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省媒体看平凉】甘肃灵台县:攻坚拔寨摘穷帽 砥砺奋进奔小康

2021-01-04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甘肃省灵台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灵台县坚持目标聚焦、力量聚合、落实聚力,向贫困问题发起总攻,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记者深入甘肃省灵台县进行走访,采访脱贫攻坚以来的工作和成果。

灵台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2013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79个、贫困人口1.55万户5.8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39%。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灵台县把摆脱贫困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笃定滚石上山的意志,抱定战则必胜的信心,向贫困问题发起总攻,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18年底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到2020年底,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83万人,年均减贫超过1万人,7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7.39%下降到0,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一组组数据,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更是灵台县干部群众奋力摘“穷帽”、奔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勤劳朴实的灵台人民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

聚力啃下“硬骨头”

路、水、电、房作为最触手可及、最目力可测的民生,人民群众体会最直接、感受最深刻;同时,由于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对灵台这样一个财政穷县来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灵台县坚持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扶贫项目主要布局贫困村、扶贫举措主要集中贫困村,全县累计用于脱贫攻坚资金达到27.31亿元,集中用于路、水、电、房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贫困村面貌。

经济要发展,路是先行官。在灵台县,只要提及最贫困的村,人们自然会想到龙门乡代家庄村,贫困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个村子最真实的写照,而这样的村子在当时的灵台并不是个例。

“这几年,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好政策,硬化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大门口,出行特别方便”。提及村里的变化,53岁的龙门乡代家庄村党支部原书记王灵才喜上眉梢。

近6年间,灵台县建成硬化道路850公里,改造农电线路432公里,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处,完成自来水入户53983户,全县行政村硬化路覆盖率、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住房安全率、饮水安全率均达到100%,真正让贫困群众走上了硬化路、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稳定电、住上了安全房,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贫困县退出标准。

安全住房是脱贫验收一票否决指标,也是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灵台县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的要求,对全县所有农户的住房进行安全鉴定、分类甄别,按照宜建则建、宜修则修的原则,灵活采取拆除重建、维修加固、政府统建、房屋置换、零元公租房“五种模式”,在甘肃省率先实现了群众住房动态清零。脱贫攻坚以来,灵台县累计实施危旧房改造6530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683户5829人,全县所有农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2019年4月在甘肃省农村危房改造调度及督办会议上交流了工作经验。

扶贫产业结硕果

3月22日,春分刚过。贫困户马林梅就忙碌在自家的3亩果园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3亩果园每年稳定收入在2万元左右,是马林梅全家脱贫致富的最大支撑。

灵台县是原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最佳适生区和甘肃省18个全国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这几年,灵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长线产业,不动摇、不犹疑、不折腾,以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激发干部群众的信心,硬是把这件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抓出了名堂。

灵台县目前果园面积达到22.67万亩,其中矮化果园面积达9.78万亩,年产果品19万吨,实现产值9.5亿元,苹果一业收入占到同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成以上。今年4月,被国家标准委批准成为全国第二、甘肃省首家“国家矮砧苹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12月,被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矮砧苹果新技术集成示范县”,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这是灵台在推进产业发展中探索出的实践经验。

“我以前常年在家照看老人带娃娃,自从村上成立了劳务中心,我不用离家就能打工,去年一年就收入了1万多元”在灵台县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工的王巧林高兴地说。

从2017年开始,灵台县把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便输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探索出了“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贫困户”的劳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路子,通过充分挖掘贫困群众身边的用工岗位,让贫困群众随来随就业、随时有活干、有事随时走、活能带回家,实现了挣钱、顾家、尽孝“三不误”。

近两年,每年有1.6万人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岗位,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这一做法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总结为劳务扶贫“灵台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

特别是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企业用工需求萎缩,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灵台县进一步放大劳务扶贫“灵台模式”效应,在大力开发县内用工岗位的同时,采取远距离送人到岗和就近就便输转相结合的措施,多渠道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累计输转劳动力5.08万人,其中就近就便输转1.69万人,贫困劳动力1.56万人,确保了贫困群众收入不降低。

灵台县牛果劳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实现了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贫困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谱写出了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的新篇章。

志智同扶增动力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有一个问题时时萦绕在灵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心头,这就是:得益于国家大力度支持,扶贫工作中,像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问题通过努力都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的陋习不解决掉,即使脱贫了,也是不稳固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灵台县在解决好群众“口袋富”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解决好群众“精神富”的问题,探索实施了以感恩奋进、遵规守纪、文明新风、脱贫光荣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教育”和以门前屋后净、院落净、室内净、厨房净、床铺被褥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物件摆放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七净一规范”活动。针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陈规陋习等制约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的关键“短板”和“软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走出一条除陈陋、淳民风、助脱贫的新路子。

