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产业兴旺气象新!江海区“外海经验”探路全市乡村振兴发展

2020-12-31 23: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十多年前,作为全市东大门,也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区与江门主城区的重要接点,外海街道率先通过盘活村级闲置用地,建厂招租,探索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创出村级集体经济10年翻23倍的“外海经验”。

在新时代征程中,外海街道努力实现从传统工业重镇向产城人融合发展区域、向宜业宜居乡村的蝶变,并在近日发布的《2019年度江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报告》中位列全市14个被抽查镇(街)的第一名,引来各兄弟镇(街)考察参观。

外海凭何获得考核头名?如何破题乡村振兴?外海街道的探索是,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乡村面貌,深化农村市场化探索,唤醒“沉睡”土地,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今年以来,外海街道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持续整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及提档升级,街道金溪社区、石鹤利社区、七西村为江海区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名列粤西片区第一“立功”。

金溪社区

石鹤利社区

七西村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外海街道为全市乡村振兴探路,努力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产业兴旺气象新

乡村振兴“成色足”

光阴流转,“地覆天翻”。一座座工业厂房拔地而起,集中连片、错落有致的村级工业园区气象万千。思想引领,外海有为。近年来,通过引入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现代化产业迅猛发展,“工业重镇”“高企强镇”等称号象征着变化与活力。据统计,去年外海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5亿元,占全区比重超过62%。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更是外海街道振兴的底气。

今年10月,五邑路与南山路交汇处东南侧的南山村工业园作为全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试点,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整体划分区域后,外海街道从工业园35号厂房着手,分批升级厂房、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工业园招商、融资工作,激活土地要素,优先引进电子通讯、先进制造业企业。根据初步测算,全面升级改造后南山村工业园年租金将超过4000万元,租金提升3倍以上,对比目前的村集体收入,有望凭借改造“再造两个新南山”。

强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外海街道振兴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据介绍,近年来,外海街道在提升载体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培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努力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为融合发展出台优惠举措和提供贴心服务。“同时,我们对引入产业进行严格筛选,从源头上拦截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进驻。”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群标表示,结合全区规划和产业布局,外海已明确各园区定位,探索“一园一规”“一园一策”开发模式,推动村级工业园凤凰涅槃、转型升级。全街道盘活闲置厂房面积合计50400平方米,总盘活率达90%。

随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产业兴旺让村民尽享红利,今年外海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交出靓丽答卷。根据外海街道统计数据,2020年街道17个村(社区)中,4个村集体收入预计超过3000万元,10个超千万元,其中直冲村集体经济预计超5000万元。作为“领头羊”,直冲村内标准化高层工业楼宇集中而建,与淳朴自然的村屋民居和谐并存,让人感受到蓬勃发展的朝气又能回归宁静诗意的乡村生活。据悉,今年直冲村工业区建设再度加码,其工业区南区二期项目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3栋厂房已全面完成招商工作,多家企业进驻,预计新增年租金600多万元。

东南村则是4000万元梯队中的“新秀”。东南村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能保持稳健的发展,东南村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预留400—600万元作为发展资金,用来盘活闲置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实现集约式发展。该负责人说:“今年村里扩建两栋高标准工业厂房,在水电、消防、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均保持一流水准。”招商方面,东南村也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帮助下,瞄准高价值、高技术含量的企业,目前3.4万平方米新建厂房已全部满租,预计年租金收入约480万元,进一步实现“滚雪球”式增长。

目前,在东南工业园二区,可以看到各企业生产线高速运转,忙碌而有序,虽然是村级工业园,研发中心、精密仪器随处可见。江旭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家居事业部总经理姚月海刚随公司落户不久,他告诉记者,员工们对生产加工环境非常满意,接下来公司还将利用其它楼层设置员工食堂、健身房、超市等,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东南村负责人表示,只有发展才对得起群众。通过兴产业,东南村村民分红连年增加,生病住院可享受二次医疗报销,村里一老一少的保障完善,老年人的“生果金”逐年增加,村公办幼儿园每月收费仅580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外海街道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实。

牵住组织振兴“牛鼻子”

