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孙学元 ‖ 记古侯邛涅会盟遗址

2021-01-13 0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记古侯邛涅会盟遗址

孙学元

2020年11月19日,白云悠悠,秋光溶溶。

我从洛俄依甘乡前去参观“古侯邛涅会盟遗址”。从大桥出发,朝美姑县城方向往右拐,绕着村庄蛇行,一会儿便到了阿居曲村党群服务中心。

一位身材微胖、头裹白毛巾、身穿彝族服装的男士,快步迎了上来,笑盈盈地说:“欢迎,欢迎啊。”

同行的洛俄依甘乡党委副书记阿牛拉洗说:“这位是阿居曲村支部书记阿尔维机,据彝族老人说,推算下来,他该是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则的第二十六代孙了。他对这儿的情况最熟悉,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就由他给我们带路,介绍情况吧。”

我们走出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门,跨过宽大的村道公路,登上鹅卵石砌成的水泥梯,约莫几分钟工夫,便来到一个约1500米高的大山包。

只见远处大山环绕,耸入云天。近处松树翠蔓,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左倾右斜,下缠上绕。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日光下彻,树影斑驳。风起树摇,惊鸟飞扑,涛声阵阵。叶落似针,光移如水,珊珊可爱。

阿尔维机指着面前的山地说:“你们看,这一大块地盘周围,相传就是‘古侯邛涅会盟’之地。”

我仔细端详,地面由一颗颗的小鹅卵和着水泥铺成,中间是一块由八层砖头砌成的大基座,形如椭圆,好像一方巨大的砚盘。基座上矗立着一块长方体形的石碑,长约3米,高约2米,宽约0.5米。碑头偏右处微凹进去,形成“v”字形状。碑身有明显的凹陷痕迹,多从右往左倾斜,就像隶书“人”的左半部分一样。碑身左部,也有明显的凹陷,形成“〉”形状,像单书名号的右半部分。整块石碑,看上去真像一只望天吃草的兔子。石碑中间,用彝汉两种文字,从左往右书写碑名:“古侯邛涅会盟遗址”,再饰以红漆,使之格外惹人瞩目。

“古侯邛涅会盟遗址”石碑(孙学元 供图)

关于古侯邛涅历史性会盟的故事,阿尔维机打着手势,比比划划,从容不迫地道来。

据有关书籍记载,在古代,居住在今西昌一带的彝族邛部后裔不断向云南、贵州境内迁徙,邛部之第110多代后裔古侯、邛涅居住在兹兹蒲乌(泛指云贵高原)地区,他们向西北祖籍方向回迁。在古侯之第十八代后裔古侯支系从云南巧家渡过波涛汹涌的金沙江,经布拖等地,来到今美姑县洛俄依甘乡林木莫古村境内,即今天的阿居曲村境内这一带。邛涅之第十九代后裔邛涅支系也从云南永善渡过蜿蜒澎湃的金沙江,经雷波等地,也来到这里。他们相约在一座现被称为莫古格埠的山包上会合结盟,繁衍生息,共同开辟大小凉山。

这样,古侯、邛涅两支系会合结盟遗址莫古格埠,便成为闻名全州的凉山彝族发祥地,今凉山州及周边彝族大都是以这里为起点繁衍发展起来的。虽在汉代东部有哈拉氏居住,后来也有阿莫、惹古等支系迁入,但从莫古格埠繁衍迁徙各地的古侯、邛涅两支系后裔至今仍是凉山彝族之主体。至于“莫古会盟”的具体时间,据《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书中推测,“莫古会盟”时间“大概相当于公元前后”。“莫古”彝语本义为见面而亲热,“格埠”指山包,于是,后人便将这里称为“尼木莫古”。

汉武帝通西南夷(彝)后,历代朝廷和国民党政府虽把今美姑一带列入版图作为属地,但都未有建立行政机构实行直接统治,而是由各部落头人分别自行管辖。美姑是凉山彝族的起点和繁衍、发展之地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没有一户其他民族共居,属众所公认的凉山彝族腹地和彝族灿烂文化密集区。

阿尔维机(右)向作者孙学元(左)详细讲解古侯邛涅会盟故事(孙学元 供图)

