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牛势牧歌】“牛”势腾飞牧歌扬——“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发展侧记

2021-01-07 12: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走进突泉县宝石镇宝合村,远远就会听到“哞哞”的牛叫声,58岁的王淑兰屋里屋外忙个不停。之前的几十年里,王淑兰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长期靠种地维持生活,年份不好的时候,还要借钱买种子化肥。2017年,王淑兰家利用产业奖补资金买了2头基础母牛,从此一家人走上了脱贫路。

“2017年的2头牛,现在已经繁殖到了4头,之前卖了1头,我不打算再卖了,留着多多繁殖,好用来养老啊!”宝合村脱贫户王淑兰说。

宝合村是宝石镇的养牛示范村,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肉牛存栏已经达到4100余头,除外出务工人员,全村几乎家家养牛,达到了人均2.6头牛的养殖规模,成为远近乡镇里小有名气的养牛村。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突泉县聚焦“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将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牛产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创新实施了“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牛存栏已经从2017年底的2.8万头发展到现在的12.26万头。

宣传示范引领 激发养殖热情

天蒙蒙亮,走进突泉县六户镇先锋村涂焕飞的牛舍,耳畔便传来响亮饱满的牛叫声,不远处有十几头牛正悠闲地啃着草茬子。

2018年,在外经商想回家为村民做点事儿的涂焕飞,选择回村参加换届选举,成功当选为先锋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涂焕飞坚信,让群众走上好路子、发展好产业、过上好日子是一个合格村官的首要任务。明确了思路,接下来就是一个字——干!涂焕飞说:“农村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群众的事就没有小事,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得认真对待,才能赢得信任。”一时间,涂焕飞感到任重而道远。

新官上任恰逢新政策。2018年,突泉县大力实施“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当时,村民多是观望状态,顾虑资金、考虑技术、担心效益,积极性并不高。作为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再想想2015年前的“牛倌”身份,涂焕飞决定以身示范,利用“牧业再造突泉”政策贷款10万元,买了15头西门塔尔牛进行饲养,当年就收益了七八万元。

自己赚到钱了,涂焕飞想着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也过上“牛”日子。他领着村官们出去学习、借鉴养殖大户的养牛经验及做法,结合实际,认真总结,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带头致富的实践中去。在他的带动鼓励下,村“两委”成员也都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牛倌”。

看到村里的村官们养牛都赚钱了,慢慢的村民们积极性也高了,萌生了想养牛的心思。在村官的示范带动下,六户镇先锋村肉牛养殖户现在已经发展到120余户,养殖肉牛达670余头,实现了人均1.3头牛。

无独有偶,突泉县太平乡赛银花村党支部书记黄银昌从2012年发展肉牛养殖至今,自家西门塔尔肉牛存栏130余头,年收入60余万元。2017年开始,为帮助村民通过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他主动承担起村级产业指导员的任务,义务为村民传授养牛经验。

日常的工作中,黄银昌义务为村民宣讲国家惠民政策,联络组织村民培训养殖技术,积极解决产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诉求并保证常态化,让农户通过养牛获得实惠,尤其是在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上,他一遍遍走访做工作,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通过宣传动员,赛银花村一半以上的贫困户都有了自己的脱贫产业,涌现出了李喜春、樊广良等一批脱贫致富典型。

2018年以来,突泉县各乡镇、村屯抓住机遇,紧紧围绕“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的好政策,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分户饲养、统一防疫”思路,采取“示范带动,梯次推进”措施,通过牲畜养殖行业领军人物领养辐射带动,扎实推进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188个行政村中,有153名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示范养牛,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健全保障体系 筑牢产业根基

突泉镇城郊村村民韩立春2018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购入了6头基础母牛,经过精心饲养,可观的收益让他尝到了养牛的甜头,而“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的低息贷款更为他扩大养殖规模助了一臂之力。采访中,韩立春开心地对笔者说:“两年来,家里这几头基础母牛共产牛犊11头,仅卖牛犊就收入了10万元,现在存栏基础母牛20头,生活更有盼头了。”

要想产业发展好,资金是保障。为此,突泉县委、政府勇于破冰前行、创新思路,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模式,破解了养殖主体融资难、贷款难问题。突泉县财政局在银行存入风险保证金,银行放大5倍后为农户贷款。按照自愿申请的方式,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可向银行申请贷款1—5万元,其中3万元部分农户自付利息一厘,其余由政府补贴支付,支持农户发展牛、马、驴等大牲畜。通过调整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畜种,改良提升现有品种,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争取畜牧良种补贴、牧草种补贴、畜牧养殖大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国家强农惠农扶持项目,优先扶持发展大畜养殖业,利用国家扶持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对相关产业的投资,把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县累计投放养牛贷款7.3亿元,为全县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金融后盾。

