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蓬江区: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管理,带来这些好处......

2021-01-13 22: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关注公众号,与80万蓬江人一起看

蓬江发布

权威报道 暖意用心 服务民生

点击上方篮字关注并加入星标

1月12日,在蓬江区环市街东风社区祥和苑二期入口处,工人正在忙着固定设备改造人行道。“小区真是变了个样。大家停车有序了,小区治安更好了。”居民胡金平期待,物管公司进驻后,能为业主带来更多高质的服务。

祥和苑二期是蓬江区第一批试点从开放式转为封闭式管理的小区。近日,小区业委会已对物管公司进行表决,确定了符合资质的物管公司进场。春节前,这里将完全转变为封闭式管理的小区。

祥和苑二期改造后,居民停车更加有序。戴惠甜摄

01

开放小区治安管理和平安建设难度大

祥和苑二期建于近20年前,有165户居民。2014年,由于原业委会解散,祥和苑二期无人管理,成为一个开放式小区。开放式让这里的治安管理和平安建设面临很大的难度和挑战。“小区常常有业主的摩托车、自行车被偷,家里也被盗窃。停车也很不方便,周边商户和业主的车都随便停在小区里,居民出入都很麻烦。一旦发生事故,消防车也根本进不来,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胡金平回忆。

2020年疫情期间,像祥和苑二期这样的开放式小区同样暴露了不少管理弊端。人员流动大、车辆随便进出,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对此,在社区的指导下,小区的热心居民自发组织进行24小时值守,志愿服务疫情防控,严格管理登记进出小区的车辆和人。

祥和苑二期改造前。环市街供图

“疫情发生后,大家更渴望对小区进行有序、高效的封闭式管理。不少居民都到社区反映建议,希望社区能够帮助小区转变为封闭式管理。”蓬江区环市街道党工委委员、东风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孔宽介绍。

祥和苑的问题也是蓬江区不少老旧小区的问题。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开放式老旧小区存在租住户多,人员流动频繁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环境卫生较差等问题,难以管理。2020年,蓬江区将党建引领、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等重点工作有效结合,组建成立蓬江区开放小区封闭管理工作管理小组,逐步推进全区开放式老旧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希望以此建立完善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提升老旧小区生活品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环市街道有关负责人现场研究社区改造方案。环市街道供图

02

因地制宜推进小区改造与封闭式管理

由于居民实施封闭式管理的意愿强烈,祥和苑二期成为了第一批试点小区。在蓬江区开放式老旧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工作小组、区城管局、环市街道、东风社区的指导下,祥和苑二期组建了业主委员会,通过了祥和苑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和小区改造方案以及管理方案。

“我们发动了小区的党员参与业委会的筹建,并成立了祥和苑业委会筹备组支部委员会。党建引领让大家加快了各项工作的进度。”孔宽说,2020年10月,祥和苑二期成立了业委会,其中1名党员被推选为业委会主任。小区管理与决策有了“主心骨”。

祥和苑二期改造后,小区入口美观不少。戴惠甜摄

成立业委会的同时,小区升级改造也在加快进行。从前杂草丛生、堆满垃圾的草丛被改造为党建小公园,可供居民娱乐休闲;小区里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铺上了沥青,变得平整又美观;小区门口加装了门禁系统,小区里科学规划了车位,居民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小区门口保安室升级改造后还留出了党群活动室,小区党员、居民活动有了好去处……

祥和苑二期改造后,建设党建小公园,配置健身器材供居民休闲健身。戴惠甜摄

物管公司进场后,将收取一些物业管理费用,小区大部分居民都对此表示同意。“在实施封闭管理的前期,社区就协助业委会上门向每位居民解释,大部分居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孔宽说,引入距离1公里的专业物业公司参与管理,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消防隐患、治安乱、停车难等问题,提高服务质量,还可以与物管公司管理的另一小区探索“大拉小”的模式,进行资源共享,降低管理成本。

延伸

阅读

老旧小区封闭管理路在何方?甘化社区用“三牛精神”耕出创新路

广西人庞宏今年73岁了。20岁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踏进江门甘蔗化工厂,一转眼,在这里度过了大半生。作为一名“老甘化”,庞宏亲眼见证了甘化厂的起落荣衰,切身感受过甘化社区的繁华、寂寥以及伤痛。

“甘化社区就是我们‘老甘化’的家,怎样扭转颓势,让她越来越好?我们人老心不老,都想出把力!”怀着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梦想,庞宏和另外10名老同志一拍即合。他们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革旧迎新”大行动,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三牛精神”——