打造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振兴乡村是一个砥砺奋进的过程,需要坚韧不拔的干部队伍,需要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一代接着一代干。全市镇(街)考核获头名,是对外海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肯定,也是对外海街道党工委、各村(居)级党组织组织力的印证。

“外海街道建立健全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增强主责主业意识,以抢的意识、拼的担当、比的勇气,扎扎实实推动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群标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外海街道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制定了《外海街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确保责任落实到基层、到个人。街道党工委、各级干部纷纷俯下身子,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各项硬任务。

此外,外海街道配优配强干部、优先保障“三农”发展要素、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的“四个优先”做法,同样体现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极大重视,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数据显示,自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市、区、街道共投入1800多万元,全街道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和全面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街道“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配合全区落实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试点工作,投入300多万元促进金溪社区、沙津横社区,麻三村和直冲村等4个农村社区治理试点村(居)硬件建设,建立健全试点村(居)“责任岗”“村规民约”“积分奖惩”等各项制度,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自上而下的重视带来的“引力”不可小觑,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强起来,一波波乡村振兴热潮在外海兴起。抓人才振兴,街道“一把手”主抓“头雁工程”,补选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学历能力俱佳的年轻干部,强化“两委”干部能力独当一面。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纷纷走出去,敲门招商赢转机,更赢得村民打心底的尊重;整治人居环境,党员干部先拆自家房,乡贤捐出祖屋建公园,帮助群众克服畏难情绪;整治基层软弱党组织,吸收有水平有干劲的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基层党支部变成一座座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随着乡村新气象的呈现,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选择回乡发展。在金溪,村集体企业是五邑地区唯一具有医用氧生产资质的企业,月产上万罐装氧气,吸引了不少本土年轻人就业,该村员工占比达到90%以上。年仅27岁的谭玉芬是制氧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她告诉记者,自己毕业就回乡了,厂里福利待遇跟外面大城市有得比,又能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

推进环境整治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美丽乡村,如画风景谁持笔。

乡村巨变,日新月异。近年来,外海街道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按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等标准,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统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为更扎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3年来,外海街道共投入逾亿元全力完成道路路网建设修复、升级改造,做好城央绿廊外海段一公里建设,打造西江外滩湿地公园,优化西江环境,做好辖区公园绿化、乡村环境美化绿化净化工作,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不断提高河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辖区人居环境。

今年3月,高新区(江海区)制定《2020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1+10”》行动方案后,外海街道迅速响应,群策群力、实干攻坚、争做样板,历经4个月时间,向问题为“亮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七大专项行动”,塑“颜值”、提“内涵”、亮“品质”。无论是路边、宅边、水边、田边还是园区边,外海街道专啃硬骨头,坚决拔脏根、去乱源、剔顽疾、堵漏洞,向群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顽固点位开刀,拔出“硬钉子”。

针对城乡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外海街道划分外海片、麻园片、高新片三个片区,明确分工职责,落实任务包干,加强对整治任务的督促指导,推动整改责任落实落细。三个片区成员火线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根据整治任务特点、时间节点和整治要求,及时对接村(居)一线,协调解决困难,确保问题顺利销号,并按照“一日一通报、一周一点评”的方式,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类隐患整治有成效。与此同时,外海街道加大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各试点村(社区)建造垃圾分类亭。环境整治行动中,外海街道共清理拆除各类乱搭乱建达2000多处,拆除面积达3万平方米,清理清运各类垃圾杂草杂物900余吨,整治荒地达2万平方米,修复坑洼路3000多平方米等。

环境整治让昔日“死水”复归清溪。在横沥河沿岸,记者遇到牵着孙子遛弯的陈阿婆,她乐呵呵地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最近发现河水好似恢复到我小时候的样子,还能看见鱼。”整洁的河岸、新装的路灯、硬底化的村道、清澈的河水无一不在诉说着美丽外海的故事。

来源:江门日报 文/图 李雨溪 陆月如

关注 “看江海”抖音号

(建议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

原标题:《产业兴旺气象新!江海区“外海经验”探路全市乡村振兴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