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寺堡:基层社会治理“135” 八方移民大融合

2020-12-23 14: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12月22日,经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组委会评审,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135”基层社会治理项目荣获全国“2020民生示范工程”。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共搬迁安置移民23万人。

移民来自宁夏南部8县区及周边5省区,共涉及156个乡镇412个行政村。籍贯、民俗、民风存在差异的移民汇聚到一起生产生活,让当地社会治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还要能融入。近年来,红寺堡区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上下足功夫,在实践中探索出“135”基层社会治理,即构建城乡社会治理“一张网”,狠抓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推进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发展。

通过推行“135”基层社会治理,红寺堡区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乡村、社区下移,治理触角向村民小组、楼栋单元延伸,基层治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该区连续3年被自治区命名为平安县(区),2019年荣获全国信访“三无”县区,“55124”村级事务治理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夯实基础,构建城乡治理“一张网”

在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支持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具体到基层社会治理层面,红寺堡区致力于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

截至目前,红寺堡区建立村(社区)、组(小区)、小组(楼栋)三级888个网格,平均每个网格有50户至100户群众,实现全区64个行政村和25个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全覆盖,共有城乡网格员1164名。

“网格长宣讲政策是‘喉舌’,发现社情民意是‘耳目’,上门提供公共服务是‘手脚’。”红寺堡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杜宁解释说。

在柳泉乡柳泉村,980户4860名居民被划分为11个网格。第6网格下辖110多户,由村民谢仁义担任网格员。

不久前,谢仁义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周文明头部受伤严重,经询问系打工所致,今后数年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

谢仁义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村“两委”班子。考虑到周文明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柳泉村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3000元进行救助。

“不是周文明向村里要救助,而是村里主动救助了他。”柳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强说,网格化管理能让村里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赢得主动权,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红寺堡区将各部门延伸到基层的涉及社会治理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矛盾纠纷等24大类57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一格多能、组团服务。

在红寺堡镇玉池村,马继元是第2网格的网格员,负责73户居民的管理服务工作,建有全村网格员、第2网格居民等多个微信群,方便实时交流。在这些微信群中,马继元转发当地公安部门发布的谨防电信诈骗的警示信息,每天定时询问有无外来人员入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马继元都逐一传达、落实,不折不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开玉池村网格管理服务事项登记考核台账,上面详细记载着网格长办结的清扫环境卫生、排查疫情防控、排解矛盾纠纷等事项,内容无所不包。

红寺堡区还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积分考核,累计拿出15万元表彰奖励积分领先的优秀网格员,以此提升网格服务效能。

王强告诉记者,该村汇聚着来自泾源、海原两县的4村移民,1999年刚搬来时,大伙儿还说我们村里的人如何、你们庄里的人咋样,如今大家言谈间提及的都是红寺堡和柳泉村,不再以过去居住的老县、老村划分界限。

“135”基层社会治理让20多万移民在红寺堡区寻得心安,建立起对新家园的认同。

上下联动,三级综治中心高效运行

红寺堡区建立各级综治中心78个,实现区、乡、村三级全覆盖,推动矛盾纠纷自下而上逐级过滤、有效化解,确保基层治理“耳聪目明”。

区级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对接社会管理平台、综合执法监管平台、政务便民服务平台、信访矛盾处理平台、网络舆情预警平台,整合归并信访事项分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事宜。乡镇综治中心整合武装部、派出所、司法所和综治办、禁毒办、信访办功能,按照“综治中心+N”模式运行,履行指挥调度、组织协调、治安防控等职能。村级综治中心与村(社区)民生服务中心结合,统一设置综治工作岗位,管理基层网格员,发挥网格政策宣传、矛盾排查、群防群治、便民服务作用。

走进刚刚扩建好的红寺堡区综治中心,迎面是一面由10余个小屏幕拼接而成的大屏幕,实时监控着红寺堡区各重点区域,这里是红寺堡区社会治理的“大脑中枢”,按照“一中心五平台+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模式实体化运行,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可以作为指挥部,进行整体调度。

今年10月,红寺堡镇弘德村不仅实现村里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还将监控的视角延伸到居民的牛棚,这些监控视频数据都汇集到弘德村综治中心,推动村里的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让弘德人有了更多安全感。

