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决胜脱贫攻坚战、共圆小康梦想!宝山区对口扶贫工作纪实

2021-01-04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11月13日、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会泽县、叶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宝山对口帮扶的7个县均已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

1994年以来,宝山先后承担了对口帮扶四川万县五桥区,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萨迦县、江孜县,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工作,以及四川都江堰市向峨乡灾后重建工作。2010年后,宝山又承担了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云南曲靖市罗平县、师宗县、富源县、宣威市、会泽县的对口支援任务。其中云南维西县、新疆叶城县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决战之年。20多年来,除上缴市财政的统筹对口支援资金以外,宝山区自筹资金实施“自选动作”项目共1444 个,援助物资资金1.94亿元。先后向对口支援地区选派挂职干部155名、专技人才337名,帮助对口支援地区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2022 人次,与29个深度贫困镇、589个深度贫困村建立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关系。

宝山还着重改善帮扶地区基础设施、助学助医。

在重庆万州五桥区,上海飞士工贸实业总公司捐赠125万元在万州区建了一所幼儿园,成为重庆市幼教示范基地之一,并每年捐赠2万元教师奖励基金。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萨迦县、江孜县,宝山区援助改造亚东乡小学、夏日村小学、林场小学、帕里小学、堆纳小学,为江孜幼儿园、江孜高级中学添置教学设备。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支医支教并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医生队伍。

在青海果洛州,上海帮扶资金援建果洛州人民医院医技楼、玛多县公交乡乡通、制氧站、旅游接待中心、大武镇幼儿园等项目。

在都江堰向峨乡,援建向峨乡农贸市场,为全乡人民恢复灾后正常生活、活跃城乡商贸搭建了平台……

>>>>

“引进来”、“走出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宝山区助力对口地区“引进来”“走出去”,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产业。

引进企业发展产业。宝山区在对口帮扶云南曲靖宣威市、会泽县过程中,援滇干部们发现会泽娜姑镇、宣威板桥镇有成片的水浸田、沼泽地,撂荒十分可惜。于是,他们邀请上海水产品龙头企业、院所专家到曲靖实地调研考察,经充分试验、论证,认定这些地块具有适宜小龙虾生长的良好气候、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养殖小龙虾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援滇干部及时会同当地形成项目可研报告、建议书等将其纳入扶贫项目库,争取“援滇项目”资金的支持,指导当地采取“村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运作模式。同时引入上海水产行业优势企业,因地制宜采取稻虾、稻鱼共生养殖方式,注册了“沪宣”牌高原龙虾,将会泽娜姑镇打造成高原龙虾品牌特色小镇,“一尾小龙虾,致富千万家” 。

引入游客发展旅游。新疆叶城拥有“昆仑第一城天路零公里”的美誉,闻名遐迩的新藏线起始于新疆叶城县。自上海第九批援疆宝山团队来到叶城后,在新藏线上建起了新藏益栈。2017—2019年,组织近2000名宝山市民赴新疆喀什地区“包机游”,开启叶城旅游扶贫新模式。

新藏线起点从叶城县零公里出发,终点到西藏拉孜,全长2143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叶城县境内近350公里。2018年新藏线客流量超35万人。

由于沿线旅游接待设施欠缺,叶城县委和上海援疆指挥部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在新藏线100公里处,柯克亚乡努尔阿巴提村是进入新藏线的第一个打卡点,援疆干部们在这里建起新藏益栈,为过往游客提供接待与服务。因此,游客量显著提升,新藏线客流量2019年达到55万人次。

2019年10月8日新藏益栈正式开门接客以来,已经吸纳当地劳动力近40人,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旅游接待收入20余万。随着游客的增加,2020年新藏益栈又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村里又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目前该村已全部脱贫。

