个?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个性的培养也让更多人有了伸张自我的可能。

同时,爱情鸡汤和恋爱套路的泛滥,让更爱自己的年轻人讲求付出上的“对价”,甚至信奉“谁认真谁就输了”,将对另一半的付出视做卑微,将掌控全局看做胜利,爱情沦为了一场需要一较高下的博弈游戏。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指出,当下的年轻人面临着快流动低情感的问题,地域的流动与人生轨迹不停在变,年轻人的分手能力远大于恋爱能力。

梁永安也认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不是保守而是正常的态度,不抱着激烈的浪漫主义,也不抱着激烈的否定。这样的几代人积累下来,会形成新的价值共识和新的爱情意识,推动我们的社会进入真正的现代阶段。

听上去,这是个不算悲观的论点,但在爱情越来越脆弱的时代背景下,学会如何爱人,怎么提高自己爱他人的能力,也许是年轻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毕竟,当分手能力远大于恋爱能力,你可能还没来得及认清爱情,就已经失去了它。

作 者 | 郭雅琼

编 辑 | 老 王

设 计 | 郑舒雅、宋丹琳

题 图 | ins @angela_smyth_artist

原标题:《爱情是怎么完蛋的?我们采访了22个年轻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