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扶贫故事】《燃烧吧,青春》

2020-12-31 1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策划推出“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系列广播,讲述科技扶贫路上的动人故事,传递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心,汇聚薪火传、展未来,砥砺前行、乘风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协改革进行时陆续为您刊发相关内容,敬请关注。

《燃烧吧,青春》

【女声】: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时而低沉舒缓、时而高亢嘹亮。在不同的旋律中,我们收获成长的果实,遍尝人生的苦辣酸甜,自此学会独立,走向坚强。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吉彦杰,现任科学之友编辑部主任,他曾于2017年5月—2019年7月响应省山西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号召,投身扶贫一线,驻永和县阁底乡阁底村开展助力扶贫工作。也因此诠释了属于自己的 “青春之歌”。

【男声】:

吉彦杰说,扶贫早已不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很荣幸,在原本循规蹈矩的平凡青春里,自己能够成为祖国千千万万扶贫大军中的一份子。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倾听民生,用真情感受民意,目睹了贫困地区的落后和改变,也见证了这场扶贫战役的艰辛与荣耀。

下乡伊始,吉彦杰心里并没有底。虽然是主动申请下乡的,但能不能待得住,受不受欢迎,能不能和村里打成一片,自己也无法确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面对一群完全陌生的人,经过短暂的熟悉调整,五味杂陈的驻村扶贫岁月开始了。

先后5次搬家,落实3个项目,组织20余次科技培训,带动24户种植户、36户养殖户,坚守近800个日日夜夜,这些数字记录着吉彦杰助力扶贫迈出的每一步。从每到周末就迫不及待想回家到一待就是一个多月,从最初的不为人知甚至被忽视的存在,到最后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更为科协系统的助力扶贫行动代言。

前不久,吉彦杰所在单位的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扶贫纪录片《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个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高材生,自愿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担任第一书记,年轻的生命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定格在扶贫路上……看完之后,吉彦杰和很多同事一样,被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得泪流满面,黄文秀的经历让他回想起,自己曾有两三次在扶贫路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遭遇。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吉彦杰说。在永和,在阁底,在扶贫战线的最前沿,他见过凌晨五点钟的太阳,也在漫天星空下熬过最深的夜;曾为了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走访入户做工作至焦头烂额,也曾为了能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这一使命光荣的任务夜不能寐;曾风雨无阻连续奔波一千多公里只为贫困户购买翘首以盼的36头扶贫牛,曾在生产香菇菌棒期间昼夜无休指导贫困户进行车间作业,也曾在出菇高峰期着急销路每天骑着“敞篷三轮”穿梭于40公里外的县城赶早市、跑水产……吉彦杰说,他并不是想强调自己多辛苦,很多曾经觉得刻骨铭心到难以为继的苦过去也就过去了。他只知道,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已经成为阁底乃至永和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效果显著,成绩斐然,这就够了,自己无怨无悔。

【女声】: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吉彦杰说他相信,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所有吃过的苦、流过的汗、走过的路、遇过的人、看过的风景、见过的世面……这些点点滴滴拼揍起来,将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人生更加丰盈圆满。韶华易逝,青春难再。燃烧吧,在人生最昂扬的激情时刻,像火炬一样,就是致敬青春最好的方式。

【诵读】:赵思露 王羽泽

原标题:《【扶贫故事】《燃烧吧,青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