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梁涛 ‖ 走进高原新村 听扶贫故事

2021-01-05 0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梁涛 方志四川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走进高原新村 听扶贫故事

梁 涛

2017年金秋时节,我们驱车从成都平原出发,穿越千里,来到海拔3000米的甘孜州乡城县然乌乡克麦村。在村口,远山如黛,天蓝如晶,缓坡上的旅游步道悠然地伸向村头,村道旁或粉、或红的芍菊在白色藏房下开得正欢……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一来,这两年克麦村变化挺大的。”然乌乡人民政府任命的克麦村点长小达洼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微笑着说。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镀金”的

2015年底,为帮助克麦村精准脱贫,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派驻黄红启为该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接到任命后,黄红启作别年幼的儿子,一路翻山越岭,经过溜溜的康定城,翻越海拔4200余米堪称“天路十八弯”的折多山,走过风景如画的新都桥,进军海拔4600余米满是回头弯的剪子弯山,在海拔4000余米的“世界高城”理塘歇歇脚,路过海拔3000余米的稻城,到达乡城县,落脚克麦村,上任精准扶贫第一书记。

甘孜州乡城县然乌乡克麦村(图片来自网络)

“嘿,我瘦了20斤!2015年底,我和刚满4岁的儿子说,爸爸去高原上减肥的!”他边说边推开“老党员户”泽仁拥中的家门,三两步“嗖嗖”的蹿上藏房特有的陡峭楼梯,留下我们“步步惊心”,即刻便听到老人家热情的招呼喝酥油茶。“这娃娃特别好,去年冬天下大雪,他专门给我送来了烤火炉,还有毛毯。”泽仁拥中说着,她的脸上满是岁月风霜的痕迹。黄红启告诉我们,她75岁了,1977年入的党,是全村唯一的党员贫困户,身边没有亲人,却有着不简单的经历,以前担任过民兵排排长,枪法在县、乡、村都多次获得过第一。“其实既是我在帮助她,但她给我讲述的那些经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一辆摩托、一支笔、一个本子是黄红启的标配。走过干净的村道,我们进入村委会,“农名夜校”的牌子赫然映入眼帘,院坝里一群村民正在听然乌乡来的朱灵讲解医疗保险报销等知识。朱灵告诉我们,黄红启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撸起袖子打扫卫生,以身作则帮助村名树立卫生意识,先是清理了路上的牛羊粪便,与村主任一起确立分片分段并与经济挂钩的卫生管理制度。

这个农民夜校也是黄红启来后兴起的,他经常在这里拿着一个本给村民们讲解一些扶贫政策,把自己在农业部门用笔记下来的高山养殖技术也讲给村民们听。

朱灵还说,他常骑着摩托在县、乡、村之间奔走,为了发展村民的高山养殖产业,他四处筹集资金,在该村查呈沟成立了克麦村高山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保证牦牛能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还在该村的高原地带建立了暖棚。

“其实,他真的让我们很感动,记得2016年底,克麦村下了一场大雪,他为了衔接产业扶贫的事情,一个人骑行在雪地村道上不慎摔了一跤,现在脚踝上还有大块的伤疤。”村支书也在一旁说:“黄书记帮我们做了很多资料,他比我还了解这个村,比如高山养殖、野蜂场、玫瑰园、温泉酒店什么的,我们就只能想着那个样子,黄书记却能够有条有理的帮我们做成资料,向上一级部门表达诉求,争取资金,实实在在的让我们得到实惠。”

“刚来时,大家都以为我是来‘镀镀金’,过两个月就走了,我就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工作,没有‘镀金’这回事’。”黄红启朗声说着,和路过的村民打着招呼,正午的太阳晒在他的脸上……

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她”

看见黄红启在错综复杂的村道上穿梭,我们却有些找不着北了,他说:“这里的每一条路我都很熟悉,刚来时我下载了一个这个村的地图,再把这里的每一户标注在地图上。这个村有51户269人,每个人我都知道他们的名字,都知道他们的住处。”“可是这里这么美,仅仅我知道还不行,我会尽我所能,让更多人知道‘她’。”

