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区打好改造“算盘” 让老旧小区焕新颜
2021-01-13 20: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年来,东湖区切实把握国家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政策机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造理念,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图”,既抓“面子”,又重“里子”,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改造红利。截至目前,东湖区已累计完成1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3万余户,9万余人。
赋权于民,找准改造的“公约数”
老旧小区改造,怎么改?作为民心工程,关键还看群众民声。“改造之前社区多次上门或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建议,我开始觉得这只是走个过场、搞个形式而已,没想到自己提出的设置电动车存放点和休闲座椅等几条意见后面在改造过程中都实现了,改到我们大家心坎里了。”东湖区公园小区居民老刘为小区改造竖起了大拇指。

内外兼修,算好民生的“精细账”
老旧小区改造,改成什么样?今年62岁的退休职工谢发兴所居住的江纸家属生活小区是东湖区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第一批次进场施工项目之一。“一到下雨就积水,路面都成池塘了,楼道也没有安装感应灯,我们老人家晚上都不敢下楼。”谈起改造之前的情形,谢发兴激动地说。
东湖区老旧小区改造聚焦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既追求小区外表的美观舒适,又紧盯居民民生需求,紧跟时代趋势,不断完善小区功能设施,打造便民服务“生活圈”,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一来是‘牛皮癣’变成了文化墙好看多了;二来是做了健身场地,没事可以锻炼身体,脏乱差不见了,车辆乱停乱放也没有了。”谈起老旧小区改造的变化,谢发兴娓娓道来。
东湖区在改造过程中,根据老旧小区改造投入的可行性、可实现性和实效性对辖区内老旧小区分为“保基础”“提功能”“促品质”三类进行提升改造,并将资金向民生服务倾斜,在改善小区居住环境的同时提升居住质量,既抓‘面子’又重‘里子’,算好民生账,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造红利。
攻坚克难,确保项目的“时间点”
东湖区辖区现存2000年以前建成的、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落后、功能配套不全、没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需改造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共计124个,涉及居民84892户。为了让群众早日实现“旧貌焕新颜”的居住愿望,东湖区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组建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的区级层面最高规格领导小组。同时下设6个工作组,并成立由各街道、管理处负责同志任分指挥长的10个项目推进分指挥部,负责本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协调推进,确保改造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此外还依托社区综治服务中心,结合基层便民宣传、党建直联、居民协商议事等各项活动,推动力量下沉、阵地前移,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改造方案推进着力在社区、技术标准提供在社区,从而提高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的实效性。


编辑|李冰冰
审核|张 达
签发|傅 军


原标题:《东湖区打好改造“算盘” 让老旧小区焕新颜》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