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⑫ | 想学武?来顺德这条村!百年武术文化闻名海内外
2020-12-27 13: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12-2015年顺德区A级广东省卫生村
2011年佛山市生态示范村
2014年佛山市宜居村庄
2015年佛山市文明村
2017年顺德区社区营造综合示范点
……
2013年1月3日,顺德陈华顺永春拳正式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今天,让我们走进马东村
一起聆听这个古老村庄的
历史文化故事

让武术文化因子植根民心
上午约9时30分,一群身穿黑衣红裤、腰间系黄带,手执双截棍等武术用具的小学生在永春拳健身公园比武习练,将武术文化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引得不少群众围观喝彩。



党群活动中心
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让村民老有所依
在健身公园的对面,“马东村党群活动中心”几个鲜红的大字格外亮眼。该建筑的前身为老人康乐中心,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服务人群主要是当地老年人。

后来,经过资源整合,政府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让专业的社工机构承接运营,结合马东村的永春文化开展日常的社会服务。此举极大地发扬了永春文化中的互助精神,有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值得一提的是,马东村在2019年还开办了长者饭堂,为当地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提供优惠用餐服务,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


穿越百年,探访古村的前世今生
马东村史馆位于马东村朝圣大街,系由“杏坛镇旧粮站”活化而成。馆内介绍了马东村从宋代建村至民国时期的历史,并陈展该村特有的永春拳武术文化。同时还设有村民意见收集本,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村史馆的建设。

开放时间:早上9:00-下午5:00
门票:免费
服务对象:前来参观的村民、游客
服务内容:通过实物、资料、视频等让您了解马东村历史文化。
史料充实、设置完善的村史馆全方位展示了这个古村的发展沿革和名人历史。
作为杏坛镇的古老村庄之一, 东马宁(即如今的马东村与马宁村)原与西马宁同属一村,早在唐朝以前就有人在此开垦生活,于宋代以前逐渐形成村落。因当时马姓和宁姓人最先在此定居,因取村名为“马宁”。该地居住条件优越,人口不断增多,清代时便按地段划分为“东马宁”与“西马宁”。后来,东马宁又分为如今的马东村、马宁村。




古色古香,尽显岭南水乡风情
马东村有座古桥名为“镇龙桥”,桥的廊檐上有展示全村风貌的长卷壁画,尽展水乡风韵,堪称马东村的“清明上河图”。





知识链接:“永春拳”还是“咏春拳”?
清乾隆末年,少林寺被烧毁,至善禅师携两徒出走。后得知火烧九莲山少林寺仅有永春殿后座一角未完全烧毁,为纪念永春殿,至善将自己独特的拳术命名为“永春拳”,后传授予红船班的苏三妹。清嘉庆年间,永春拳为逃避官府围剿,曾改名“詠春拳”(后“詠”字简化为“咏”字)。至道光末年,黄华宝、梁二娣两师兄弟恢复“永春拳”叫法。
(资料来源:马东村史馆)
顺德防控工作热线:0757-22838180,热线电话主要提供防控知识普及和处置咨询。有需要的市民可拨打。详情请戳:防控工作热线

原标题:《乡村蝶变⑫ | 想学武?来顺德这条村!百年武术文化闻名海内外》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