>>>>

农产品“走出”大山 城市百姓享受原汁原味特色农产品

新疆叶城的薄皮核桃、大红枣,维西县的当归、天麻,会泽县的高原燕麦、软籽石榴,宣威的火腿、小龙虾,罗平县的小黄姜、蜂蜜、菜籽油,师宗县的薏仁,富源县的辣椒……如今,这些对口支援地区重多特色农产品通过爱心认购、展销平台、知名电商平台,已进入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宝山区近几年相继开出13个销售门店(柜台),展示展销对口地区特色商品,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展销活动让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在上海开枝散叶。由区供销合作总社牵头,组织系列展销活动,节假日进商圈、进超市、进社区活动,工作日进食堂、进写字楼、进园区、进企业,多渠道推广对口地区农特产。

疫情期间,组织对口地区蔬菜、肉禽类配送到家活动,系列活动销售额达130万元,促进了对口地区农特产销售,方便了广大市民。

同时,宝山区还组织对口地区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食行生鲜平台上销售云南、新疆、贵州遵义等对口地区上百种商品,区域内的金融单位也积极在网上开辟对口地区农产品销售平台。搭建农产品直通车让对口地区特色商品以最实惠的价格、最快的速度呈现给上海市民。区供销合作总社派了3名业务骨干到云南3个县挂职,搭建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农产品直通车。

今年春节前,3位援滇骨干直接从当地合作社采购了近20万元野生核桃仁、黑山羊、藏香猪、绿壳鸡蛋、羊肚菌等农产品,供应上海春节年货市场。

>>>>

人才支撑蓄后劲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对口帮扶地区要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宝山区每三年派出派外干部人才到对口地区帮助开展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对口地区整体人力资源素养,让这些人才种子洒在对口帮扶地区,生根、发芽、开花,并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如今,他们已成为对口帮扶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1年12月1日,上海大学—新疆喀什地区高校毕业生培训班开学典礼在上海大学举行,并完成了三个学期的课堂理论教学以及一个学期在宝山16所学校实习的任务。133名学员全部是未上岗定向培养的维汉国语教师,其中维吾尔族占95%,女学员占53%,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23岁,毕业时间最长的已有12年。

由于少数民族学员多、女学员多、学员年龄跨度大、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增加了实习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实习学校在宝山区,驻地在嘉定区,两地相距近30公里,每天必须安排三辆大巴接送学员往返。另外,实习学校又无法供应清真食品,学员午餐只能由学校提供鸡蛋、饮料、水果,主食要靠上大食堂准备干粮,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可就是在这样复杂繁琐的情况下,上海大学、宝山区合作交流办紧密合作,派出专人跟班,随时随地掌握学员学习、生活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使得133名学员圆满完成学业,返疆后都走上了国语教师岗位,分赴在叶城县乡镇村教学第一线,成为叶城县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宝山区派出一批又一批的援疆教师专家团队,他们带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不负所托,克服了气候差异、水土不服、饮食单一、环境恶劣等各种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疆叶城的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他们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叶·喀两地三校教学联建体”、搭建“宝·叶零距离教育交流平台”、组织“青蓝结对师徒带教”活动、开设“名师大讲堂”、开展“微课制作”教学创新活动等,使当地教师接轨现代教学理念,夯实学科基础、打开教育视野,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和活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

特殊教育在云南省还是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来自宝山区培智学校的朱剑平老师结合罗平实际提出特教与普教融合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与康复质量,更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他呼吁全社会要给予残障儿童更多关注,随后,罗平县对全县13个乡镇(街道)的168名未入学残疾儿童进行了初筛评估,并通过罗平县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进行分类安置。这套评估机制突破了残疾儿童入学评估工作的瓶颈,并作为云南省教育厅试点在全省推广。同时,他还制定并实施《罗平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实施方案》,围绕“特殊教育概述、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融合教育与送教上门、残疾儿童特殊职业生涯发展”四个模块,为罗平县特殊学校及乡镇中心校培养40名特教专业教师。

>>>>

筑牢民生“网底”把群众所盼所需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对口支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必须要筑牢民生“网底”,让贫困地区实现病有医、住有屋、行有路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当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云南省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距离维西县城60公里,来回一次需要六个多小时车程。2019年,来自上海市宝山区援滇干部和援滇医生在下乡走访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位颌面部有着巨大肿瘤的儿童沙玛玉杰,肿瘤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受尽病痛折磨的小玉杰数次挣扎在死亡边缘,因家贫无法治疗。