阿尔维机围绕会盟石碑缓慢地走了一圈,接着说道,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康省西昌地委、四川省乐山地委分别派出少数民族工作团进人美姑南部和北部,开展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教育和筹建地方人民政权等工作。1952年,在昭觉建立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彝族自治区境内析置各县。因为历史上这里没有统一的称谓,根据彝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充分听取当时彝族群众的建议,深入讨论后上报,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尼木莫古”中,去掉了“尼木”二字,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莫古”二字,并将“莫古”转定为“美姑”。建县时采用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后来,为了永远纪念这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亲热”的、难忘的会盟,便在“尼木莫古”,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建碑勒石,以供人们纪念。

听完阿尔维机的介绍,我惊叹于他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被他的生动、详细的讲解打动。我久久地注视着石碑,那红色的碑名犹如两面分别用彝文书写有“古侯”和“邛涅”两大氏系的族旗,分别由古侯家和邛涅家的家支头人高高地擎着,快步地稳当地坚定地走在前方。大风乍起,族旗猎猎,马声萧萧。头打英雄结、身披察尔瓦(披毡)的男人们和头戴荷叶帽、身穿多彩百褶裙的女人们,带着行囊,赶着牛羊,井井有序地毫不动摇地跟在族旗后面。他们怀记初心,心有梦想,战严寒,斗酷暑,跋险山,涉恶水,穿丛林,走草地,搏死神,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一会儿,那红色的碑名,犹如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火光摇曳,火星飞舞,烟雾腾腾。历尽千辛万苦从四面八方迁徙而来的古侯和邛涅的族人们,顾不得换一身崭新的衣服,来不及清洗一把疲惫的脸面,也等不得梳理一下凌乱的头发,就迫不及待地端起一碗碗满满的香甜的泡水酒,彼此互敬,齐声高喊:“干——”,然后一饮而尽,把酒碗一甩,双手不断地举起来,又快速地放下去,嘴里不约而同地发出“哦——嘿”“哦——嘿”的欢叫声。有些男士甚至高兴地把头上的“英雄结”取下来,用力抛向空中,又大步地跳起来去接。最后他们紧紧地围在燃烧的篝火旁,彼此亲亲地手牵着手,心连着心,时而欢快地唱起粗朴的酒歌,时而忘情地跳起迷人的舞蹈,尽情地抒发着会盟之时的“亲热”之情,欢喜之情,幸福之情。一会儿,那红色的碑名,又变成了两把燃烧得红红的永不熄灭的火把,一直照耀着古侯、邛涅的族人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在逶迤数百千的大小凉山及其周边地区,开疆拓土,开发资源,发展文化,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兴旺发达,直到永远。

维机轻轻地一挥手,示意问道:“请问咱们是否到别的地方去看看,比如神奇的阿苏拉则圣泉?比如神秘的布都瓦依溶洞?”

我回过神来,掏出手机看了看,遗憾地说道:“哟——,时间不早了,还是留点念想吧,下次再来。”

走下水泥梯,夕阳吻山,倦鸟归林。我探询地问阿牛拉洗:“洛俄依甘乡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热的到来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胜利完成,这儿是否考虑发展旅游业?”

松树翠蔓中的“古侯邛涅会盟遗址”水泥梯步(孙学元 供图)

拉洗略一深思,快言快语地说:“你说得对,这儿附近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比如迷人的美女峰、雄伟的龙头山、奇特的柳洪大峡谷和正在修建的乐西高速公路大跨度的孜玛格尼大桥,还有出了名的‘悬崖村’和‘悬崖村’对面更悬的‘悬崖村’,还有竹核的温泉、苏洛的燕子洞,而且离雷波的马湖和溪洛渡也比较近,等等,还有可圈可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得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全乡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以阿居曲村为中心,附近的新农村、依呷村、阿卓瓦屋村4个村的村道公路已全部连通,形成名副其实的三环线。再者,乐(山)西(昌)高速公路在3年后即将全线贯通,交通瓶颈可彻底打破。乡党委、政府顺势而为,已与县文广和旅游局规划,着手共同把洛俄依甘打造成以历史文化为主、观光农业为辅的特色乡镇,为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打头阵。”

听了阿牛拉洗的介绍,我停下脚步,深情地回望松树翠蔓中的“古侯邛涅会盟遗址”,对同行人总结似地说:古侯邛涅会盟,是彝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是一次怀记初心、心有梦想的会盟,是一次远道迁徙、团结协作、战胜艰难困苦后的热情洋溢的会盟,更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永远难忘的“亲热”的会盟。

方志四川微店 二维码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孙学元(四川省美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孙学元 ‖ 记古侯邛涅会盟遗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