“听到水声了么?”透过浓密的树林,我们看见奔腾的水花,隆隆的水声从远方传来,转过一段休闲步道看见宽阔的查呈河。黄红启指着远处两座大山之间的垭口,那里是查呈沟,“我从沟口往上徒步走,到半山腰用了5个小时,一路风景特别漂亮,很适合打造徒步旅行。”

他告诉我们,今年他协助该村完成了“乡城县然乌乡净美查呈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注册,这个合作社可为社员提供农业旅游市场观光开发等相关信息咨询服务,还可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乡村旅游管理、经营、营销的培训服务,该社还直接参与查呈沟特种景区的管理与经营。此外,他还协助完成了“净美查呈”农特产品的商标注册,有利于扩大旅游景点知名度,帮助吸收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黄红启说:“这里民风很淳朴,家家户户都夜不闭户的。”转过一段狭窄的村道,见一丛火红的芍菊在墙头摇曳,我们推开门走过陡峭的木楼梯,眼前豁然一亮,宽敞的藏房,极具特色的装修,三楼的主人家听见声音往下走,脸上盛着笑意,从窗外望去,在巍巍青山下,几个村民在收割一畦青稞,旁边有马三两匹在吃草,好一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他又说,这里的藏房民宿都是联合旅游公司打造的,村民出房子,公司出钱装修,利润三七分成,20年后,这些房子也全数归还村民。

甘孜州乡城县克麦村新民宿(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从民宿出来,明亮亮的阳光洒落到克麦村的每一个角落,随手在挂满苹果的树上摘下一颗,入口也是阳光的味道。黄红启说:“走,我们去温泉那边看看”。“这里是烧烤林,对面就是温泉酒店。”我们看见沿查呈河的树林子里,一排白色的遮阳伞下有木桌和条凳,抬头便可见山望水,穿过一架石桥,我们走进一个院子的回廊,刚巧可穿过光影斑驳的树林子回望烧烤林,水声还在耳边,而我们身边的水池里正腾腾的冒着热气,“这些都是天然的温泉,这里大大小小有108个天然温泉眼,平常周末乡城县来这里泡温泉的人还蛮多的。”旁边管理温泉的村民说,前年黄书记来到这里,通过各方争取资金,把108个泉眼全部利用起来了,等明年到县上的公路修好,肯定能引来大量的游客。

从温泉酒店、烧烤林,顺着沿查呈河贯穿全村的旅游步道走,看见一个个小小的木头箱子在田地边,在零零落落的格桑花从里。黄红启得意的说,这里是野蜂场,这些都是蜂箱,产的都是正宗的“土蜂蜜”,“我刚来的时候只有二十几个,后来通过和农业局争取,现在这里有200余个蜂箱了。”他又说:“其实我做的就是木匠活,就是把现有的这些好的资源利用起来,帮助形成产业,就如同木匠把分散的木块修成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样。”穿过蜂场,旁边是一畦观光玫瑰园,时值秋天,玫瑰花零星的开着几朵,一旁的查呈河奔腾而过……

与村民告别,看见他们黝黑的脸上却清澈的眼神,内心隐隐一恻,因为山重水远所以落后,也因为山重水远,所以清静美好,所以要发展也要保护。

风雪后见彩虹

回程的路上,层林尽染,秋意愈浓,再到折多山脚,却见逆向呼啸而过的车上都是冰碴子,驱车往上,但见大雪初霁,白云深处一架彩虹腾空而起,太阳冲破云团照亮了茫茫雪原。这不就正如这一程精准扶贫之路么,尽管隔山重水,精准扶贫的虹桥却让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与克麦村紧密相连。想起黄红启所说:“虽隔千山万水,但我和克麦村却早已相互遇见,相互照亮。这段经历虽短短两年,但已成为了我生命长河里一颗闪闪发光的恒星。”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梁 涛(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青少年书法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梁涛 ‖ 走进高原新村 听扶贫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