三名宝山援滇干部医生决定进行上海、宝山、维西三地之间的“万里救助”。他们将孩子送到上海宝山的第九人民医院北部分院,并邀请全国首屈一指的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专家——介入科主任医师范新东为小玉杰做手术。目前,孩子恢复得很好,即将出院搭乘航班回到位于云南维西的家。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小玉杰今后可能还有局部复发或者进一步手术可能。援滇干部们表示,将继续把小玉杰的病治好。

老百姓看病、入学等民生问题,一直是宝山区关心关注的问题。宝山区投入援滇资金1000万元建造以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350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惠及建档立卡户6872户29232人。今年继续选派1名医生、组织医卫界各学科专家为异地搬迁群众义诊。在叶城县,选派新一轮援疆医生教师团队52人,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目前,新疆叶城2017年已新建28个健康体检中心,2018年完善21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

>>>>

开展劳务帮扶 精准对接就业需求

近年来,宝山区始终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深入开展劳务协作帮扶合作,以“建立一套机制,组建一支队伍,推出一项特色服务”为目标,全力帮助对口支援地区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

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是集边疆、生态脆弱和限制开发为一体的贫困县。老百姓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外出务工的习惯和传统,转移就业率仅16%。

早在2011年,宝山区就积极尝试组织对口地区贫困劳动力来沪务工。在区合作交流办的组织指导下,云南维西县15名贫困劳动力来到了区内民营企业上海明天纺织制衣有限公司、上海汉康豆类食品有限公司。

2018年7月16日至21日,区人社局组织15家宝山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远赴维西县开展劳务招聘,提供3500余个岗位。既有适合普通工人的普工、装配工和切割工,也有适合年轻求职者的护卫特保人员、检验员和客服人员,更有技术类的维修电工、驾驶员和电焊工等,最终17名维西青年被8家企业录用。宝山区人保局派2位同志从维西到上海,全程将17名维西青年乘长途巴士转火车,风尘仆仆,通过两天两夜护送到宝山。7月24日,宝山区合作交流办、人保局共同举办维西县来区就业人员入职仪式,17名维西青年分赴各企业上班。各企业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并派带教师傅手把手教。区合作交流办、区人社局联合走访了上海汉神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与维西务工青年座谈交流,做好稳岗工作。

此外,通过“招聘管家”、“远程面试”等创新服务精准对接就业需求。2017—2019年,宝山对口帮扶的云南维西县、罗平县、师宗县、富源县、宣威市、会泽县累计有700余名建档立卡人员实现在沪稳定就业,宝山区也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就业扶贫模式,让更多对口劳务协作地区的贫困劳动力愿意走出大山,走出家门。

>>>>

全社会总动员,助力跑好脱贫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以来,宝山区建立区与县、镇与县、街镇与乡镇、村(企)与村四级联动的携手奔小康机制,发动20个街镇园区区属国企、120 个村、277 家企业和34个社会组织结对,实现深度贫困乡镇结对全覆盖,深度贫困村结对全覆盖。

新冠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宝山区共发动 174 家企业、6个社会组织,筹集2694万元,在会泽县、叶城县 136 个挂牌督战村实施项目238个。宝山助力挂牌督战村脱贫攻坚从村级小微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建设村级道路、架设太阳能路灯、修建蓄水池、垃圾房,村容村貌改善的资金达1631 万元,占总量的71%。环境的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增强。宝山助力挂牌督战还在消费扶贫、产业发展、就业扶贫、教育卫生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挂牌督战村最后冲刺助一臂之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宝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展现出的宝山作为,宝山力量。在脱贫攻坚这项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中,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的宝山答卷。

资料:解放日报

原标题:《决胜脱贫攻坚战、共圆小康梦想!宝山区对口扶贫工作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