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兰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

2020-12-31 1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网讯 2020年,在甘肃省兰州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有效监督下,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兰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所列268项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努力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党的领导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

充分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始终把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科学系统谋划。年初,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对年度法治建设进行了科学谋划、全面部署。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责,先后组织召开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及各协调小组专题会议,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先后30余次主持、参与相关法治工作会议或活动,11次就法治政府建设做出批示;分管领导认真履职尽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依法治市办切实发挥组织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制定下发《2020年兰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2020年兰州市政府立法计划》等重要文件,从制度规划、机制决策层面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示范引领带动。市政府带头落实学法制度,开展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5次,开展了《民法典》等专题辅导讲座;印发“一月一法”小册子1.2万余册,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同步加强学习,增强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学习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纳入必学内容,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和专项调研,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着眼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素质,举办了为期5天的“兰州市推进依法治市暨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先后组织开展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法律知识测试,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工作人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精准督导考核。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把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下发了《兰州市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评分表》。充分发挥法治督察“利器”作用,紧盯法治政府建设热点痛点难点,采取划片包干的形式,直面问题、直插一线,通过个别谈话、明察暗访等形式,严格落实年度法治督察计划,先后就营造法治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复工复产、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与法治政府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项督察,倒逼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责任压实、效果抓实。

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等方式,不断提升政府服务企业水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市域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制定印发《积极应对疫情有效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夜间经济”若干措施和“地摊经济”服务保障措施落地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着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政法机关服务经济发展24条举措,持续深化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法治体检”和“送法进企业”活动,率先在全省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团队,对600多家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4万人次,主动减免法律服务费900万元。强化事中事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统一的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共享企业信息28.8万余条、个体户信息30.1万余条。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制定印发《兰州市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梳理公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清单两批54项。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任务-监管”工作运行机制,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窗口形式统一对外开展政务服务“一窗办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市级政务大厅进驻部门(单位)45家、政务服务事项597项,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595项,占总数的99.6%。加大“四办四清单”事项“三减一压缩”工作力度,累计办理“四办四清单”服务事项1050.1万余件,全面落实“四级四同”,全市认领编制实施清单25236项,各类政务事项法定办理时限压减239411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制定《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制定了10类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34-77个工作日。采取“账号关联、在线获取、随时调用”的方法持续加强电子证照库数据归集应用,目前,全市电子证照库已梳理归集市、区(县)两级存量证照343类517万册,年度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点击使用量3万余次。建设开通了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金城办”APP,整合政务事项400多项,连接涉及户政、公积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生活等领域的80多个部门和单位,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着力优化机构设置。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各区县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方案》,梳理汇总了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中需要明确的16个方面的问题,构建了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等15项改革任务。创新提出“四化四有四联”为核心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推行“搭建平台、部门履职、限期办理、群众满意”的运行模式,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运行。按照优化职能定位,严控编制数量的要求,全面完成全市354家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坚持科学合规 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机制

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准则,把制度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眼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和决策机制,纵深推进法治兰州建设。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着力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制定出台了《兰州市地方立法起草小组工作细则》《兰州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审查工作细则》,进一步细化了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根据年初立法计划,先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兰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草案)》等3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了《兰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等3部政府规章;废止了《兰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3部政府规章;召开立法论证会14次,不断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加政府立法的途径,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

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严格政府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有效期制度,严把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关、备案关、登记关,及时清理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今年以来,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28件,非规范性文件182件,向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9件。对市级64家涉改事业单位275项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完成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涉及疫情防控方面政府规章以及涉及《民法典》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清理出涉及《民法典》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5件,并按程序进行废改。

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制定印发了《兰州市人民政府“双清零”管理制度》,运用“管理清零”和“流程清零”的办法(简称“双清零”),有效改进管理、优化流程,更好地推动精准施策、过程管控和责任落实。不断强化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先后制定《兰州市政府法律顾问遴选和管理办法》等文件,有效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和法律智囊作用,目前,区县政府和市直部门聘请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政府重大决策法制审核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市政府法律顾问对各类政府涉法事务审查并出具法律建议127份,参加市政府各项重大事项协调会议、研究决策会议75次,确保政府行政决策科学合法有效。

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认真对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进一步细化指标任务,明确申报要点,积极组织开展了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兰州市政务服务工作和西固区公共法律服务被省委依法治省办评为第一批省级法治政府示范项目。

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充分发挥“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的作用,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打破行业部门壁垒,将全市50部服务热线全部纳入“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日均办理各类诉求2000余件,办结率达98%以上。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3万余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8件,及时答复率100%。

坚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推动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落实为抓手,以提升依法行政效能为标尺,全面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有效建立统一高效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业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执法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改革。远郊一区三县同步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行“局队合一”体制,推进行政执法属地化,实现执法重心下移。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区县部门派驻乡镇街道的队、站、所执法力量及乡镇街道承担的相关执法职责,组建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的综合行政执法队,明确乡镇街道执法主体地位,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