1

成立业委会,甘为“孺子牛”

甘化社区是典型的城市开放式老旧小区,前身是江门甘蔗化工厂的职工宿舍。“原来的甘化新村就是封闭管理,甘化厂解散之后,我们家门口也没人管了。外来车辆可以自由进出,有点管不住了。”设施老旧、杂草丛生、车辆乱停,眼看着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甘化社区就这么老去,庞宏有点“不甘心”。

2019年,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推动下,甘化社区多次召开业主大会、议事会,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共同商议一件一件解决。2020年1月,甘化新村业主委员会终于成立了。

甘化社区“百议亭”,居民针对车辆停放管理开展讨论。

“我是社区的一员,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为人民服务!”73岁的庞宏自告奋勇,担任甘化新村业主委员会主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10名60岁以上的老人。

具体怎么干?在与街道驻点领导加班加点的研究、讨论之后,业委会定下了目标:要带领广大业主依法自治,实行封闭管理。目标明确了,原先的“蒙查查”变得“明白白”,第一个任务也随之定下:通过停车收费,筹集运作资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过去几十年停车不收费的局面要被打破,不少不明真相业主立马强烈反对。“大家都认为业委会收了钱,肯定有好处,情绪激动的时候,骂什么的都有。但实际上,我们都是自愿服务群众,没有收一分工资。”庞宏表示,事情解释清楚之后,辛勤劳动出成效之后,反对声才渐渐平息,大家的无私奉献最终得到了广大业主的信任。

2

不辞辛苦行,争当“老黄牛”

社区公共停车位收费,必须全体业主投票表决通过才能施行。这对于有着2000多户、6000多人的甘化社区而言,无疑是个大工程。

“由于我们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好,十几天就表决完了。投票结果显示,参与投票的住宅面积为57.63%,业主同意数为71.71%,得票率还是比较高的。”首战告捷背后,不少群众的参与令庞宏十分欣慰。

社区居民围绕社区公共停车位收费问题进行投票。

据介绍,这次历经一个多月的投票行动,以“集中+分散”投票的形式展开。在前期的宣传发动阶段,“老甘化”李师傅和霍师傅、吕妈妈两母子、在校学生……不少人被业委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开始支持业委会的工作,并自愿为业委会义务工作。他们不辞劳苦,发挥所长,有的负责提意见、收建议,有的协助投票事务管理,还有的东奔西走协商各方。

“由于社区老人比较多,在投票的十几天里,很多志愿者们爬上爬下,挨家挨户为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投票服务,从而保障居民的参与权,推进全体业主投票表决进程。”庞宏说。

志愿者上门入户提供投票服务。

方志强是甘化社区的子弟,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有着浓浓的感情。看到业委会老人家们在艰苦条件下依旧保持昂扬斗志,他也忍不住加入进来,出谋划策、法律提醒、送水送餐:“其实大家都在努力让家园更美好!有些老人家们解决不了、不懂的事,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做到。”

3

紧跟新时代,勇当“拓荒牛”

投票通过之后,业委会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实地统计车位数量,对长期和临时车辆信息进行登记、规划顺向停车标志、安装智能收费系统……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甘化社区目前车辆停放有序。

但很快,问题随之而来。有人跟庞宏提建议:“宏叔,自己请保安不好,应该购买服务,实行监管分离!”什么是购买服务呢?上了年纪的庞宏带着一头雾水找人弄明白之后,和业委会成员共同决定聘请第三方保安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

“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争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才能不被时代落下!”庞宏深有感触地说:“原来都是请熟人当保安,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停车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购买服务之后,不仅可以避免承担劳资风险,保安人员还会定时定期检查车辆停放情况,如果发现乱停,就会贴违停警告单,发到业主群里,管理机制更上一层楼!”

甘化社区目前车辆停放有序。

停车有序了,车位却“不够停”了。根据业委会前期调查,当前规划的460多个车位足够满足需求。但由于业主上下班时间不一致,而每个车位都被固定业主,于是出现了很多车位空着,其他车辆没法停的窘状。为了切合社区实际情况,业委会及时调整策略,通过不固定车位最大化利用资源。

目前,甘化社区通过不固定车位最大化利用资源。

至此,甘化社区初步实现了合理、规范、有序的封闭自治管理。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投入近500万元对甘化社区进行提质改造,包括升级改造公园、道路翻新、楼宇修缮等工程,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甘化社区环湖绿道周边环境优美。

“业委会运行步入正轨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多听群众意见,响应呼声,争取把社区管好。”庞宏充满信心道。

原标题:《蓬江区: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管理,带来这些好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