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这些关键词,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2021-01-13 11: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01

生态环保

赵丽丽代表

“2020年,市委、市政府将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作为我市重点工作之一,计划用三年时间统筹推进十大工程。”赵丽丽代表说,向山地区通过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通过强化源头防治,构筑优美水系;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助推绿色发展;通过提升治理水平,健全保障体系。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向山地区综合整治将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本。”赵丽丽说,向山地区将围绕“全面建设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和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的目标,全力构筑“村庄集聚美丽、环境宜居宜业、矿区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发展”的乡镇生态文明新格局。

赵丽丽建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强化执法保障,巩固提升环保监管技防水平;持续深化矿镇合作,构建矿业发展新模式。

哈玮清代表

“近年来,马鞍山生态环保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工程,使薛家洼实现由‘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华丽转身,成为城市生态客厅。”哈玮清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给马鞍山擘画航向,明确了新的发展定位,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打造生态环境“金名片”的信心。“长江东岸天然氧吧、蓝天白云无处不在,让每一个马鞍山人都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让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尤为重要。”哈玮清代表建议,在薛家洼生态园周边建设生态绿色成果展示厅,把发展转变的历程和成果进行展示,起到宣传倡导作用。她还建议,策划一些让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型游乐休闲项目,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段蔚平委员

“向山地区经过多年开采,生态环境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大,基础设施薄弱。我市下决心开展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从生态环境恢复、矿区居民避险安置、替代产业培育等多方面入手,以项目推动生态修复,治理初步达到成效。”段蔚平委员认为,虽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他建议,要进一步深化生态修复,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借鉴“杭嘉湖”先进经验,找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为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作出更大贡献。

汤怡宁委员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黑臭水体是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痼疾,也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汤怡宁委员表示,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下大力气整治黑臭水体,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治理好黑臭水体后,如何保持治理效果是关键。”汤怡宁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河道管养管理办法》、《排水设施管养管理办法》等配套办法,明确各方责任,加大投入保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和完善“厂网河”管理长效机制一体化治理,健全河长制管理和管网管理长效管护体系。同时,推进排水许可管理全覆盖,加大排水执法力度,强化工业污水管控,落实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硬约束机制,实现联合执法和协同执法常态化,确保“长治久清”。

02

经济发展高质量

杨文利代表

“近年来,马鞍山坚持创新发展,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实现了大跃升。”杨文利代表说,按照“十四五”规划蓝图,我市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激发产业集群爆发力,提升数字经济牵引力,这都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杨文利建议,政府要注重政策引领,完善人才发展体制,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与合肥、沪苏浙城市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和项目在马转化;企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匠心铸就品牌;广大干部职工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培民代表

“过去的一年是马鞍山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有困难,也有机遇,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张培民代表说,必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培民建议,马鞍山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对标“杭嘉湖”,对标长三角,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其次,马鞍山的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改革开放这篇文章,走改革创新之路,实现差异化发展,拓展发展新天地。更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不仅要营造优越的生态环境,更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产业能级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落户马鞍山,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甘德青委员

“产业竞争力来自产业集聚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做大做强做优‘1+3+N’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甘德青委员认为,只有加快规模集聚,放大竞争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一马当先”。

甘德青委员表示,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坚持内培外引育龙头,实现“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集群效应;要加强协作配套强链条,围绕龙头企业搞纵向配套、围绕主导产品搞横向协作,打造专业分工明确、上下游紧密连接、产业链条体系完整的“产业共同体”;要持续优化环境搭平台,建立健全服务支撑体系,建立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加大共建园区推进力度,发展“飞地经济”、“园中园”,用好一体化发展“大舞台”。

周庄委员

周庄委员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去年我市大力开展“产业升级突破年”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加快打造“1+3+N”产业集群,宝武马钢钢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三大战新基地总产值达400亿元等等。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必须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周庄委员建议,政府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动战新产业快速集聚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03

疫情防控

王朝晖代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马鞍山‘第一时间建立强有力的战时组织指挥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全面防控’,这是很了不起的一大战略成果。”作为社区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王朝晖代表认为,去年春节,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和社区工作者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经过不懈努力,全市人民最终合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又到了年关,干了20多年社区工作的王朝晖代表不断总结经验,他建议,疫情防控宜早不宜迟,要做到早部署、早宣传、早行动,通过线下向居民说防控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通过线上对还未返乡的务工人员提出“留在当地过年、坚持非必要不流动”等倡议;并发挥社区网格化优势,实现疫情防控精准化。对未来,王朝晖信心十足,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基层防控网一定能织密筑牢。