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管理,持续加强联防联控,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妨碍疫情防控、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集中时间重点对五大执法领域进行专项督查,不断提升各类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能力,为疫情防控、“六稳”“六保”工作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今年以来,开展了两轮次涉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市场监管、治安管理、征收征用等领域行政执法检查,对市级相关部门及区县27个单位在执法过程中的法律依据、程序规范、文书制作、全过程记录等进行督查检查,不断提升规范化行政执法水平。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关键环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着力解决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突出问题。专门召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会议,对纵深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做出部署,并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回头看活动,全力推进“三项制度”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严格行政执法资格管理,补发换发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26套,审核行政执法人员身份信息2490条。

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员队伍职能,不断推动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了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暨“十优案卷”“十劣案卷”评比活动,共评查案卷196卷,排查梳理突出问题20余项。持续加强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全市8个区县和36个行政执法部门全部制定了法制审核流程图和目录清单,对法制审核具体操作的流程、时限、审核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统筹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将执法信息置于“阳光”下,统一制发“行政执法程序基础规范事项公示牌”350块、“行政执法规范公示牌”780块,在执法公示系统累计公示行政执法案件24.5万余件。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行综治中心牵头、部门参与的“一站式”解纷模式,织密全市1509个人民调解组织和7125名调解员队伍网络,全面构建了以综治中心为平台,调解员、网格员、志愿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0774件,调解成功10728件,调处成功率始终保持99%以上。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精准服务疫情防控,日均投入警力、群防群治力量1.5万余人参与疫情防控,积极稳妥开展“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群体善后处置,妥善解决东部市场商户减免租金、出租车营运收入低下等重大矛盾纠纷。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纠错功能。今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9次对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作出了批示和指示,推动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不断提升。不断创新行政复议案件全过程调解、全方位调解机制,与兰铁法院建立了行政纠纷诉调对接平台,通过平台调解行政诉讼案件40件,市政府本级因调解达成和解、申请人自愿撤回申请而终止审查的行政复议案件45件,占审结案件的37.5%。今年以来,市政府本级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28件,审结120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61件。

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有效开展重点领域、重信重访、缠访闹访专项治理,对重点信访事项,由市信访联席办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直接调查处理。全面推行涉诉信访事项对接工作,进一步整合法院与信访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处置力量,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守初心、担使命,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23%。今年以来,全市信访部门共受理信访事项6004件次,集体上访78批次(1544人次),同比下降52.7%和36.2%,网上信访件5415件,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有序。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受理仲裁案件350件,受案标的额达到7.9亿元。

坚持多措并举 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始终把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兰州的标志性工程,抢抓机遇、拉高标杆,探索出了适合市情的“1344”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市域治理水平。

着力强化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了市级抓统筹,区县负主责,乡镇强执行的“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全市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市域治理经验在第一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交流会上,向全国进行了交流和介绍。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兰州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近20项文件机制,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市公安局“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实现“双下降”。城关区白银路街道“共享集市”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创新“十户六联”等模式,将在职党员、楼院长、志愿者充实到网格服务团队,全市科学划分城乡基础网格819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1万余名,进一步织牢织密了社会治理的防控网。

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快完善公共法律服务8大工作体系22项重点任务。全面建成以市级中心为龙头、8个区县中心为主干、112个乡镇工作站为支点、1150个村工作室为触角的四级实体平台。全市实体、热线平台接待各类法律咨询1.6万人次,办理法律服务事项4.8万件。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32台,联通法律服务机构、“12348甘肃法网”“12348”热线平台,初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支持。围绕农民工、军人军属、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打造“一区县一品牌”亮点,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23件,帮助困难人群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45万余元。全面完成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任务,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制定出台《兰州市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业务的实施方案》,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案件4.9万件。不断提升司法鉴定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办理司法鉴定案件5630件。

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和以案释法制度,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制定印发了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考评办法,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按照“一地一品”要求打造法治宣传品牌,开辟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阵地,圆满完成全省“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并得到肯定。利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法律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8000余场次。制定印发《民法典学习宣传通知》《民法典学习宣传“十个一”活动方案》,深入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教育。利用《兰州新闻》等普法节目平台、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报纸等传统媒体,“兰州政法”“金城法云”、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切实增强宣传实效。

全面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依托法治扶贫“十项行动”,持续加强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乡村法律图书角、农家书屋全覆盖,有效开展法律培训、法治讲座,持续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截止目前,建成乡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1335个,“农家法治书屋”730个,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到100%。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经过推荐与考核,拟推荐第九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个、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并对历年评选的84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38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进行了复查复核,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兰州市司法局供稿)

来源:甘肃司法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