要想做大牛产业,疫病防控是关键。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突泉县成立了家畜改良诊疗“120”服务中心,在解决养殖户后顾之忧的同时,助推了突泉县“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的顺利实施,让畜牧养殖成为突泉县产业扶贫中的助推器。

家住突泉县突泉镇东信村的养殖户高占军,就曾多次拨打过“畜牧120”服务中心的求诊电话,每次求诊都能得到及时满意的处理。一天临近晌午,高占军又急忙拨通了“畜牧120”服务中心的电话,兽医李春会接起电话,简单了解情况后,顾不得按时下班,就急忙到药房取药、备药箱,驱车前往高占军家中。与高占军详细交谈过后,李春会开始动手为他家的牛进行诊治,看着牛的情况逐渐好转,高占军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个‘畜牧120’真的太方便了,我家这牛有点什么毛病,只要打个电话,半小时之内兽医就来了,特别及时。”高占军忍不住夸奖道。

精湛的技术,随时赶赴的服务精神,家畜改良诊疗“120”服务中心慢慢地走进了广大养殖户的心中。截至目前,已出诊2.15万人次,改良大畜3.5万头,全县大畜改良率达到90%以上。通过诊疗为群众减少经济损失近亿元,改良间接带动群众增收1.5亿元。

除了给养殖户们足够的资金、过硬的技术外,突泉县还让养殖户们找到了组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19年,突泉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部门和养殖户四家牵头,组建了突泉县牛产业化联合体,有效推动全县牛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取暖、合作经营,切实提高全县牛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截至目前,联合体成员已发展大型企业2家、合作社61家、养殖大户379家。“咱们这个‘牛联体’主要就是要帮助全县的肉牛养殖户和意向养殖户壮大产业发展,让全县群众有产业、有抓手,从而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突泉县农牧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贾玉鹏说。

模式叠加发力 提振养殖信心

62岁的陈少贵,是突泉县水泉镇德泉村的普通村民。201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他开始与天兴奶牛养殖公司合作。通过“户养企育”模式,当年3月份,他将10头3月龄牛犊领回家,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他又将10头牛犊卖回了公司。除去成本,一头牛净挣4000元。这不,尝到甜头的陈少贵,2020年又从公司领回了30头牛进行饲养,他高兴地告诉笔者,这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为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到牛产业发展中来,突泉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稳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放母收犊”模式:农户依托“牧业再造突泉”政策进行借贷,向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已孕能繁安格斯基础母牛,公司将基础母牛投放给农户养殖,并回收犊牛。截至目前,公司已发放安格斯牛4530头,惠及合作社及农户300余家,每头牛年利润在6000元左右;“户养企育”模式:天兴奶牛养殖公司将3月龄公牛犊投放到农户家中,养到15月龄左右,由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回收育肥,截至目前,累计带动256户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合作育肥”模式:公司与养殖户签订育肥协议,为养殖户提供架子牛、技术指导、饲料及防疫等服务,育成后公司负责回收,并向养殖户分配销售利润,切实提高养殖户经营效益;“寄牛分红”模式:农户将自家的奶牛寄养在龙头企业中,实行标准化养殖,将奶牛所得利润与农户进行分红,年均每头奶牛给农户分红3000元,已带动贫困户578户;“自购自繁”模式:一般户享受“牧业再造突泉”贷款政策,贫困户享受“530”小额贷款政策(即为每户提供5万元、3年期、零利息贷款),根据养殖户意愿,可自购、自繁、自育和市场化运作。

多种养殖模式大大提升了突泉县广大养殖户的养殖信心。那么如何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突泉县的牛产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突泉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在突泉县投资建设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厂,更好地实现企业+农户双赢目标。

走进突泉县绿丰泉肉牛肉羊屠宰加工项目,150余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砌筑抹灰,有的在安装设备,目前,项目主体已完成。

突泉县绿丰泉肉牛肉羊屠宰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屠宰加工50万只肉羊、10万头肉牛。建设内容为屠宰分割车间、熟肉制品车间、速冻调理食品车间、制冷机房、冷库等生产工程,牛羊待宰圈、隔离圈、急宰化制间等辅助工程,总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0.87亿元,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农牧民带来22700万元的收入,牛养殖户每年可获利13.5万元,可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带动医药、食品、包装、运输、维修等相关产业发展,可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奋进新时代,牛气滚滚来。突泉县正以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意志,凝聚突泉信心,汇聚突泉力量,发扬突泉精神,大念“牛字经”、培育“牛经济”,让全县人民大发牛财,牛气十足!

县融媒体中心/陈丽红

原标题:《【牛势牧歌】“牛”势腾飞牧歌扬——“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发展侧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