朱功文代表

朱功文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数”说了去年的战“疫”:用1个月时间控制住疫情蔓延,45天时间实现住院患者“清零”且零死亡,先后派出7批次42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

朱功文代表认为数据的背后是全市医务人员、各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志愿者、企业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他建议,农村的疫情防控依然要发挥群防群控的优势,村干、党员带头,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并及时落实好上级政府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盯紧风险点,抓好常态化防控,合力扎紧农村防控“篱笆”,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卜为和委员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基层卫生医疗工作者,卜为和委员表示,2020年,疫情来势汹汹,政府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博望地区实现零确诊、零疑似,医务人员零感染。“这其中,就有我们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为疫情防控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卜为和委员颇为自豪。

“目前,国内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发生,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卜为和委员认为,全市上下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精准疫情防控,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基层卫生人员,更要从自身做起,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李娟委员

“去年以来,我市严把疫情防控关,慎终如始、持续用力,可谓枕戈待旦、众志成城。”李娟委员说,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亮点颇多,比如打造了“人防+技防”一体化防火墙,自主研发数字疫控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源头防控+末端治理”水平,实现了从疫情登记、信息共享、数据核查、日常监测、异常处置到信息发布的数字化管控全覆盖,全面提升了全市疫情管控效能和服务水平。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李娟委员建议,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精准疫情防控,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继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重点管控,聚焦重点人群加强排查检测,采取严格、精准措施,进一步堵漏洞、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高防控实效性、科学性。

04

抗洪救灾

许典飞代表

“去年汛期,长江水位7次破历史新高、12条通江河流超历史极值,我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汛情。”许典飞代表说,全市人民通过奋力抗洪抢险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壮丽凯歌。

“我们的城市能够安然无恙,最后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就是因为广大干群日日夜夜坚守在大堤上,巡堤查险、筑牢堤坝、排除险情……他们中有部队官兵、机关干部,还有很多普通的老百姓,大家不怕吃苦受累,冲在抗洪的第一线、抢险的最前沿,就是要保护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我十分感动。”就科学应对汛情,许典飞建议,要保持冬修水利的好传统,组织力量筑牢江河堤坝,特别是对险工要段进行夯实加固。同时,要利用枯水季节,组织专业人员对大堤开展白蚁普查和防治工作,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隐患。

徐辅龙代表

“面对去年历史罕见的大汛情,我市共处置险情787处,转移安置群众10.8万人,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迅速而有序地开展了‘四启动一建设’,全面完成363个水利工程水毁修复项目,全面恢复44.9万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来自水乡湖阳镇的徐辅龙代表说,广大农民群众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积极开展灾后生产生活自救,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徐辅龙说,湖阳地处石臼湖畔,四面环水,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水产养殖更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渠道。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科学组织力量,对险工要段进行查险除险,同时,要加快排灌、涵闸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汛能力,有力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严经纬委员

“堤防工程是我市城乡常见的水利工程。去年汛期,我市遭遇大汛情,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经受住了洪水的严峻考验。”严经纬委员表示,新的一年,我市应加快补齐水利短板,进一步提高长江干支流堤防防洪能力,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城乡防洪减灾体系。

严经纬委员建议,在堤防工程建设上,要严把规划设计质量关,努力把堤防工程打造成城乡“安澜工程”。堤防建设和生态河道建设要首先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审慎设置过水断面内的绿化、景观小品、堰坝等涉水建筑物,切实保障上下游防洪安全。为进一步提升防汛抢险能力,我市还应着力提升抗洪抢险应急装备水平,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在抗洪抢险中的应用,为做好抗洪抢险救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杨双莲委员

“去年我市梅雨期雨量为常年的2.7倍,而且持续时间长,暴雨日数多,局地强降水重叠度高,部分地区日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降雨极端性十分突出。”作为一线气象工作者,杨双莲委员说,在汛情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气象部门严格落实汛期气象服务责任制,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双莲委员表示,今后将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重点项目建设,科学谋划“十四五”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气象灾害精密监测精准预报预警服务工程,继续做好重大过程、关键时段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来源:马鞍山日报

原标题:《两会这些关键词,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