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三五成就巡礼】平坝区:产业之花绽放 发展硕果满枝

2020-12-25 16: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公益广告】

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刷新城市新高度;工业园区企业生产线快速运转,展现新活力;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吸引八方游客……平坝区展现的发展魅力,是该区“十三五”以来砥砺奋进的实践结晶。

平坝区城市一角

“十三五”以来,平坝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按照“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旅游兴区”发展思路,答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答卷”,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

优化结构 产业竞相绽放

平坝区夏云镇工业园区内,厂房林立,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入驻,一个个项目加紧施工,一批批产品远销各地,从药品研发到食品加工,从装备制造到智能终端,从创客创业到电商发展,工业繁华的夏云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新格局正在形成,输出和引入间,让平坝的“内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猛进。

“十三五”期间,平坝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筑巢引凤,构建了黔中平坝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大健康、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活力四射。

2019年,平坝区在库“五上企业”223家,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16亿元,利润总额2.68亿元。从数据上看,该区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指标水平明显。

“十三五”以来,平坝区优化工业、农业、旅游业结构,全面推动产业发展。

林下村产业蓬勃村庄美。杨国民 摄

作为贵州地势平坦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平坝,拥有6个万亩大坝和14个千亩大坝,农业生产条件良好。自然风光怡人,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平坝素有黔中文化胜地之美誉,先后被评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旅游迈出新步伐,2019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为83.18%,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219.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6.28亿元。

城市宜居宜业,美丽城乡凸显。合理规划发展蓝图,平坝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五年来,该区按照“产城融合、统筹城乡”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夏云、天龙、乐平被列为省级示范小城镇;主动融入贵安一体化,按照新区“五联十同”发展要求,建成迎宾路、产业路、贵安大道平坝段等一批重要骨干道路,城区东外环线启动建设,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主城区面积由2011年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17.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5.7%提高到48.02%。随着平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体系化形成,依托拥有千亩坝区的地理优势,加大基础设施、产品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建设。合理确定蔬菜品种、数量、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标,促进“菜篮子”持续健康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推进坝区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蔬菜、中药材、茶叶、优质水稻、生态养殖等高效经济作物,产业迈向规模化、体系化、品牌化,产品实现集中化发展,高产高效绿色种植模式形成,高效农业的富民效应凸显。

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平坝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48亿元,增长8.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967元和11345元,分别增长9.3﹪和10.8﹪。

改革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走进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青青的韭菜迎风摆动,清香扑鼻;蔬菜铆足劲生长,翠绿欲滴。

这是塘约村推进改革的行动结果。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后来,这里率先实行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开展土地入股试点,拉开了发展的序幕。此后,该村成立金土地合作社,建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地集体财产权“七权”叠加一并进行确权登记,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入股,家家户户变成了股东。

在农村改革的引领下,塘约村发展势头迅猛,从传统农耕的乡村迈向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制包厂、制衣厂相继落户投产,蔬菜加工厂正在建设,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2019年底,塘约村集体经济达63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

塘约村的改革效应犹如一剂“强心针”,激活改革的活力,一批批改革成果不断涌现。天龙镇高田村探索“集体将土地所有权、农民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入股合作社,以农户为主体、合作社主推、公司主导,推动土地股权化、经营专业化、种植市场化,实现三方共赢”的“三权共股 三主共赢”的模式,让田成方、地成块、沟相通、路相连,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形成的“两转一包”模式,成就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美景。

小河湾村乡村旅游

平坝区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方式转变,真正让农民重回土地、立足土地、依靠土地发展,让土地更加集中、生产更加集约、效益更加凸显。

不只是农村综合改革,“十三五”期间,平坝区全面深化园区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平坝改革的“四梁八柱”,谱写平坝崛起的崭新篇章。

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了“肠梗阻”,让人、财、物的活力充分释放,逐步建立起职能健全、管理科学、精简规范、运行高效的园区运行管理体制。在改革的引领下,黎阳高新区升级为安顺高新区,并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撑起平坝工业一片天。

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机制,让干部队伍“浴火重生”。从2015年开始,平坝区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出台《平坝区关于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及五个配套办法,打出干部管理组合拳,奋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振精气神,凝神聚力干事业有作为。

一系列改革举措,凝结成累累果实。“十三五”以来,平坝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一二三产融合试点县、全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等一项项国家级荣誉,为平坝发展擦亮金闪闪的招牌。

民生工程 全面小康开新篇

这是平坝区人民福祉提高,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的五年。

“用不着搬到城市去,在这里居住环境好,交通方便,和城里生活没啥两样!”平坝区白云镇林下村85岁的郑恩明正带着孙子来到飞虎山文化广场游玩,一边在凉亭休息,一边看风景。

现在,在家不远处便是文化广场,生活环境能与城市相比,老百姓的幸福感也随之提升。告别了曾经的老房、泥泞道路,住上漂亮的小洋房,柏油路穿村而过,景观植物装扮着村庄每个角落。

十字乡少数民族少女采摘茶叶。张恒新 摄

“十三五”以来,平坝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四场硬仗”,补齐“3+1”短板,贫困群众实现教育、医疗、住房全覆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18年,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63﹪降至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863元增至2019年的11310元,年均增长12.9﹪。

致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群众生活更加幸福。2019年新增城镇就业911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0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2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74万元。建成6个农村幸福院和2个日间照料中心,完成中心敬老院提质改造。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分别提标2.2%和5.18%,全年发放民生保障兜底资金3130万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2个。健康平坝建设持续推进,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项目主体完工,城乡两级远程医疗实现互联互通,疾控中心建成投用,4家医院通过二甲评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合格村医实现全覆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89.3%。

5年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坝不断增投入、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得到加强。

这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五年。平坝区累计投入约22.71亿元,全面破解农村水、电、路、房、讯、寨等各项难题。按照“1+N”联动发展模式,打造了夏云、天龙、乐平全国重点小城镇,实现美丽乡村创建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塘约、节溪、青庄、龙海、高田等22个美丽乡村国家、省、市级示范点,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崭新画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新)

(来源:贵州日报 )

主 办:平坝区融媒体中心

监 制:邹美伦

审 核:王明领

本期制作:余 兰

原标题:《【十三五成就巡礼】平坝区:产业之花绽放 发展硕果满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