玉池村综治中心成立了一支治安防范义务巡逻队,队员佩戴“红袖标”,每天傍晚义务巡逻村内村外,已坚持两年多。今年12月14日傍晚,巡逻队巡至四组村民于春贵家大门前,发现一台玉米脱粒机占道2米,黑夜里严重影响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经与占道车辆主人联系,最终将该车辆挪至院内,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距离红寺堡区综治中心15公里的柳泉村,该村综治中心建有“视联网”,可直接与区综治中心实时视频连线。通过三级综治中心联动,红寺堡区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12月1日,玉池村村民李香梅家的牛意外死亡,网格员马惠明走访获知后,上报至村综治中心。

李香梅离异单身,家中生活困难,没有为牛入保险,损失无法弥补,玉池村综治中心将这一情况上报至红寺堡镇综治中心。红寺堡镇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拨付临时救助,以减轻李香梅的损失。

统筹提升,实施“五治”一体推进

红寺堡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法治保障、注重德治教化、坚持自治强基、提升智治支撑,形成“五治”合力。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配强领导班子,建立网格党小组,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整治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大力发扬“感恩、包容、创新、奋进”的红寺堡精神。总结推广“红袖标”义务巡防等做法,规范住宅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等协商活动,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智慧红寺堡”建设,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矛盾化解+政务服务”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红寺堡镇弘德村紧紧围绕党建这一核心,构建肉牛养殖、劳务输出、脱贫先锋、环境整治、市场治理、移风易俗、矛盾化解、护林防火8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关键”少数作用,引领“五治”建设。

作为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担任村里的肉牛养殖党小组组长,他联合邻村成立肉牛养殖联合社,目前肉牛存栏近3000头,处于满员状态。任军告诉记者,明年养殖园区二期项目竣工后,弘德村肉牛养殖规模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肉牛养殖联合社共有520户村民入股,前两年户均分红1万元,今年养殖效益好,户均分红能达到2万元。”任军说。

作为移风易俗党小组副组长,郑环环带领20多名乡亲在灯光广场跳起广场舞,晚上8点以后是她们的热舞时间,成为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此外,弘德村还成立了小太阳腰鼓队、社火表演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让文明新风深深扎根。

在长期实践中,红寺堡区还探索出“55124”村级事务治理模式——“5步工作法”“5联记录本”“1张议事清单”“乡村2级监督”“4级联动督查”,并在64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打响脱贫攻坚战后,南源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出建档立卡户385户1574人。“那可是一户一户研究出来的,入选名单不仅在村里公示,还上了红寺堡区电视台。”村干部梁巧红说,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南源村实现了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及精准管理。

今年4月,新庄集乡南源村村民王继鹏在外务工时脚踝粉碎性骨折,家里没了生活来源。不久后,在村里召开的低保评议会上,经30多名村民代表研究通过,王继鹏一家获得2个低保名额,每人每月600元标准,确保了生活无忧。“村里的事都是村民做主,做到了公开公正,大伙儿成了村里的主人翁。”王继鹏说,他们一家从甘肃省庄浪县搬迁到红寺堡区已有11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

“别看都是四面八方搬来的移民,口音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但都把自己当成永新人。”柳泉乡永新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彬告诉记者,该村村民搬迁自西吉、海原两县的13个乡镇,通过践行“55124”村级治理,已彻底融入新家园,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称号。

红寺堡区持续推进“55124”村级治理,打好“产业+就业”牌,实施精准脱贫,实现所有建档立卡户脱贫摘帽,消灭绝对贫困,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20余万移民变他乡为故乡,已将红寺堡铸造成移民“大熔炉”,幸福新家园。

红寺堡“135”基层社会治理项目荣获全国“2020年民生示范工程”

民警破案保一方平安

宪法宣传进校园

预防电信诈骗宣传

交警执勤保畅通

民警入户送平安

欣欣向荣的红寺堡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

红寺堡区公安分局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宁夏日报

编辑丨张 鹏

审核丨和耀龙

原标题:《红寺堡:基层社会治理“135” 八方移民大融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