什字镇饮马咀村在“四项教育”和“七净一规范”活动中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了“光荣积分”超市,每半月对“七净一规范”活动开展一次评比,每季度末对遵规守法、尊老孝亲、勤劳致富、崇尚新风进行评定,根据平时表现进行赋分累计,农户持“光荣积分卡”可兑换相应分值的生产生活用品,引导群众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精神文明新风尚。这一做法被甘肃省妇联总结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在全省进行推广,成为了群众互学互比互促、提升民风家风村风的新平台。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扶贫先扶智、教育断穷根,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惠民生、谋未来”,灵台县委书记刘凯在谈到教育的重要性时决心坚定,“在教育事业上投入再多精力都不为过,做再大的努力都值得”。

2012年以来,灵台县累计筹集24.5亿元兴办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之间、山塬之间、校区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更加均衡,提前一年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当地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灵台县这些年基础设施中建得最好的是学校,社会事业中发展最快的是教育,民生工作中群众受惠最多的也是教育。全县先后有9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405名学生被“985”和“211”院校录取,超过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35年的总和。通过教育扶贫,灵台县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了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如今在灵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释放,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真正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归零”心态再出发

2019年4月28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灵台县以贫困发生率1.15%和群众认可度97.31%、错退率0.03%、零漏评的成绩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书写了灵台反贫困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脱贫不代表稳定脱贫,现在达标不代表持久达标,要聚焦下剩贫困人口脱贫和脱贫成果巩固,坚持思想不松、要求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谈到摘帽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时,灵台县委书记刘凯掷地有声。

脱贫摘帽一年多来,灵台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重要指示和“扶上马送一程”的要求,紧盯下剩贫困人口脱贫和脱贫成果巩固,瞄准薄弱环节,逐村逐项、逐户逐人查漏补缺,相继开展了“十查十看十补课”、“查弱项、补短板、固成果”大回访集中行动,不断巩固脱贫质量,提升脱贫成色。

2019年8月,一场持续10多天的暴雨深深牵动着灵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心。暴雨转小之后,灵台县立即安排对全县所有住房安全情况进行摸排,发现有40多户农户的住房不同程度受损后,积极筹措资金对危房进行维修加固,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确保了“两不愁三保障”持续稳定。类似的自我加压、夯实基础的工作在灵台并不是个例。

这两年,灵台始终保持敬终如始的态度和善作善成的作风,用一件件响当当、硬邦邦的实事确保了脱贫攻坚这张最大的“民生考卷”更有质量更有温度。脱贫摘帽之后,灵台县高质量通过了贫困县退出国家第三方抽查评估和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督导,这两次国家级的督导评估也进一步印证了灵台县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今年8月份,灵台县接受了脱贫攻坚国家普查,群众满意度达到了100%,这个100%,充分说明了脱贫成效真正惠及了千家万户,得到了群众认可。

接续奋进奔小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通过八年脱贫攻坚的艰辛努力,灵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大河有水小河满”。灵台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脱贫的基础和底子才能进一步夯实,也才能保证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灵台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近年来,灵台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扶持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和煤炭行业减量置换政策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步伐,走出了一条依靠煤、围绕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崛起之路。2020年底,邵寨煤矿投产运营,灵台电厂即将开工,唐家河、安家庄、南川河、灵北4对矿井前期工作推进顺利,随着交通瓶颈制约的加速破解以及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该县经济转型发展、加速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预计“十四五”末,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灵台县将全面步入后发赶超、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脱贫攻坚带给我们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贫困发生率的大幅下降,最直观、群众感受最深切的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显著改善,最持久、也是支撑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是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更深层次的是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和群众信心的树立,这是事关灵台长远发展更为重要的潜绩所在。”灵台县委书记刘凯在回顾这段令人难忘的奋斗历程时由衷的说到。

通过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灵台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交通瓶颈取得重大突破、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目前,该县正在以建设“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排头兵、陇东南崛起先行者、全市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新的目标定位,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阔步前行。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相信灵台全县上下将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顽强的品格、更加扎实的作风,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1年1月4日)

董洪亮 王锦涛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中省媒体看平凉】甘肃灵台县:攻坚拔寨摘穷帽 砥砺奋进奔小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